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流贼(流賊)
四处流窜的盗贼。旧时多用于对 明 末 李自成 、 张献忠 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的蔑称。 明 王琼 《双溪杂记》:“当流贼内乱之时,而胡虏不侵,犹能支也。”《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闻流贼陷京都, 崇禎 惨亡,不胜髮指。”参见“ 流寇 ”。
《國語辭典》:水贼(水賊) 拼音:shuǐ zéi
活跃于江泽间的盗匪。唐。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况兼水贼繁,特戒风飙驶。」《宋史。卷三六八。王德传》:「绍兴元年,平秀州水贼。」
《高级汉语词典》:防贼 拼音:fáng zéi
不遭被盗危险的;抗盗贼的
《韵府拾遗 职韵》:挫贼(挫贼)
韩非子:挫贼遏奸,明上之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