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毁阙(毁闕)
谓败坏节操德行。 宋 叶适 《徐德操墓志铭》:“与其毁闕而进,不如成全而退。”
《漢語大詞典》:逆政
(1).乱政。逸周书·小明武:“攻其逆政,毁其地阻,立之五教,以惠其下。”国语·周语中:“一合诸侯而有再逆政,余惧其无后。”
(2).指败坏政治。晏子春秋·谏下十九:“今君处佚怠,逆政害民有日矣,而犹出若言,不亦甚乎!”
《漢語大詞典》:浸熏(浸薰)
浸渍熏灼。谓逐渐败坏。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十四章:“若其损害廉耻,败坏风俗,浸薰天性,尤其大者矣。”
《漢語大詞典》:浇堕(澆墮)
浮薄败坏。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倪邦彦》:“﹝ 倪甫英 ﹞嫉俗之夸严荡轨,淫窳浇堕,欲以古道力挽之。”
分類:浮薄败坏
《漢語大詞典》:莠命
败坏教令。管子·幼官:“官处四体而无礼者,流之焉莠命。” 尹知章 注:“莠命者,谓秽乱教命。若莠之秽苗也。”
分類:败坏教令
《國語辭典》:赃污狼藉(贓汙狼藉)  拼音:zāng wū láng jí
因贪污受贿而名声败坏,至不可收拾的地步。《魏书。卷八九。酷吏传。崔暹传》:「初以秀才累迁南兖州刺史,盗用官瓦,赃污狼藉,为御史中尉李平所纠,免官。」唐。白居易 贬于尹躬洋州刺史制:「中书舍人于尹躬,其弟皋谟,赃污狼藉。」
《漢語大詞典》:砸牌子
比喻败坏声誉。 孔捷生 《因为有了她》:“真是死心眼,我们厂又不会因为卖出一把没钥匙的锁就砸牌子。”
分類:败坏声誉
《漢語大詞典》:斫败
破坏;败坏。
分類:破坏败坏
《漢語大詞典》:紊斁
紊乱败坏。明史·金献民传:“猥以厮养窃名器,紊斁典章。”明史·秦时鼎传:“比年天灾民困,纪纲紊斁,吏治混淆。”
分類:紊乱败坏
《國語辭典》:无可救药(無可救藥)  拼音:wú kě jiù yào
病重无药可医治。比喻事物已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如:「难道他真是坏到无可救药了吗?」也作「不可救药」、「无药可救」。
《漢語大詞典》:谇帚德锄
同“谇帚德耡”。汉 贾谊 《治安策》:“ 商君 遗礼义,弃仁恩,并心於进取,行之二岁, 秦 俗日败。故 秦 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誶语。”后以“誶帚德耡”形容风俗败坏,不仁爱。 元 吴莱 《狙赋》:“分房割奥,誶帚德耡。”
《漢語大詞典》:贪污狼藉(貪污狼藉,貪汙狼藉)
同“贪污狼藉”。谓贪财纳贿,行为不检,声名败坏。晋书·何充传:“ 敦 ( 王敦 )兄 含 时为 庐江郡 ,贪汙狼藉。”
《國語辭典》:衣冠禽兽(衣冠禽獸)  拼音:yī guān qín shòu
空有外表而行同禽兽。比喻品德败坏的人。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七出:「人人骂我做衣冠禽兽,个个识我是文物穿窬。」《镜花缘》第四三回:「既是不孝,所谓衣冠禽兽,要那才女又有何用?」
《國語辭典》:下坡路  拼音:xià pō lù
1.向下斜行的道路。如:「这段下坡路陡得厉害,咱们可要小心行驶。」
2.比喻步向衰退、灭亡的道路。如:「人一过了中年,体能就开始走下坡路。」《儿女英雄传》第一五回:「甚至吃喝嫖赌,无所不至,已经算走到下坡路上去了。」
《國語辭典》:朽木不可雕  拼音:xiǔ mù bù kě diāo
腐朽的木头不能雕刻。语出《论语。公冶长》。比喻资质低劣,不堪造就。如:「面对屡劝不听的学生,老师不禁大叹朽木不可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