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真赞(真贊)
对人物画像的赞语。 宋 欧阳修 《与韩忠献王书》:“俾作 魏国令公 真赞,屡日杼思,不胜艰訥。”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予家有 阎博陵 画 唐秦 府十八学士,各有真赞。”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刘攽滑稽》:“ 刘攽 贡甫 ,性滑稽,喜嘲謔。与 王汾 同在馆中, 汾 病口吃, 攽 为之作真赞曰:‘恐是 昌 家,又疑 非 类,未闻 雄 鸣,只有 艾 气。’”
《漢語大詞典》:赞引(贊引)
(1).赞礼并导引。 唐 郑谷 《入阁书》诗:“对扬称法吏,赞引出宫鈿。” 宋 朱熹 《答吕子约书》:“即其升降馈奠,皆不能知其时节之所宜,虽其赞引之人,亦不闻其告语之声矣。” 元 张光祖 言行龟鉴·政事门:“须俟上更衣復坐,以次赞引。”清史稿·职官志六:“奉常掌赞引儐导。”
(2).指赞礼并导引的人。隋书·礼仪志七:“典謁赞引,流外冗吏,通服之,以縵。”
(3).引导。管子·小问“有赞水者” 唐 尹知章 注:“谓赞引渡水者。”
《漢語大詞典》:赞论(贊論)
亦作“讃论”。 赞和论均为文体名。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若其讃论之综缉辞采,序述之错比文华,事出於沉思,义归乎翰藻。”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有因言语而可知者,有假讚论而自见者……然则才行、事迹、言语、讚论,凡此四者,皆不相须。若兼而毕书,则其费尤广。”
犹论赞。史传篇末所附作者的评论。《南齐书·高逸传·臧荣绪》:“与友 关康之 沉深典素,追古著书,撰《晋史》十袠,赞论虽无逸才,亦足弥纶一代。” 清 方苞 《书韩退之〈平淮西碑〉后》:“碑记墓誌之有铭,犹史之赞论,义法创自 太史公 。”
《骈字类编》:内赞(内赞)
诗小序桃夭后妃之所致也疏此虽文王化使之然亦由后妃内赞之致故因上螽斯后妃不妒忌后言其所致也
《漢語大詞典》:赞贰(贊貳)
辅佐。 唐 李峤 《为第二舅让江州刺史表》:“臣行疎道缺,学浅艺空。百里絃歌,尠 蒲 密 之化;六条赞贰,乏海 沂 之绩。” 宋 文同 《谢宁州雍屯田》:“居赞贰之秩,当鬱於美才;用荐论之章,即陞於清贯。” 宋 洪适 《胡坚常直秘阁知盱眙军制》:“尔赞贰京邑,咸谓有材。”
分類:辅佐
《漢語大詞典》:赞决(贊決)
参与决策。 宋 岳珂 《天定录·贴黄上表为大父先臣飞准告追封鄂王称谢事谢宰执启》:“采天下仅存之公议,悯王朝未録之勋盟,肆赞决於中宸,俾增荣於南纪。”元史·千奴传:“未几,迁参议中书省事,赞决机务,精练明敏。” 清 昭梿 啸亭杂录·五大臣:“凡军国重务皆命赞决焉。”
《漢語大詞典》:赞诵(贊誦)
赞叹称颂。诵,通“ 颂 ”。 明 陆延枝 《说听》卷下:“﹝ 陆世明 ﹞即援笔书云:‘半窗花影人初起,一曲桐音月正中。’妓讚诵不已,徐言‘中’字恐不如‘高’字。 世明 欣然易之。” 清 黄宗羲 《钱忠介公传》:“授 太仓 知州,二 张 负人伦之鉴,吏於其邑者,瑕疵立见。公下车未几,二 张 交口讚诵。”
赞美称颂。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故旋 墨斯科 后,立言益务平和,凡足与社会生衝突者,咸力避而不道,且多赞诵,美其国之武功。”
《國語辭典》:赞礼(贊禮)  拼音:zàn lǐ
1.举行典礼时,司仪高唱礼仪的秩序,使人照著行礼。《儒林外史》第四○回:「萧云仙纱帽补服,自己站在前面,率领众百姓,叫木耐在旁赞礼,升香,奠酒,三献,八拜。」也作「相礼」。
2.执行赞礼的人。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出:「老夫原是南京太常寺一个赞礼。」
《漢語大詞典》:赞册(贊册)
亦作“ 赞策 ”。 谓协助册立天子或太子。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二:“上自撰墓碑,题其额曰:两朝顾命定册元勋之碑。明年, 曾侍中 薨,上题其墓碑额曰:两朝顾命赞册亚勋之碑。”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止斋陈氏:“ 嘉王 之立, 止斋 以旧学亦有赞策功。”宋史·后妃传上·仁宗曹皇后:“迨入为嗣子,赞策居多。”参见“ 定策 ”。
《國語辭典》:定策  拼音:dìng cè
1.古代立天子,书其事于简册,以告宗庙,故称大臣谋立天子为「定策」。《汉书。卷八。宣帝纪》:「故丞相安平侯敞等居位守职,与大将军光、车骑将军安世建议定策,以安宗庙,功赏未加而薨。」
2.策划、筹谋。《文选。干宝。晋记总论》:「莫不定策惟帟,委事父兄。」
3.既定的政策。《文选。陆机。辩亡论下》:「敦率遗典,勤民谨政,循定策,守常险,则可以长世永年,未有危亡之患也。」
《分类字锦》:赞事(赞事)
左传太叔仪不贰能赞大事晋书华谭传执笔无赞事之功拾遗无补阙之绩
分类:
《漢語大詞典》:赞仰(贊仰)
称赞敬仰。 郭沫若 《〈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二十四岁的青年作家,一跃而成为一切批评、赞仰、倾羡之的。”
分類:称赞敬仰
《漢語大詞典》:史赞(史贊)
附在史传后面的评语。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读史诗无新义,便成《廿一史弹词》。虽着议论,无雋永之味,又似史赞一派,俱非诗也。”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 江都 汪 氏,熟於史赞。”
《漢語大詞典》:图赞(圖讚)
亦作“圆讚”。 文体的一种,写在画面或图页上的赞美诗文。旧唐书·蒋乂传:“此 圣历 中侍臣图赞。”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类例:“书之分四部也,实 魏 荀勗 始之。一曰甲部……一曰丁部,纪诗赋、图讚等书。” 鲁迅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
《漢語大詞典》:久赞(久贊)
唐 南诏 国王之下的最高行政官员。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王自称曰元,犹朕也;谓其下曰昶,犹卿、尔也。官曰坦绰、曰布燮、曰久赞,谓之清平官,所以决国事轻重,犹 唐 宰相也。”
《漢語大詞典》:燮赞(燮贊)
协调赞助。《梁书·王宏传》:“朕友于之至,家国兼情,方弘燮赞,仪刑列辟。”陈书·皇后传论:“若夫作儷天则,燮赞王化,则 宣太后 有其懿焉。” 唐 刘禹锡 《上宰相贺改元赦书状》:“此皆相公弼谐之道,燮赞之功。”
分類:协调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