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无贰虑(無貳慮)
犹言无他念。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应侯 知 蔡泽 之欲困己以説,復谬曰:‘何为不可?夫 公孙鞅 之事 孝公 也,极身无贰虑,尽公而不顾私。’”
分類:无他
《漢語大詞典》:言行不贰(言行不貳)
犹言言行一致。《晋书·孝友传·许孜》:“至性孝友,立节清峻,与物恭让,言行不贰。”
分類:言行一致
《漢語大詞典》:榣贰(榣貳)
疑惑。
分類:疑惑
《漢語大詞典》:闲贰(閒貳)
亦作“间贰”。 犹离间。《北齐书·神武帝纪下》:“前持心血,远以示王,深冀彼此共相体悉,而不良之徒坐生间贰。”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九年:“ 金 主復遣翰林待制 耶律绍文 至驛諭奉使 王伦 ,言:‘卿留 云中 无还期,及贷之还,曾无以报,反间贰我君臣。’”
分類:离间
《漢語大詞典》:行不贰过(行不貳過)
谓犯过的错误不再犯。语出《论语·雍也》:“有 颜回 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孔子家语·弟子行》:“ 子贡 对曰:‘夫能夙兴夜寐,讽诵崇礼,行不贰过,称言不苟,是 颜回 之行也。’” 王肃 注:“贰,再也。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復行也。”
《国语辞典》:国不堪贰(国不堪贰)  拼音:guó bù kān èr
一个国家不能由两个国君来统治,因国家的政权必须统一。《左传。隐公元年》:「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国语辞典》:不疑贰(不疑贰)  拼音:bù yí èr
不犹豫疑虑。如:「他不疑贰地照著他的话去做。」《元朝秘史》卷二:「又如护窠的豺狼般,又如不疑贰拿物的虎般。」
《国语辞典》:国之贰(国之贰)  拼音:guó zhī èr
太子,或将来准备继任王位的人。《幼学琼林。卷一。朝廷类》:「君之储、国之贰,皆称太子。」
《漢語大詞典》:卒贰(卒貳)
辅佐,谓副职。卒,通“ 倅 ”。 唐 白居易 《贾疄入回鹘副使授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制》:“自登班行,多歷年祀,恪勤官次,保守令名,斯可以卒贰使臣。”
分類:辅佐副职
《国语辞典》:贰奖(贰奖)  拼音:èr jiǎng
次于头奖的奖项。如:「他中了统一发票贰奖。」
分类:奖项
《漢語大詞典》:杜贰(杜貳)
禁绝背叛,消除二心。晋书·慕容垂载记:“ 垂 为三军之统,卿为谋 垂 之主,用兵制胜之权,防微杜贰之略,委之於卿,卿其勉之。”
《韵府拾遗 庚韵》:贰兵(贰兵)
荀子警革贰兵
《漢語大詞典》:贰功(貳功)
谓赏誉不当其功。贰,不一,不齐等。韩非子·八说:“夫贵文学以疑法,尊行修以贰功,索国之富强,不可得也。”
《漢語大詞典》:贰话(貳話)
异词,不同意的话。 鲁迅 《花边文学·一思而行》:“幽默和小品的开初,人们何尝有贰话。然而轰的一声,天下无不幽默和小品。”
分類:不同意
《漢語大詞典》:贰醮(貳醮)
再嫁。 汉 刘向 列女传·息君夫人:“ 楚王 出游,夫人遂出见 息君 ,谓之曰:‘人生要一死而已,何至自苦,妾无须臾而忘君也,终不以身更贰醮。’”
分類: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