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资本帐(资本帐)  拼音:zī běn zhàng
一种国家国际收支的帐目。通常指非贸易性的国际支出,如向外国借款。要了解一个国家资本移动是净流出或净流入,可观察银行体系以外民间和政府部门在直接投资、證券投资、国家银行准备金和长、短期资本等的交易情形。也作「资本账」。
《国语辞典》:资本额(资本额)  拼音:zī běn é
资本的数额。如:「他为了凑足开设工厂的资本额,邀集了几个同行合夥。」
《国语辞典》:资本财(资本财)  拼音:zī běn cái
经济学上称非供直接消费,而供从事生产所需的设备或工具。如厂房、机器、车辆、仓库等。
《國語辭典》:独占资本(獨占資本)  拼音:dú zhàn zī běn
资本主义社会中用以垄断市场的资本,作用于控制社会生产,并规定商品的垄断价格以获取高额利益。也称为「垄断资本」。
《國語辭典》:垄断资本(壟斷資本)  拼音:lǒng duàn zī běn
资本主义社会中用来控制社会生产,垄断市场,规定商品的垄断价格以获取高额利益的资本。也称为「独占资本」。
《國語辭典》:国家资本主义(國家資本主義)  拼音:guó jiā zī běn zhǔ yì
生产事业由国家经营,以廉价普及的生产品供应一般民众,而实现社会生产、发达国家资本的主张。
《國語辭典》:固定资本(固定資本)  拼音:gù dìng zī běn
可用于连续生产并多次使用的实体资本,如厂房、机器、工具等,而与债券、股票、存款、现金、金块等「流动资本」对称。参见「流动资本」条。
分類:资本
《國語辭典》:官僚资本(官僚資本)  拼音:guān liáo zī běn
政府官员凭著势力地位,以盗窃国库、经济垄断、内线交易等方式,掠夺国家与其他私人资产,所获得的资本。
《漢語大詞典》:官僚资本主义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漢語大詞典》: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的对称。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其中厂房、机器设备等属于固定资本;原料、燃料等属于流动资本。由于这种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增加原有价值,故名。
《國語辭典》:产业资本(產業資本)  拼音:chǎn yè zī běn
以货币转化成资本,购买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然后销售其产品而获得更多的货币,再投资于生产货品,如此经过货品生产过程而获得的资本,称为「产业资本」。
《漢語大詞典》:财政资本(財政資本)
由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溶合或混合形成的资本。也叫金融资本。
《漢語大詞典》: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列宁作于1916年1-6月。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经济特征和基本矛盾,揭示了帝国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批判了德国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任务。
《漢語大詞典》:商业资本(商業資本)
用于商品流通过程中的资本。
分類:于商资本
《國語辭典》:节制资本(節制資本)  拼音:jié zhì zī běn
国父孙中山先生所倡民生主义实施方法之一。凡有独占性质或大规模的企业,如银行、铁路等,由国家经营管理,一方面发展国家资本以求富,一方面节制私人资本以求均。
《高级汉语词典》:金融资本  拼音:jīn róng zī běn
由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溶合或混合形成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