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68,分118页显示  上一页  80  81  82  83  84  86  87  88  8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坎儿路
卡路
柩路
来踪去路
来路不明
来路货
馈路
老八路
褴褛筚路
拦路抢劫
兰新铁路
江路猿声
建于表路
角巾东路
脚边路
《漢語大詞典》:坎儿路(坎兒路)
指崎岖的小路。 朱自清 《潭柘寺戒坛寺》:“这段坎儿路比风里走过的长一半,小毛驴毫无用处。”
分類:崎岖小路
《漢語大詞典》:卡路
即卡伦。清史稿·兵志二:“ 雍正 四年,靖逆将军 富寧安 於 哈密 置大小卡路八, 西安 总兵 潘之善 於 沙州 西南诸隘设哨探、置臺站防夷。”详“ 卡伦 ”。
《國語辭典》:卡伦(卡倫)  拼音:kǎ lún
清代在东北、蒙古、新疆等边地要隘,设置官兵戍守瞭望、兼管税收等事的处所。也称为「边台」。
《漢語大詞典》:柩路
载灵柩的车。周礼·春官·巾车“小丧共匶路与其饰” 汉 郑玄 注:“柩路,载柩车也。” 孙诒让 正义:“经作匶,注作柩。 阮元 云,此亦经作古字,注作今字之例是也。”
分類:灵柩
《漢語大詞典》:来踪去路(來踪去路)
见“ 来踪去跡 ”。
《國語辭典》:来踪去迹(來蹤去跡)  拼音:lái zōng qù jī
1.人来去所留下的踪迹。《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幸得女子来踪去迹,甚是秘密。又且身子轻捷,朝隐而入,暮隐而出。」《红楼梦》第一一二回:「文武卫门都瞧了,来踪去迹也看了,尸也验了。」也作「来踪去影」。
2.事情的前因后果。《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崔生见说了来踪去迹,方知一向与他同住的,乃是兴娘之魂。」也作「来龙去脉」。
《漢語大詞典》:来路不明
来历未验明。例如:来路不明的飞机;该政府有其来路不明的情报。
分類:来历
《國語辭典》:来路货(來路貨)  拼音:lái lu huò
不是本地所造的货品。如:「她擦的粉是来路货,价钱非常贵。」也作「来头货」。
《國語辭典》:馈路(饋路)  拼音:kuì lù
运饷的道路。《宋史。卷三二四。张亢传》:「时麟州馈路犹未通,敕亢自护赏物送麟州。」
《漢語大詞典》:老八路
对“八路军”的尊称。 沙汀 《记贺龙》十七:“他们讲,老八路真了不起,一时钻在鬼子当中冲打,一时又爬上树,架起机枪射击起来。” 贺敬之 《放歌集·〈放声歌唱〉诗》:“老红军--老八路!--我们的钢骨铁梁!”参见“ 八路军 ”。
分類:尊称
《漢語大詞典》:八路军(八路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革命武装。原为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抗日统一战线建立后,根据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团军),下辖第一一五师、一二○师,一二九师等三个师。 朱德 为总司令, 彭德怀 为副总司令, 叶剑英 为参谋长。成为 华北 抗日的主力。至抗战胜利时,发展到九十馀万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与新四军等其他人民武装一起,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漢語大詞典》:褴褛筚路(襤褸篳路)
原谓穿着敝衣,驾着柴车,开发山林。后用以形容开创者的艰辛。语本左传·宣公十二年:“训之以 若敖 、 蚡冒 篳路蓝缕以啟山林。”
《高级汉语词典》:拦路抢劫  拼音:lán lù qiǎng jié
在路上或路附近抢劫,特指对行人的抢劫
分类:拦路抢劫
《漢語大詞典》:兰新铁路
从甘肃兰州经河西走廊到新疆。1962年通车到乌鲁木齐,长1903千米。1990年修至阿拉山口,增至2363千米,并与哈萨克斯坦铁路接轨。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段曾称“北疆铁路”。兰州至乌鲁木齐段已建为复线。武威以东已电气化。是中国横贯东西的大动脉之一,第二亚欧大陆桥的组成环节。
《分类字锦》:江路猿声(江路猿声)
刘长卿 送郭六侍从之武陵郡诗 河梁马首随春草,江路猿声愁暮天。
分类:离别
《分类字锦》:建于表路
应㻛驰射赋树应鞞于路左建丹旂于表路
分类:旌旗
《漢語大詞典》:角巾东路(角巾東路)
晋书·羊祜传:“尝与从弟 琇 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意谓辞官退隐,登东归之路。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 宋 刘克庄 《水龙吟·辛亥安晚生朝》词:“待角巾东路,蹇驴北阜,伴公游钓。”
《國語辭典》:脚边路(腳邊路)  拼音:jiǎo biān lù
常常经过的地方。《醒世恒言。卷一六。陆五汉硬留合色鞋》:「那西湖上,平常是他的脚边路,偏这日见了那女子,行一步,懒一步,就如走几百里山路一般。」
分類: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