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1,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南贼
剽贼
蛾贼
贼道
内贼
贼伤
江贼
贼本
怨贼
贼窟
贼赃
险贼
贼穴
贼劫
贼官
《骈字类编》:南贼(南贼)
宋书天文志泰始二年四方反叛内兵大出六师亲戎大将殷孝祖为南贼所杀 南史吴喜传初喜东征白明帝得寻阳王子房及诸贼帅即于东枭斩东土既平喜见南贼方炽虑后翻覆受祸乃生送子房还都见北史崔浩传 西国下
《國語辭典》:剽贼(剽賊)  拼音:piào zéi
窃取他人财物或作品以为己有。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惟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也作「剽窃」。
分類:抄袭
《漢語大詞典》:蛾贼(蛾賊)
封建时代对农民起义军的蔑称。后汉书·皇甫嵩传:“ 角 ( 张角 )等知事已露,晨夜驰勑诸方,一时俱起,皆著黄巾为标帜,时人谓之‘黄巾’,亦名为‘蛾贼’。” 清 陈睿思 《阅〈三朝要典〉》诗:“后来邦国日殄瘁,蛾贼纵横徧梟獍。”参见“ 蚁贼 ”。
《漢語大詞典》:蚁贼(蟻賊)
古代统治阶级对众多起义者的蔑称。 清 吴伟业 《圆圆曲》:“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 长安 。”参见“ 蛾贼 ”。
《漢語大詞典》:贼道(賊道)
(1).损害仁义之道。孟子·尽心上:“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赵岐 注:“所以恶执一者,为其不知权,以一知而废百道也。”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汉武帝四:“然而异焉者, 申公 之言,儒者立诚之辞也; 汲黯 之言,异端贼道之説也。”
(2).妖道。骂巫觋道士的话。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道觋》:“[内] 杜太爷 皂隶拿姑娘哩。[浄]为甚么?[内]説你是个贼道。”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只见三四个黄衣力士,扛四五十斤一块石板,压在 裴道 身上,口里説:‘谢贼道的好法!’”
《国语辞典》:内贼(内贼)  拼音:nèi zéi
潜伏在内部窃取财物或机密的人。如:「最近公司连续失窃,警方研判应是内贼所为。」
《漢語大詞典》:贼伤(賊傷)
伤害;残杀。墨子·号令:“诈为自贼伤以辟事者,族之。” 汉 焦赣 《易林·井之蛊》:“无事召祸,自取灾殃;畜狼养虎,必见贼伤。” 宋 司马光 《闻喜县重修至圣文宣王庙记》:“人日益众,物日益寡,视此或不足,视彼或有餘,能相与守死而勿争乎?争而不已,相贼伤,相灭亡,人之类盖可计日而尽也。”
分類:伤害残杀
《漢語大詞典》:江贼(江賊)
出没于江上的盗贼。汉书·酷吏传·尹赏:“ 江 湖中多盗贼,以 赏 为 江夏 太守,捕格 江 贼及所诛吏民甚多,坐残贼免。”宋史·石公弼传:“ 江 贼巢穴菰芦中,白昼出剽,吏畏不敢问。”
《漢語大詞典》:贼本(賊本)
祸根。旧唐书·后妃传上·玄宗杨贵妃:“及 潼关 失守,从幸至 马嵬 ,禁军大将 陈玄礼 密启太子,诛 国忠 父子。既而四军不散, 玄宗 遣 力士 宣问,对曰:‘贼本尚在’,盖指 贵妃 也。 力士 復奏,帝不获已,与妃诀,遂縊死於佛室。”
分類:祸根
《漢語大詞典》:怨贼(怨賊)
指为人所怨恨的坏人。荀子·正论:“ 汤武 者,民之父母也; 桀 紂 者,民之怨贼也。”《维摩经·方便品》:“是身如毒蛇,如怨贼,如空聚,阴界诸入所共合成。”
《漢語大詞典》:贼窟(賊窟)
盗贼的巢穴。 林纾 《译〈贼史〉序》:“此则大肖 英伦 之强盛,几谓天下观听所在,无一不足为环球法,则非得 迭更司 描画其状态,人又乌知其中之尚有贼窟耶?”
分類:盗贼巢穴
《國語辭典》:贼赃(賊贓)  拼音:zéi zāng
贼盗偷窃或抢夺所得的财物。
《漢語大詞典》:险贼(險賊)
阴险奸诈。荀子·修身:“加惕悍而不顺,险贼而不弟焉,则可谓不详少者矣。”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 卞 阴狡险贼,恶机滔天。” 清 戴名世 《〈庆历文读本〉序》:“而好高者又钩奇索隐,失之於怪迂险贼而不可以训。”
《漢語大詞典》:贼穴(賊穴)
贼人的巢穴。 宋 陆游 《晨起有感》诗:“丈夫本自许,四十拥旌旄;上马不回顾,贼穴穷腥臊。” 宋 叶适 《朝请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陈公墓志铭》:“﹝公﹞就迁提刑,率正兵丁兵三千,直擣贼穴,降诛八十餘峒。”
分類:贼人巢穴
《漢語大詞典》:贼劫(賊劫)
强取劫夺。旧唐书·酷吏传上·侯思止:“ 昭德 曰:‘往年 来俊臣 贼劫 王庆詵 女,已大辱国;今日此奴又请索 李自邑 女,无乃復辱国乎?’”
分類:强取劫夺
《漢語大詞典》:贼官(賊官)
(1).指为敌方效力的伪官。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忠烈》:“ 李玄通 刺 定州 ,为 刘黑闥 所获,重其才,欲以为将,叹曰:‘吾荷朝恩,作藩东夏,孤城无援,遂陷虏庭。当守臣节,以忠报国,岂能降志,輒受贼官。’拒而不受。” 明 王玉峰《焚香记·藩篱》:“昨日俺丞相闻 元昊 遣贼官 张 元 等分道进犯,攻掠州县。”
(2).詈词。指祸国害民的官吏。 清 陈天华 《警世钟》:“那些贼官若是幚助洋人杀我们,便先把贼官杀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