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因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农民反抗运动,农奴制日益暴露出其腐朽落后性,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更促进了反农奴制运动的高涨。沙皇政府被迫于1861年3月发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民有人身自由;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农民获得份地要缴纳高额赎金。改革虽然废除了农奴制,但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具有很大的不彻底性。
《國語辭典》:独占资本(獨占資本)  拼音:dú zhàn zī běn
资本主义社会中用以垄断市场的资本,作用于控制社会生产,并规定商品的垄断价格以获取高额利益。也称为「垄断资本」。
《國語辭典》:垄断资本(壟斷資本)  拼音:lǒng duàn zī běn
资本主义社会中用来控制社会生产,垄断市场,规定商品的垄断价格以获取高额利益的资本。也称为「独占资本」。
《漢語大詞典》: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又称“法国大革命”。18世纪末法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1789年5月,法王路易十六为解决财政危机,被迫召开三级会议。资产阶级领导的包括农民和城市平民在内的第三等级,掀起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革命爆发。8月,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1791年又制定了宪法。1792年,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推翻国王,9月成立共和国。1793年1月处死国王,同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6月,资产阶级激进派雅各宾派取得政权,实行专政,颁布1793年共和制的宪法,废除封建所有制,平定反革命叛乱,粉碎欧洲君主国家的反法联盟的进攻,将革命推向高潮。1794年7月热月政变中,雅各宾派政权被推翻,大资产阶级夺取了政权,革命高潮结束。这次革命对欧洲各国乃至其他大陆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漢語大詞典》:二元制
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政府不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在这种制度下,政府是国家元首行使行政权的机构,只对国家元首负责,不对议会负责;议会只是立法机关,甚至只是君主的咨询机构。国家元首是总统的,为总统制;国家元首是君主的,为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另有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
《國語辭典》:国家资本主义(國家資本主義)  拼音:guó jiā zī běn zhǔ yì
生产事业由国家经营,以廉价普及的生产品供应一般民众,而实现社会生产、发达国家资本的主张。
《漢語大詞典》:雇佣劳动
受雇于资本家的工人的劳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被剥夺了生产资料的劳动者被迫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给资本家,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
《國語辭典》:合议制(合議制)  拼音:hé yì zhì
为「独任制」之相对概念。法院审判案件,如由三名(或五名)法官共同行使裁判权者,即为合议制。除地方法院第一审诉讼程序、高等行政法院简易诉讼程序、智慧财产法院民事第一审诉讼程序及行政诉讼简易程序是采行独任制审判以外,其他审判程序均是以采行合议制审判为原则。
《國語辭典》:财团(財團)  拼音:cái tuán
拥有或控制许多关系企业的集团。
《國語辭典》:包销(包銷)  拼音:bāo xiāo
承揽某种货物,负责销售。
《國語辭典》:地价税(地價稅)  拼音:dì jià shuì
依土地价格课徵的税。
《國語辭典》:帝国主义(帝國主義)  拼音:dì guó zhǔ yì
近代欧洲国家开始殖民征服其他地区之后而产生的一种思想与行为,指基于军事、经济等优势,将权力及控制延伸到其他国家,趁机扩张其领土,并强化彼此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支配与从属关系。
《國語辭典》:剩馀价值(剩餘價值)  拼音:shèng yú jià zhí
根据马克思(Karl Marx)的理论,商品的价值由劳动量决定,但实际上工资只占其中一部分,除去工资后的价值,由资本家所获者,称为「剩馀价值」(surplus value)。
《漢語大詞典》:剩余价值规律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表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和占有剩余价值。即资本家用绝对或相对地延长工人剩余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改进生产技术等方法,最大限度地获取由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它支配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日益尖锐化以及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趋势。
《漢語大詞典》:人才内阁(人才内閣)
资本主义国家内阁的一种。不论政治见解,集中各方面人才组成的所谓“超党派”内阁。此名称始于一八○六年 英国 格兰维尔内阁 。也称专家内阁。
《漢語大詞典》:三大改造
指一九五六年基本完成的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邓小平 《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三大改造完成以后,确实有一股势力、一股思潮是反社会主义的,是资产阶级性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