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并购(并购)  拼音:bìng gòu
商业术语。意指合并与收购。藉由购买、售卖、拆分、与其他企业结合等方式,使企业快速成长。如:「经过长久的考虑,这家传播公司决定并购当地的一家电视台。」
《国语辞典》:承购(承购)  拼音:chéng gòu
承包购买。如:「这批原料是由李先生统一承购的。」
分类:承包购买
《国语辞典》:买票(买票)  拼音:mǎi piào
1.购买票證。如:「连续假日前,火车站挤满买票的人潮。」
2.选举中,候选人为求当选,以财物贿赂选举人的行为。如:「政府决心办好选举,正全力查察贿选,以杜绝买票歪风。」
《国语辞典》:商购(商购)  拼音:shāng gòu
大陆地区指经商谈而购买,即洽购。如:「这次影展吸引了许多国外业者前来商购展出的影片。」
《国语辞典》:预付卡(预付卡)  拼音:yù fù kǎ
一种预付款项购买的磁卡。使用时,再交予商家刷卡逐次注销。如:「这家商店可以使用预付卡付款,不必用现金。」
《国语辞典》:店面广告(店面广告)  拼音:diàn miàn guǎng gào
在商品销售场所所做的一切广告。强调购买时间、地点,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如一般店面的招牌、橱窗所陈列的广告品、匮台展示品等。
《国语辞典》:对等贸易(对等贸易)  拼音:duì děng mào yì
一种国与国之间,采取相对购买、抵销、以货易货、相互购回、交换贸易等方式,所进行互惠性质的贸易模式。
《国语辞典》:买东西(买东西)  拼音:mǎi dōng xī
购买什物。《俗语考原。买东西》引《兔园册》:「今市肆交易,止言买东西,而不及南北,何也?」
《国语辞典》:冷门货(冷门货)  拼音:lěng mén huò
乏人购买、滞销的商品。如:「这批药材,现在虽是冷门货,但难保明年不让我们捞上一笔。」也作「冷货」。
《國語辭典》:购办(購辦)  拼音:gòu bàn
购买办理。如:「公司推派他购办礼品。」
分類:购买置办
《國語辭典》:购买力(購買力)  拼音:gòu mǎi lì
个人或团体购买物品的能力。如:「设立百货公司之前须考察当地购买力。」
《漢語大詞典》:购买动机
消费者购买商品时的欲望和出发点。由人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产生。主要有求实动机(讲究实用)、求新动机(注重新颖)、求美动机(追求美观)、求廉动机(要求价格低廉)、求名动机(追求名牌)等。
《漢語大詞典》:集团购买力(集團購買力)
指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社会单位购买公用消费品的货币支付能力。同社会“个人购买力”相对。《中国经济年鉴(1981年)·重要经济文献和经济政策法令》:“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节约非生产性开支……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漢語大詞典》:顾佣(顧傭)
谓用货币购买劳动力。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四:“尝於其院东凿井,经年纔深丈许。每凿一寸,顾佣钱至一千,匠者不至也。”
《國語辭典》:函购(函購)  拼音:hán gòu
用邮寄方式向生产单位或公司直接购买某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