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贰离(貳離)
离,指日,喻天子。贰离,谓储君、太子。语本易·离:“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孔颖达 疏:“离为日,日为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文帝 以贰离含章, 中宗 以上哲兴运。” 范文澜 注:“ 文帝 ,即 齐 文惠太子 长懋 , 世祖 长子。 鬱林 立,追尊为 文帝 ,庙号 世宗 。”
《漢語大詞典》:贰属(貳屬)
副职官员。 清 唐甄 潜书·卿牧:“昔未有巡抚,三司分治赋、兵、刑而无所统,固非良法,请亦革之,而復立州牧,赋、兵、刑以其贰属分理而统於牧。”
《漢語大詞典》:贰忒(貳忒)
差错;失误。 蔡锷 《护国军政府布告》:“建此五义,奉以纲维,普天率土,罔或贰忒。”
分類:差错失误
《國語辭典》:贰言(貳言)  拼音:èr yán
不同的意见。《国语。越语下》:「无是贰言也,吾已断之矣。」
分類:异议
《漢語大詞典》:贰豫(貳豫)
犹豫。管子·君臣上:“民有疑惑贰豫之心,而上不能匡。”
分類:犹豫
《漢語大詞典》:贰馔(貳饌)
多样的菜肴。 隋 王通 中说·事君:“子宴宾,无贰饌。” 阮逸 注:“不重味。”
分類:多样菜肴
《分类字锦》:樊卫贰车(樊卫贰车)
韦诞皇后亲蚕颂尔乃皇英参乘涂山奉舆总姜任于后陈载樊卫于贰车
分类:亲蚕
《漢語大詞典》:不迁贰(不遷貳)
“不迁怒,不贰过”的缩语。《论语·雍也》:“有 颜回 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朱熹 集注:“迁,移也。贰,復也。怒於甲者,不移於乙。过於前者,不復於后。”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不徼訐以干时,不迁贰以临下。”
《漢語大詞典》:谗贰(讒貳)
谗害猜疑。晋书·温峤传:“ 凤 入説 敦 曰:‘ 嶠 於朝廷甚密,而与 庾亮 深交,未必可信。’ 敦 曰:‘ 太真 昨醉,小加声色,岂得以此便相谗贰。’” 宋 俞文豹 《吹剑录》引此作“谗二”。
分類:谗害猜疑
《漢語大詞典》:参天贰地(參天貳地)
见“ 参天两地 ”。
《漢語大詞典》:参天两地(參天兩地)
(1).为《易》卦立数之义。《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 孔颖达 疏:“倚,立也。既用蓍求卦,其楪蓍所得,取奇数於天,取耦数於地。” 清 俞樾 诸子平议·淮南子内篇一“二阳一阴成气三”:“阳之数以三而奇,阴之数以二而偶,所谓参天两地也。”
(2).引申为人之德可与天地相比。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故驰騖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 司马贞 索隐:“天子比德於地,是贰地也。与己并天为三,是参天也。”
《漢語大詞典》:背贰(背貳)
背叛而有二心。南史·宋纪中·文帝:“诸公受遗,不容背贰。”
分類:背叛二心
《漢語大詞典》:倍贰(倍貳)
犹言更多的。释名·释衣服:“佩,倍也。言其非一物有倍贰也,有珠有玉有容刀有帨巾有觿之属也。”
《漢語大詞典》:楚贰(楚貳)
指 楚国 的储君(太子)。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此 楚 贰醉心於 吴 客, 河 灵怀惭於 海若 。”
分類:储君太子
《分类字锦》:倅贰郡政(倅贰郡政)
宋史职官志广南小州有试秩通判兼知州者职掌倅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
分类:郡守
《漢語大詞典》:矢死无贰(矢死無貳)
发誓宁死不变。明史·忠义传一琴彭:“ 茶笼 守 彭 被困孤城,矢死无贰。”亦作“ 矢死不二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鸦头:“媪得 鸦头 ,横施楚掠。既北徙,又欲夺其志,女矢死不二,因囚置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农妇﹞随其夫操作,形影不离,相对嬉笑……后遇劫盗,身受七刃,犹詬詈,卒不污而死。又皆惊其贞烈。老儒 刘君琢 曰:‘此所谓质美而未学也,惟篤於夫妇,故矢死不二。’”
分類:发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