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颂辞(頌辭)
赞扬或祝贺的文词。 唐 柳宗元 《箕子碑》:“古闕颂辞,继在后儒。”
《漢語大詞典》:赞说(贊説)
亦作“讃说”。
(1).赞美称颂。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有一士族,好为可笑诗赋,誂撆 邢 魏 诸公,众共嘲弄,虚相讚説,便击牛釅酒,招延声誉。”
(2).诵读讲说。 清 龚自珍 《大誓答问第十一》:“ 刘向 《别録》: 武帝 末,民间献《大誓》,使博士讚説之,数月,皆起传以教人。”
赞扬评说。 宋 洪迈 容斋随笔·曹操用人:“ 荀彧 、 荀攸 、 郭嘉 皆腹心谋臣,共济大事,无待赞説。”
《漢語大詞典》:褒许(襃許)
亦作“褒许”。 赞扬嘉许。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仰副来命,不敢不勉,过辱褒许,且愧且惧。” 清 曾国藩 《箴言书院记》:“自部曲之长,郡县之吏,暨百执事,片善微长,不敢自襮,而褒许随之。”
分類:赞扬嘉许
《國語辭典》:匾额(匾額)  拼音:biǎn é
题大字于木板,高悬于园亭、门户、大厅或书房上方的横额。《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抬头看时,上面有个大匾额,乃是六个大金字。」《红楼梦》第二六回:「上面小小五间抱厦,一色雕镂新鲜花样隔扇,上面悬著一个匾额,四个大字,题道是:『怡红快绿』。」也作「扁额」。
《漢語大詞典》:刺美
讽刺邪恶,赞扬美好。 唐 元稹 《乐府古题序》:“沿袭古题,唱和重复,於文或有长短,於义咸有赘賸。尚不如寓意古题,刺美见事,犹有诗人引古以讽之义焉。” 宋 梅尧臣 《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雅》章及《颂》篇,刺美亦道同。”
《漢語大詞典》:矜奖
赞扬和称誉。 清 黄宗羲 《靳熊封游黄山诗文序》:“词情俱美,注目抽心,晶照巖壑,不特为士林之矜奬,山川亦与之酬答矣。”
分類:赞扬称誉
《漢語大詞典》:赞劳(贊勞)
赞扬慰劳。新唐书·百官志二:“三曰慰劳制书,褒勉赞劳则用之。”
分類:赞扬慰劳
《国语辞典》:毁誉从来不可听(毁誉从来不可听)  拼音:huǐ yù cóng lái bù kě tīng
对他人的批评或赞扬,都不用太过在意,一切但凭问心无愧。《警世通言。卷四。拗相公饮恨半山堂》:「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
《国语辞典》:挑大拇哥  拼音:tiǎo dà mǔ gē
竖起大拇指,以表赞扬。如:「教练对选手拚战的精神,除忍不住挑大拇哥外,还猛点头。」
《国语辞典》:众目共睹(众目共睹)  拼音:zhòng mù gòng dǔ
为众人所共同看见。宋。何尚之〈答宋文帝赞扬佛教事〉:「且观世大士所降近验,并即表身世,众目共睹,祈求之家,其事相继。」
《国语辞典》:褒贬与夺(褒贬与夺)  拼音:bāo biǎn yǔ duó
赞扬或贬抑之给予与否。《晋书。卷六二。列传。祖逖》:「若使修著一代之典,褒贬与夺,诚一时之俊也。」《抱朴子。外篇。自叙》:「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比方伦匹,未必当允,而褒贬与夺,或失准格。」
《漢語大詞典》:桂林山水甲天下
对 桂林 山水的赞扬之辞。 桂林 为我国著名的游览区。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东北部,北起 兴安 、南到 阳朔 的一百多公里间, 漓江 绿水瀠洄。江上奇峰罗列,著名的有 独秀山 、 迭彩山 、 伏波山 、 芦笛岩 、 七星岩 等。山中岩洞千奇百怪,琳琅满目。 宋 李曾伯 《重建湘南楼记》:“ 桂林 山川甲天下。” 金武祥 《漓江游草·游桂林山岩》诗:“ 桂林 山水甲天下,絶妙 漓江 秋泛图。”
《漢語大詞典》:挂匾
悬挂匾额。表示感谢或赞扬。 茹志鹃 《百合花》:“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
《漢語大詞典》:不废江河(不廢江河)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二:“ 王 杨 卢 骆 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后以“不废江河”赞扬作家或其著作流传不朽。 清 姚莹 《复杨君论诗文书》:“至以僕为‘不废江河’之喻,则不敢当;此自足下阿其所好耳,然得无为他人笑耶?”
《國語辭典》:不虞之誉(不虞之譽)  拼音:bù yú zhī yù
意料不到的声誉。《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