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广平裁冰词笔
 
广平赋
 
梅花赋


《全唐文》卷二百七〈宋璟·梅花赋〉~2089~2~
垂拱三年,馀春秋二十有五,战艺再北,随从父之东川,授馆官舍。时病连月,顾瞻圯墙,有梅一本,敷蘤于榛莽中,喟然叹曰:「斯梅托非其所,出群之姿,何以别乎?若其贞心不改,是则可取也已。」感而成兴,遂作赋曰:高斋寥阒,岁晏山深,景翳翳以斜度,风悄悄而龙吟。坐穷檐以无朋,命一觞而孤斟,步前除以踯躅,倚黎杖于墙阴。蔚有寒梅,谁其封植?未绿叶而先葩,发青枝于宿,擢秀敷荣,冰玉一色。胡杂还于众草?又芜没于丛棘?匪王孙之见知,羌洁白其何极?若夫琼英缀雪,绛萼著霜,俨如傅粉,是谓何郎。清香潜袭,疏蕊暗臭,又如窃香,是谓韩寿。冻雨晚湿,夙露朝滋,又如英皇,泣于九疑。爱日烘晴,明蟾照夜,又如神人,来自姑射。烟晦晨昏,阴霾昼閟,又如通德,掩α拥髻。狂飙卷沙,飘素摧柔,又如绿珠,轻向坠楼。半含半开,非默非言,温伯雪子,目击道存。或俯或仰,匪笑匪怒,东郭慎子,正容物悟。或憔悴若灵均,或欹傲若曼倩,或妩媚如文君,或轻盈若飞燕。口吻雌黄,拟议难遍。彼其艺兰兮九畹,采蕙兮五柞,缉之以芙蓉,赠之以芍药,玩小山之丛桂,掇芳洲之杜若:是皆物出于地产之奇,名著于风人之托。然而艳于春者,望秋先零;盛于夏者,未冬已萎。或朝华而速谢,或夕秀而遄衰,曷若兹卉,岁寒特妍?冰凝霜冱,擅美专权,相彼百花,谁敢争先?莺语方涩,蜂房未喧,独步早春,自全其天。至若栖迹深,寓形幽绝,耻邻市廛,甘遁岩穴。江仆射之孤镫向寂,不怨凄迷;陶彭泽之三径长闲,曾无愔结。谅不移于本性,方可俪乎君子之节,聊染翰以寄怀,用垂示于来哲。从父见而勖之曰:「万木僵仆,梅英再吐。玉立冰姿,不易厥素。子善体物,永保贞固。」
典故
河东赋

相关人物
扬雄


《汉书》卷八十七上〈扬雄列传上〉~3535~
其三月,将祭后土,上乃帅群臣横大河,凑汾阴。既祭,行游介山,回安邑,顾龙门,览盐池,登历观,陟西岳以望八荒,迹殷周之虚,眇然以思唐虞之风。雄以为临川羡鱼不如归而结罔,还,上〈河东赋〉以劝,

例句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杜甫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

典故
河东赋手


《汉书》卷八十七上〈扬雄列传上〉~3535~
其三月,将祭后土,上乃帅群臣横大河,凑汾阴。既祭,行游介山,回安邑,顾龙门,览盐池,登历观,陟西岳以望八荒,迹殷周之虚,眇然以思唐虞之风。雄以为临川羡鱼不如归而结罔,还,上河东赋以劝。
典故
蘅皋赋


《昭明文选》卷十九〈赋癸·情·洛神赋〉~896~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唐·李善注:「蘅,杜蘅也。皋,泽也。」
典故
黄州赋


《春渚纪闻》卷六〈东城事实·营妓比海棠绝句〉~90~
先生(指苏轼)在黄日,每有燕集,醉墨淋漓,不惜与人。至于营妓供侍,扇书带画,亦时有之。有李琪者,小慧而颇知书礼,坡亦每顾之喜,终未尝获公之赐。至公移汝郡,将祖行,酒酣奉觞再拜,取领巾乞书。公顾视久之,令琪磨砚,墨浓取笔大书云:「东坡七岁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即掷笔袖手,与客笑谈。坐客相谓:「语似凡易,又不终篇,何也?」至彻具,琪复拜请。坡大笑曰:「几忘出场。」继书云:「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留诗。」一座击节,尽醉而散。
《东坡乐府》卷上〈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典故
刻官烛
  
