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3,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入征
役赋
暴赋
蠲阁
税绢
王税
变造
任地
新课
擅赋
免赋
调役
賨布
课役
夫布
《漢語大詞典》:入征
缴纳的赋税。周礼·秋官·职金:“受其入征者,辨其物之媺恶与其数量,楬而璽之。”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受其入征者’,谓主受采金、玉、锡、石、丹青者之租税也。”
分類:缴纳赋税
《漢語大詞典》:役赋(役賦)
劳役赋税。后汉书·荀淑传:“宽役赋,安黎民。”晋书·郭璞传:“顷者以来,役赋转重。”
《漢語大詞典》:暴赋(暴賦)
繁重的赋税。汉书·食货志上:“﹝农夫﹞勤苦如此,尚復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旧唐书·德宗纪上:“得非刑法舛繆,忠良鬱湮,暴赋未蠲,劳师靡息。”
分類:繁重赋税
《漢語大詞典》:蠲阁(蠲閣)
指免征赋税。阁,通“ 搁 ”。宋史·道学传四·黄灏:“言者罪其专,移居 筠州 ,已而寝謫命,止削两秩,而从其蠲阁之请。”《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天下二税,有司检放灾伤,执守谬例,每岁侥倖而免者,无虑三二百万,其餘水旱蠲阁,类多失实。”
《漢語大詞典》:税绢(税絹)
古代征收绢的赋税。宋史·食货志上三:“其后和买并税绢,匹皆输钱千五百。”
分類:征收赋税
《漢語大詞典》:王税
王朝的赋税。 晋 陶潜 《桃花源记》诗:“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旧唐书·韦皋传:“国赋散於权门,王税不入天府。” 宋 黄庭坚 《还家呈伯氏》诗:“私田苦薄王税多,诸弟号寒诸妹瘦。” 元 郑元佑 《送友还乡》诗:“力耕输王税,妻子亦温饱。”
分類:王朝赋税
《國語辭典》:变造(變造)  拼音:biàn zào
将已存在的物品添削增减,改造而变为他物,称为「变造」。如:「变造公文」、「变造證件」。
《漢語大詞典》:任地
(1).犹任土。按照土地的不同情况征收赋税。周礼·地官·载师:“载师掌任土之灋……凡任地,国宅无征,园廛二十而一,近郊十一,远郊二十而三,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任地,谓任土地以起税赋也。” 孙诒让 正义:“任地,犹上文‘任土’后 郑 云‘任其力势所能生育,且以制贡赋’是也。”史记·五帝本纪:“﹝ 顓頊 ﹞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
(2).利用土地。《商君书·算地》:“故为国任地者,山林居什一,藪泽居什一,谿谷流水居什一,都邑蹊道居什四,此先王之正律也。” 高亨 注:“任,利用。”吕氏春秋·上农:“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此大任地之道也。”参阅吕氏春秋·任地
(3).依据、凭借地势。文选·谢惠连〈雪赋〉:“值物赋象,任地班形。” 李善 注:“任,犹因也。”
《漢語大詞典》:新课(新課)
(1).新征的赋税。
(2).新的工作或活动。 唐 项斯 《送友人游边》诗:“自可资新课,还期振盛名。” 宋 范成大 《与周子充侍郎同宿石湖》诗:“佳晴有新课,晒种催萟秫。” 王愿坚 《普通劳动者》:“像这样的劳动活,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新课。”
(3).新设的课程;新授的课题。如:这学期增加了两门新课。如:每节课都要复习旧课,再讲新课。
《漢語大詞典》:擅赋(擅賦)
擅加赋税。 汉 桓宽 盐铁论·地广:“当今之务在於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
分類:赋税
《漢語大詞典》:免赋(免賦)
免征赋税。宋史·太祖纪一:“﹝ 建隆 二年正月﹞壬子, 商州 鼠食苗,詔免赋。”
《漢語大詞典》:调役(調役)
赋税和徭役。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时兵革既息,天下少事,文书调役,务从简寡。”南史·孝义传上·陈玄子:“ 建武 三年, 明帝 詔表门,蠲调役。” 宋 岳珂 《金陀粹编·行实编年六·遗事》:“所部兵二万餘人,守御者半,攻讨者半,东西调役,畧无乏事。”
分類:赋税徭役
《國語辭典》:賨布  拼音:cóng bù
古代南蛮纳税用的布。《后汉书。卷八六。南蛮西南夷传》:「始置黔中郡。汉兴,改为武陵。岁令大人输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谓賨布。」
《國語辭典》:课役(課役)  拼音:kè yì
古时的税款与繇役。《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秋七月壬申,诏以河南八州水,免其课役。」
《漢語大詞典》:夫布
古代赋税的一种。指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代替力役的人口税。周礼·地官·闾师:“凡无职者出夫布。” 贾公彦 疏:“出夫布者,亦使出一夫口税之泉也。” 孙诒让 正义引 江永 云:“夫布……与今时丁钱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