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质仁(質仁)
质朴仁爱。国语·齐语:“有居处好学,慈孝於父母,聪惠质仁,发闻於乡里者。”
分類:质朴仁爱
《漢語大詞典》:质简(質簡)
质朴简易。后汉书·吴汉传论:“ 吴汉 自 建武 世,常居上公之位,终始倚爱之亲,谅由质简而彊力也。” 宋 曾巩 《秘书丞知成都府双流县事周君墓志铭》:“为人和平质简,其施於为政亦然。”元史·百官志一:“ 大德 以后,承平日久,弥文之习胜,而质简之意微,侥倖之门多,而方正之路塞。”
《漢語大詞典》:羹元
不和五味之羹。喻质朴。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然 晋 初之文,羹元尚存,雕几未极。”
《漢語大詞典》:刚质(剛質)
刚强质朴。周书·若干惠传:“ 惠 性刚质,有勇力,容貌魁岸。” 唐 高彦休 唐阙史·裴晋公大度:“ 皇甫 郎中 湜 ,气貌刚质,为文古雅,恃才傲物。”
分類:刚强质朴
《漢語大詞典》:醇质(醇質)
淳厚质朴。 宋 沈虞卿 《〈小畜集〉跋》:“其文简易醇质,得古作者之体。”
分類:淳厚质朴
《漢語大詞典》:鲁拙(魯拙)
质朴粗疏。 隋 彦琮 《辩正论》:“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 清 戴名世 《田字说》:“余也迂钝鲁拙,人之情,世之态,皆不习也,以故无所用乎其间。”
分類:质朴粗疏
《漢語大詞典》:浑穆(渾穆)
质朴淳和。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二·骆文忠公遗爱:“或谓 骆公 生平不以经济自命,其接人神气浑穆,人视之,固粥粥无能,而所至功成,所居民爱,在 楚 在 蜀 ,自有诸贤拥护而效其长,岂其大智若愚耶?” 鲁迅 《集外集拾遗·〈蜕龛印存〉序(代)》:“尝闻艺术由来,在於致用,草昧之世,大朴不雕,以给事为足;已而渐见藻饰,然犹神情浑穆,函无尽之意。”
《漢語大詞典》:浑雅(渾雅)
质朴高雅。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宰相对联:“又今相国 福清公 邸中所粘桃符,则云:‘但将药裹供衰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尤为浑雅。” 清 恽敬 《与黎楷屏书》:“ 莲水 出於 子才 之门,而其诗浑雅。”儒林外史第三六回:“ 虞博士 爱 庄徵君 的恬适, 庄徵君 爱 虞博士 的浑雅。”
分類:质朴高雅
《漢語大詞典》:顽朴(頑樸)
亦作“ 顽朴 ”。
(1).粗陋而朴质。 前蜀 贯休 《砚瓦》诗:“浅薄虽顽朴,其如近笔端。” 宋 苏轼 《监试呈诸试官》诗:“却顾老钝躯,顽朴谢鐫鋟。”一本作“ 顽朴 ”。
(2).坚毅而质朴。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灝灝肃肃神顽朴,冥冥昧昧从所触。”
《漢語大詞典》:推政
指古代质朴之政。韩非子·八说:“然则行揖让,高慈惠,而道仁厚,皆推政也。” 陈奇猷 集释:“推政,犹言如推车之政治也。即谓復古之政治,如復古为推车也。”
分類:质朴
《漢語大詞典》:质悫(質慤)
质朴诚信。后汉书·第五伦传:“性质慤,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 宋 朱熹 《董君景房墓表》:“其言质慤详尽,不为华丽。”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积素斋文:“疏宕如 史迁 ,质慤如 班固 。”
《漢語大詞典》:质诚(質誠)
质朴诚实。大戴礼记·文王官人:“质诚居善者可得,忠惠守义者可见也。”《南齐书·礼志上》:“政是质诚尊天,不自崇树,兼事通旷,必务开远。” 清 朱之瑜 《答野节书》之八:“﹝朋友之道﹞质诚欵洽为良,虚恢文饰其敝也。”
《漢語大詞典》:鄙质(鄙質)
谓鄙俚质朴。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中:“﹝ 魏文帝 诗﹞其源出于 李陵 ,颇有 仲宣 之体。则所计百许篇,率皆鄙质如偶语。”一本作“ 鄙直 ”。
分類:鄙俚质朴
《漢語大詞典》:朴静(樸静)
(1).谓顺乎自然而无所作为。 唐 王勃 《梓州慧义寺碑铭》:“岂非君臣朴静,则上皇扶失道之危;仁义沸腾,则大雄拯横流之弊。”
(2).质朴文静。 宋 叶适 《刘子怡墓志铭》:“六子五姪,皆朴静重訥,未尝程督,鵠侍株立,不一乱声色。”
《漢語大詞典》:鲁朴(魯樸)
亦作“ 鲁朴 ”。 粗俗,朴实;质朴。 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世人皆以为上之二言(役夫、竪儒)不失清雅,而下之两句(老奴、寧馨儿)殊为鲁朴者何哉?盖 楚 汉 世隔,事已成古; 魏 晋 年近,言犹类今。已古者即谓其文,犹今者乃惊其质。”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 玄解 鲁朴,未尝闲人臣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