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淫用
(1).过度役用。书·召诰:“勿以小民淫用非彝。” 孔 传:“勿用小民过用非常。”
(2).不当的费用。战国策·韩策三:“不如止淫用,以是为金以事 秦 。”
《國語辭典》:增值  拼音:zēng zhí
增加价值。如:「买房子可以增值。」
《國語辭典》:造价(造價)  拼音:zào jià
修建或制造所需的费用。如:「这部机器造价多少?」
《漢語大詞典》:傍费(傍費)
非必需的或额外的费用。《宋书·颜延之传》:“务前公税,以远吏让,无急傍费,以息流议。”
《漢語大詞典》:车价(車價)
雇车的费用。《老残游记》第二回:“﹝ 老残 ﹞将行李卸下,开发了车价酒钱,胡乱吃点晚饭,也就睡了。”《恨海》第二回:“那车夫道:‘不必问怎么样。总而言之,这买卖我不干了。算还了我车价,我回去了。’”
分類:雇车费用
《漢語大詞典》:漕费(漕費)
旧时在漕粮正税外,加收有关漕运的费用,称为“漕费”。《清会典事例·户部·赠贴银米》:“﹝ 乾隆 ﹞四年题准, 江 南上下两 江 ,额徵漕粮、漕项外,有漕费银米一项,乃里民愿输,以为州县修仓及运军募雇担夫剥船之用者。”
《國語辭典》:规费(規費)  拼音:guī fèi
1.应缴纳的费用。如:「地痞流氓以保护为名,向摊贩收取规费。」
2.政府因提供特殊公共劳务,而向人民收取的费用。可分为两种:一、司法规费,如诉讼费用、各种登记费等。二、行政规费,如检定费、牌照费等。
《國語辭典》:倒贴(倒貼)  拼音:dào tiē
1.俗称女子与男子恋爱而供给他金钱称为「倒贴」。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肥马轻裘,待你一身,倒贴了奁房和你为眷姻。」
2.未得到应该获得的利益,反而还要出钱。《文明小史》第三四回:「这班人气极,白费功夫不算,又倒贴了本钱,万分懊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然而既然是倒贴了他的膏火教出来的,也要念念这个学得本事的源头。」也作「倒赔」。
《漢語大詞典》:贸费(貿費)
谓旅途费用。 唐 元稹 《唐故河阴留后河南元君墓志铭》:“已虽游,千里贸费,毫釐未尝不疏之於书,还启先太君,下示仲叔季。”
分類:旅途费用
《國語辭典》:赔款(賠款)  拼音:péi kuǎn
1.赔偿损坏或遗失物品的款项。如:「毁坏公物,可是要赔款的喔!」
2.战败国向战胜国补偿作战损失的费用。《文明小史》第二八回:「有几位督抚又见机,就随便拿几个人去搪塞,如今捉到了凶手不算,还要赔款。」《孽海花》第六回:「总算没有另外赔款割地,已经是他折冲樽俎的大功,国人应该纪念不忘的了!」
《漢語大詞典》:解费(解費)
(1).解送的费用。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杂课·颜料匠班》:“该承指称解费盘脚,科派颇重。” 清 孟远 《上直抚于北溟书》:“餽送之不周,解费之不足,而道府亲近之上司,即媒孽他事以中之。”
(2).解送款项。 王少堂 《武松》第一回:“咱要出差,进京解费。”
《漢語大詞典》:匠资(匠資)
施工的费用。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倘造成一架而后而筹一架,则便于前者不便于后,势必改而就之;未成先毁,犹之筑舍道旁,兼数宅之匠资,不足供一厅一堂之用矣。”
分類:施工费用
《國語辭典》:滞纳金(滯納金)  拼音:zhì nà jīn
因逾期缴纳税款、水电、保险费等应付的钱,而须额外缴纳的款项。
《國語辭典》:邮资(郵資)  拼音:yóu zī
寄送信件、包裹等所支付的费用。也称为「邮费」。
《漢語大詞典》:政费(政費)
政府的行政费用。 鲁迅 《二心集·“友邦惊诧”论》:“每月一千八百万的军费,四百万的政费,作什么用的呀,‘军政当局’呀?” 沙汀 《代理县长》:“他自己宣布的目的是替难民请赈,实际上是活动政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