刻烛成篇
 
刻烛赋
 
刻烛赋诗
 
吟烛懮尽
 
挥毫记烛
 
诗成刻烛


《南史》卷五十九〈王僧孺列传〉~463~
虞羲字士光,会稽馀姚人,盛有才藻,卒于晋安王侍郎。丘国宾,吴兴人,以才志不遇,著书以讥扬雄。萧文琰,兰陵人。丘令楷,吴兴人。江洪,济阳人。竟陵王子良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四韵者则刻一寸,以此为率。文琰曰:「顿烧一寸烛,而成四韵诗,何难之有。」乃与令楷、江洪等共打铜立韵,响灭则诗成,皆可观览。刘孝孙,彭城人,博学通敏,而仕多不遂,常叹曰:「古人或开一说而致卿相,立谈间而降白璧,书籍妄耳。」徐夤,高平人,有学行。父荣祖位秘书监,尝有罪系狱,旦日原之,而发皓白。齐武问其故,曰:「臣思愆于内,而发变于外。」当时称之。

简释

刻烛成篇:喻诗才敏捷。清吴伟业《题西泠闺咏》之二:“卖珠补屋花应满,刻烛成篇锦不如。”


例句

卖珠补屋花应满,刻烛成篇锦不如。 吴伟业 题西泠闺咏之二

典故
閒居赋


《昭明文选》卷十六〈赋辛·志下·闲居赋〉~698~
仆少窃乡曲之誉,忝司空太尉之命,所奉之主,即太宰鲁武公其人也,举秀才为郎。逮事世祖武皇帝,为河阳怀令,尚书郎,廷尉平。今天子谅闇之际,领太傅主簿。府主诛,除名为民。俄而复官,除长安令。迁博士,未召拜,亲疾,辄去官免。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八徙官而一进阶,再免,一除名,一不拜职,迁者三而已矣。虽通塞有遇,抑亦拙者之效也。昔通人和长舆之论余也,固谓拙于用多。称多则吾岂敢,言拙信而有徵。方今俊乂在官,百工惟时,拙者可以绝意乎宠荣之事矣。太夫人在堂,有羸老之疾,尚何能违膝下色养,而屑屑从斗筲之役乎。于是览止足之分,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舂税足以代耕。灌园粥蔬,以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以俟伏腊之费。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乃作闲居赋,以歌事遂情焉。
《晋书》卷五十五〈潘岳列传〉~504~
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构悯怀之文,岳之辞也。谧二十四友,岳为其首。谧晋书限断,亦岳之辞也。其母数诮之曰:「尔当知足,而乾没不已乎?」而岳终不能改。既仕宦不达,乃作闲居赋曰:……
典故
渊明赋闲情
 
閒情赋

相关人物
陶潜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百十一〈陶潜·闲情赋〉~2096~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并因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典故
郊居赋

相关人物
沈约


《梁书》卷十三《沈约传》
约性不饮酒,少嗜欲,虽时遇隆重,而居处俭素。立宅东田,瞩望郊阜。尝为《郊居赋》。

例句

名重郊居赋,才高独酌谣。 皎然 送沈居士还太原

典故
衣锦赋荣归
  
锦绣夜行
 
锦衣白昼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35~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汉书》卷三十一〈陈胜项籍列传·项籍〉~808~
后数日,羽乃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其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宝货,略妇女而东。秦民失望。于是韩生说羽曰:「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肥饶,可都以伯。」羽见秦宫室皆已烧残,又怀思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韩生曰:「人谓楚人沐猴而冠,果然。」羽闻之,斩韩生。
《梁书》卷九〈柳庆远列传〉~82~
霸府建,以为太尉从事中郎。高祖受禅,迁散骑常侍、右卫将军,加征虏将军,封重安侯,食邑千户。母忧去职,以本官起之,固辞不拜。天监二年,迁中领军,改封云杜侯。四年,出为使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诸军事、征虏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高祖饯于新亭,谓曰:「卿衣锦还乡,朕无西顾之忧矣。」
典故
相关人物
邹阳


《西京杂记》卷四~083~
梁孝王游于忘忧之馆,集诸游士各使为赋。枚乘为〈柳赋〉……公孙诡为〈文鹿赋〉……邹阳为〈酒赋〉。其词曰:「清者为酒,浊者为醴。……庶民以为欢,君子以为礼。」

