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赤白
(1).红色与白色。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 越 地深山有鸟如鳩,青色,名曰冶鸟,穿大树作巢如升器,其户口径数寸,周饰以土堊,赤白相次。”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其在文物,赤白曰章。”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一:“前代宫室多尚华侈,本朝宫殿止用赤白,此尚俭之法也。”
(2).浅红色。史记·天官书:“辰星之色:春,青黄;夏,赤白。”
《漢語大詞典》:赤白囊
古代递送紧急情报的文书袋。汉书·丙吉传:“适见驛骑持赤白囊,边郡发犇命书驰来至。” 唐 刘禹锡 《和司空裴相公中书即事通简旧寮之作》:“日运丹青笔,时看赤白囊。” 清 黄遵宪 《感事》诗:“上变飞腾赤白囊,两端首鼠疾奔忙。”
《漢語大詞典》:赤白丸
红色和白色的弹丸。汉书·尹赏传:“ 长安 中姦猾浸多,閭里少年羣辈杀吏,受賕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 颜师古 注:“其党与有为吏及它人所杀者,则主其丧事也。”后用为奸猾不法之典实。 明 汤显祖 《答淮抚李公五十韵》:“似战玄黄血,将探赤白丸。” 清 谈迁 《赠司城章瑞生序》:“ 长安 浩穰,其人杂寰宇而萃之。百业并驁,机巧奸利,尝不可穷詰。攷 汉 时至探赤白丸,桴鼓时起。”
《漢語大詞典》:丸赤白
汉 代 长安 少年谋杀官吏时,以三色弹丸抓阄,得红丸者杀武吏,得黑丸者杀文吏,得白丸者于同伴被杀时主丧事。事见汉书·酷吏传·尹赏。后为暗杀官吏的典实。 清 王芑孙 《秋怀》诗:“恶少数羣丸赤白,好官平日轂丹朱。”
《國語辭典》:急赤白脸(急赤白臉)  拼音:jí chì bái liǎn
焦虑急躁,脸色难看。如:「他不知为了什么事,一副急赤白脸的样子。」
《漢語大詞典》:赤白白
形容空无所有。《金瓶梅词话》第五七回:“这些蠢狗才攮的秃驴,止会喫酒噇饭,把这古佛道场弄得赤白白地,岂不可惜。”
分類:空无
《分类字锦》:赤白二竹
竹谱赤白二竹还取其色白薄而曲赤厚而直沅澧所礼馀邦鲜植
分类:
《漢語大詞典》:赤白痢
中医指大便中带脓血的痢疾。
《分类字锦》:饰止赤白(饰止赤白)
玉海艺祖遗训宫中止用赤白为饰仁宗故事栏楯彻去朱绿之采
分类:
《國語辭典》:间色(間色)  拼音:jiàn sè
1.杂色。中国古代服色以青、黄、赤、白、黑为正色,其他颜色称为「间色」。《礼记。玉藻》:「衣正色,裳间色。」
2.红、黄、蓝三原色中任两种颜色相互混合而成的颜色,如绿色、紫色等。也称为「第二次色」。
《漢語大詞典》:方色
五行家将东南西北中与青赤白黑黄相配,一方一色,简称“方色”。礼记·曾子问:“如诸侯皆在而日食,则从天子救日,各以其方色与其兵。” 郑玄 注:“方色者,东方衣青,南方衣赤,西方衣白,北方衣黑。”后汉书·舆服志下:“五岳、四瀆、山川、宗庙、社稷诸沾秩祠,皆袀玄长冠,五郊各如方色云。” 宋 王禹偁 《籍田赋》:“文物声明,合礼经而有度;旌旗衣服,应方色而不愆。”
《漢語大詞典》:赭白马(赭白馬)
毛色赤白相间的骏马。尔雅·释畜“彤白杂毛,騢” 晋 郭璞 注:“即今之赭白马。” 唐 韩翃 《赠王逖》诗:“新调赭白马,暂试黑貂裘。”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艺文赏鉴:“马之背则微赤,自腹以下皆浅白色,盖赭白马也。”
《漢語大詞典》:皇驳(皇駁)
黄白色与赤白色。《诗·豳风·东山》:“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毛 传:“黄白曰皇,駵白曰驳。” 孔颖达 疏:“黄白曰皇,谓马有黄处有白处;则駵白曰驳,谓马色有駵处有白处…… 孙炎 曰:‘駵,赤色也。’”一说,黄色与杂色。
赤白二渧
【佛学大辞典】
(杂语)母之精为赤渧,父之精为白渧,二渧和合之处,心识托于其中也。止观七曰:「赤白二渧和合,托识其中,以为体质。」承阳大师发菩提心曰:「身体发肤禀于父母,赤白二渧始终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