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08,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资中
资级
资材
资斧
超资
资藉
全资
资荫
军资库
本资
资敌
资叙
民资
还资
英资
《韵府拾遗 东韵》:资中(资中)
后汉书岑彭传公孙述使其将延岑吕鲔王元及其弟恢悉兵拒广汉及资中注资中县名属犍为郡其地在今资阳县
《漢語大詞典》:资级(資級)
资格和品级。《旧唐书·杨嗣复传》:“当艰难之时,或须拔擢,无事之日,不如且循资级。” 宋 范仲淹 《答窃议》:“今之士大夫,高谈时政,皆谓不能拔人,限以资级,使才者多滞。”元史·顺帝纪四:“壬寅,土番盗起,有司请不拘资级,委官讨之。”
分類:资格品级
《漢語大詞典》:资材(資材)
(1).取材。公孙龙子·迹府:“疾名实之散乱,因资材之所长,为守白之论,假物取譬,以守白辩。” 谢希深 注:“物各有材,圣人之所资用者也。”
(2).禀赋,资性。汉书·薛宣传:“吏道以法令为师,可问而知。及能与不能,自有资材,何可学也?” 唐 白居易 《和微之诗·和〈寄问刘白〉》:“功用随日新,资材本天授。”
(3).资格和才能。 宋 文同 《谢中书启》:“伏念某门地至寒,资材甚浅,宦途蕞品,儒馆陈人。”
(4).物资器材。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举工业之械具资材,植物之滋殖繁养,动物之畜牧改良,无不蒙科学之泽。” 周恩来 《反对妥协求和,坚持华北抗战》:“放手收容溃兵散枪及资材。”
(5).资料,材料。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五篇:“又 元 人杂剧亦屡取《水滸》故事为资材。” 徐特立 《关于“晚会之歌”》:“‘晚会之歌’上却说‘工农兵联合起来’,是国内战争时的口号。今天用来抗 日 就会破坏内部的团结,给 日本 以挑拨离间的资材。”
《國語辭典》:资斧(資斧)  拼音:zī fǔ
1.资财与器用。泛指旅费。《易经。旅卦》:「旅于处,得其资斧。」《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彭仲翔又运动了几位学生,都是有钱的,大家自备资斧,搭了公司船出口。」
2.费用。《老残游记》第一八回:「这一千银票,本府却要借用,却不是我用,暂且存库,因为查贾家这案,不得不先用资斧。」
《韵府拾遗 支韵》:超资(超资)
旧唐书宪宗纪诏以定州饥募人入粟受官及减选超资
《漢語大詞典》:资藉(資藉)
凭借,依赖。南史·到彦之传:“ 撝 资藉豪富,厚自奉养,供一身一月十万。” 元 王恽 《胙城县庙学记》:“ 侯 乃出所藏经史数千卷,资藉讲诵。”
资格履历。藉,通“ 籍 ”。 章炳麟 《革命之道德》:“学究、艺士,进而为通人,资藉既成,期于致用,其道德又爽然失矣!”
《骈字类编》:全资(全资)
玉海吕成公曰海盐全资于人解池全资于天
《漢語大詞典》:资荫(資蔭,資廕)
資蔭:见“ 资廕 ”。
資廕:亦作“ 资荫 ”。 凭先代的勋功或官爵而得到授官封爵。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但以门衰,骨肉单弱,五服之内,傍无一人,播越他乡,无復资廕,使汝等沉沦厮役,以为先世之耻。”《周书·苏绰传》:“今之选举者,当不限资荫,唯在得人。” 唐 韩愈 《请复国子监生徒状》:“如有资廕不补学生应举者,请礼部不在收试限。”
《漢語大詞典》:军资库(軍資庫)
军用物资的贮藏处。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予在 严州 时,得 陆海军 节度使印,藏军资库,盖节度使 郑翼之 所赐印也。”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六:“公使库一千六百一十九贯四百五十八文。军资库八千七百六十七贯一百五十九文。”
《漢語大詞典》:本资(本資)
指粮食、布帛等基本生活资料。管子·八观:“本资少而末用多者,侈国之俗也。” 尹知章 注:“本资,谓穀、帛。”
《漢語大詞典》:资敌(資敵)
谓资助敌人。尉缭子·制谈:“损敌一人而损我百人,此资敌而伤我甚焉。”宋史·韩琦传:“ 琦 以为此皆良田,今弃不耕,适足以资敌,将皆为所有矣。” 清 黄遵宪 《哭威海》诗:“船资敌,力犹可;礮资敌,我杀我。” 峻青 《记威海》:“ 丁汝昌 又下令炸毁镇远舰,以免资敌,仍然没有效果。”
分類:资助敌人
《漢語大詞典》:资叙(資叙,資敍)
亦作“资叙”。 谓按规定的等级次第授予官职。 唐 陆贽 《贞元改元大赦制》:“宜令清资常参官每年於吏部选人中,各举所知一人堪任县令、録事参军者,所司依资叙注拟。” 明 归有光 《送夹江张先生序》:“承平既久,士无贤不肖,率以资敍。”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元年:“参知政事 韩亿 ,初乞男 综 不以资敍回授兄 纲 ,将朝廷要职从便退换,如己家之物,紊乱纲纪,举朝非笑。”
資敍:见“ 资叙 ”。
《漢語大詞典》:民资(民資)
民众的资产。逸周书·大聚:“因其土宜,以为民资。则生无乏用,死无传尸,此谓仁德。”管子·四时:“量民资以畜聚。”
分類:民众资产
《漢語大詞典》:还资(還資)
(1).保佑;资助。《文选·扬雄〈剧秦美新〉》:“逮至大 新 受命,上帝还资,后土顾怀。” 李善 注:“言上帝迴还而资助,后土顾眷而怀归。言天地福祐之也。”
(2).积聚的资财。南齐书·刘祥传:“ 祥 兄 整 为 广州 ,卒官, 祥 就 整 妻求还资,事闻朝廷,於朝士多所贬忽。”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斋库失火,烧 荆州 还资,评直三千餘万,主局各杖数十而已。”
《漢語大詞典》:英资(英資)
颖异的资质。 汉 班固 《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 谢夷吾 ……英资挺特,奇伟秀出,才兼四科,行包九德。” 唐 刘长卿 《送裴四判官赴河西军试》诗:“英资挺孤秀,清论含古流。” 明 程羽文 《鸳鸯牒》:“ 郑月流 英资秀拔,屈身佣贩,《琵琶亭》一作,情见乎词。”
分類:颖异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