例句

拙被林泉滞,生逢《酒赋》欺。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

典故
老饕作赋


《苏轼文集》卷一〈老饕赋〉
庖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洁,水恶陈<江右久不改火,火色皆青。>而薪恶劳。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汤鏖。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螫。烂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婉彼姬姜,频如李桃。弹湘妃之玉瑟,鼓帝之子云璈。命仙人之萼绿华,舞古曲之郁轮袍。引南海之玻璃,酌凉州之蒲萄。愿先生之耆寿,分馀沥于两髦。候红潮于玉颊,惊煖响于檀槽。忽累珠之妙唱,抽独茧之长缲。闵手倦而少休,疑吻燥而当膏。倒一缸之雪乳,列百柂之琼艘。各眼滟于秋水,咸骨醉于春醪。美人告去已而云散,先生方兀然而禅逃。响松风于蟹眼,浮雪花于兔毫。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
典故
灵光赋

相关人物
王延寿(字文考)


《谢承后汉书》卷五〈文苑传·王逸〉~67~
王延寿有俊才。父逸欲作鲁灵光殿赋,令延寿往录其状。延寿因韵之,以简其父。父曰:「吾无以加也。」时蔡邕亦有此作,十年不成,见延寿赋,遂隐而不出。
《后汉书》卷八十上〈文苑列传上·王逸〉~268~
子延寿,字文考,有俊才。少游鲁国,作灵光殿赋。后蔡邕亦造此赋,未成,及见延寿所为,甚奇之,遂辍翰而已。
典故
陆机作文赋

相关人物
陆机


《昭明文选》卷十七晋·陆士衡(机)《文赋》
唐·李善注引臧荣绪《晋书》曰:机字士衡,吴郡人。祖逊,吴丞相。父抗,吴大司马。机少袭领父兵,为牙门将军。年二十而吴灭,退临旧里,与弟云勤学,积十一年。誉流京华,声溢四表,被徵为太子洗马,与弟云俱入洛。司徒张华,素重其名,旧相识以文。华呈天才绮练,当时独绝,新声妙句,系踪张、蔡。机妙解情理,心识文体,故作文赋。

例句

陆机始拟誇文赋,不觉云间有士龙。 李商隐 赠孙绮新及第

陆机二十作文赋,汝更小年能缀文。 杜甫 醉歌行

典故
麦城赋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参考典故
王粲登楼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二《沮水》
「沮水又南径楚昭王墓,东对麦城,故王仲宣之赋《登楼》云:『西接昭丘,是也。』」

例句

争奈乱罹人渐少,麦城新赋许谁传。 罗隐 寄京阙陆郎中昆仲

《漢語大詞典》:刻烛(刻燭)
(1).南史·王僧孺传:“ 竟陵王 子良 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四韵者则刻一寸,以此为率。 文琰 曰:‘顿烧一寸烛,而成四韵诗,何难之有。’”后因以喻诗才敏捷。 唐 潘述 《水堂送诸文士戏赠潘丞联句》:“诗教刻烛赋,酒任连盘酌。” 宋 秦观 《同子瞻端午日游诸寺》诗:“愧无刻烛敏,续此金玉音。” 明 李东阳 《原博席上用击鼓催花令戏成一首》:“未夸刻烛多才思,一遍须教八韵成。” 谢觉哉 《赠沉衡老》诗:“驾游尚可腾空去,联句犹能刻烛工。”
(2).古人刻度数于烛,烧以计时。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和春夜应令》:“烧香知夜漏,刻烛验更筹。”
《國語辭典》:衣锦还乡(衣錦還鄉)  拼音:yì jǐn huán xiāng
身穿锦绣的衣服返回故乡。形容人功成名就后荣归故乡。《五代史平话。汉史。卷上》:「那厅上坐的,却是李长者赘婿刘知远,受了北京留守,衣锦还乡也。」《儒林外史》第五○回:「儒生落魄,变成衣锦还乡。」也作「衣锦故乡」、「衣锦过乡」、「衣锦荣归」。
《漢語大詞典》:锦衣行昼(錦衣行晝)
谓富贵须归故里。语本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 ﹞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宋 辛弃疾 《水龙吟·次年南涧用前韵为仆寿仆与公生日相去一日再和以寿南涧》词:“金印明年如斗。向中州,锦衣行昼。”
分類:富贵故里
《漢語大詞典》:酒赋(酒賦)
西京杂记卷四:“ 梁孝王 游於忘忧之馆,集诸游士,各使为赋…… 邹阳 为《酒赋》。”后遂以“酒赋”指喜好饮酒赋诗。 唐 王勃 《郊园即事》诗:“閒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唐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拙被林泉滞,生逢《酒赋》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