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起因  拼音:qǐ yīn
事情发生的原因。如:「电线走火可能是这次火灾的起因。」也作「起由」。
《漢語大詞典》:由始
起因;起始。礼记·礼器:“是故君子之於礼也,非作而致其情也。此有由始也。” 孙希旦 集解:“作而致其情,谓本无此情,而起而强致之也;内有恭敬之情,则外有交接之礼,故礼之所由始,始於心之敬也。”
分類:起因起始
《國語辭典》:基因  拼音:jī yīn
控制生物或病毒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携带遗传讯息的核酸序列。
《漢語大詞典》:起本
(1).犹言伏笔。左传·哀公元年“二十年之外, 吴 其为沼乎” 晋 杜预 注:“谓 吴 宫室废坏,当为污池。为二十二年 越 入 吴 起本。”
(2).起因;由来。 金 元好问 《学东坡移居》诗之六:“稗官杂家流,《国风》贱妇诗。成书有作者,起本良在此。” 元 王祯 农书·农桑通诀一《农事起本》《牛耕起本》《蚕事起本》等篇。
(3).本钱;基础。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十三:“他盘算着,分进的五亩水田,加上他原有一亩山土,一共是六亩田土,可以作他发财的起本了。”
(4).上奏本。《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 山东 巡按 金御史 因失了 青州府 ,杀了 温知府 ,起本到朝廷。”
《漢語大詞典》:导因(導因)
犹起因。 廖仲恺 《〈各派社会主义与中国〉序》:“今日的黑暗,若是已往千百年之思想制度结来之恶果,则今日之思想制度,也许为将来光明发扬之导因。” 聂绀弩 《阮玲玉的短见》:“ 阮玲玉 寻短见,以 张达民 的控告为导因。”
分類:起因
《漢語大詞典》:起缘(起緣)
起因;由来。 黄济人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第二二章:“事情的起缘自然来自他个人的发现。”
分類:起因由来
《國語辭典》:缘起(緣起)  拼音:yuán qǐ
1.事物的由来。
2.著书的人记其编著的原由,与序文略同。《金七十论。卷上》:「说此偈缘起。」
3.声明发起一事的文字,与启事略同。
4.一种流行于唐代的说唱艺术。叙述故事的始末缘由,作品均为宣扬佛教教义和讲述佛教故事。现存作品有《丑女缘起》、《目连缘起》等。
《國語辭典》:罪因  拼音:zuì yīn
罪恶的因由、开端。南朝梁。武帝 断酒肉文:「今佛弟子酣酒嗜肉,不畏罪因。此事与外道见同,而有不及。」
《国语辞典》:推本溯源  拼音:tuī běn sù yuán
推求根本,找寻源头。形容探求事物的源头起因。如:「推本溯源,这件事应从改善人民的生活著手。」
《国语辞典》:后果前因(后果前因)  拼音:hòu guǒ qián yīn
事情的结果和起因。《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掌的是古往今来忠臣孝子、义夫节妇的后果前因。」也作「前因后果」。
分类:结果起因
《国语辞典》:阿茨海默症  拼音:ā cí hǎi mò zhèng
Alzheimer disease
为老年失智症的一种,起因于基因(包括β-淀粉样蛋白前驱蛋白等)表现异常,所引发的海马体、前额叶等脑区的老化斑块异常堆叠及脑回萎缩,造成认知功能逐渐退化。为德国神经病理学家阿茨海默(Alois Alzheimer)首先提出,其病徵包括记忆逐渐衰退、情绪不稳定、时空定向感缺损、社交语言沟通障碍等症状。俗称为「老年痴呆症」。
《国语辞典》:风在那里起,雨在那里落(风在那里起,雨在那里落)  拼音:fēng zài nǎ lǐ qǐ,yǔ zài nǎ lǐ luò
(谚语)事情都有个起因。《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八二回:「百夫人越发不晓得风在那里起,雨在那里落,连声叫道:『好屈也!好屈也!』」
分类:谚语起因
《国语辞典》:钟不扣不鸣,鼓不打不响(钟不扣不鸣,鼓不打不响)  拼音:zhōng bù kòu bù míng,gǔ bù dǎ bù xiǎng
(谚语)事情皆有起因,且既种下前因,就必有后果。《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钟不扣不鸣,鼓不打不响;欲人不知,莫若不为。你做的事,外边那一个不说的?你瞒咱则甚!咱叫你今后仔细些罢了。」
分类:谚语起因
《国语辞典》:现代主义(现代主义)  拼音:xiàn dài zhǔ yì
一种二十世纪的艺术潮流。起因于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后的物质主义与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撞击,使得人类内心产生精神上的空洞、虚无。表现在文学作品上,强调个人的孤立性、经验的破碎性。在语言技巧上,现代主义有别于过去者,在于不断创新语言,不避土语方言,融入严肃的作品中。同时,由于佛洛依德学说的兴起,现代主义强调意识流及象徵作用。
《漢語大詞典》:犯罪动机
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与犯罪目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犯罪目的是实施犯罪行为希望达到的结果,犯罪动机则是之所以希望达到这种结果的内心活动。同样的犯罪目的,可以出自不同的犯罪动机。如故意杀人,其犯罪动机或为报仇,或为图财,或为灭口,等等。犯罪动机反映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程度,在量刑上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