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贫贤(貧賢)
贫寒的贤者。《后汉书·朱穆传》:“夫以 韩 ( 韩安国 ) 翟 ( 翟方进 )之操,为 汉 之名宰,然犹不能振一贫贤,荐一孤士,又况其下者乎?”
分類:贫寒贤者
《漢語大詞典》:竿旄
揭旄于竿,以招贤者。引申为礼贤。左传·定公九年:“竿旄何以告之,取其忠也。”《孔子家语·好生》:“竿旄之忠告至矣哉。” 汉 焦赣 《易林·履之损》:“竿旄旌旗,执帜在郊。”
《國語辭典》:献仪(獻儀)  拼音:xiàn yí
进用贤能的人。《汉书。卷八四。翟方进传》:「宗室之俊有四百人,民献仪九万夫。」
《漢語大詞典》:君子营(君子營)
古代以亲信或贤者组成的禁卫军。晋书·刘超传:“ 穆后 临朝,迁射声校尉。时军校无兵, 义兴 人多义随 超 ,因统其众以宿卫,号为‘君子营’。”晋书·石勒载记上:“﹝ 石勒 ﹞陷 冀州 郡县堡壁百餘,众至十餘万,其衣冠人物集为君子营。”
《漢語大詞典》:乡饮宾(鄉飲賓)
乡饮酒礼的宾介。 周 制,乡饮酒礼举乡里处士之贤者为“宾”,次为“介”,又次为“众宾”。其后历代相沿,名称不尽相同。 明 清 时又有“宾”(亦称“ 介宾 ”。 清 刘大櫆 《乡饮大宾金君传》:“郡守 王公 闻其贤,举为乡饮宾。”参见“ 乡饮酒礼 ”。
《國語辭典》:乡饮酒礼(鄉飲酒禮)  拼音:xiāng yǐn jiǔ lǐ
古时乡学三年业成,由诸侯之卿大夫向其君举荐贤能之士。将行之时,卿大夫以宾礼相待,并与之饮酒,称为「乡饮酒礼」。
《漢語大詞典》:訾讆
谓诋毁贤者而赞誉恶者。管子·形势:“訾讆之人,勿与任大。” 尹知章 注:“訾,毁贤;讆,誉恶也。如此之人,则乱大邦也。”
《漢語大詞典》:郑校人(鄭校人)
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於 郑 子产 , 子产 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 子产 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赵岐 注:“校人,主池沼小吏也。”后以“郑校人”喻指对贤者进行欺骗的人。 宋 张师正 《倦游杂录·今日谁非郑校人》:“公( 王介甫 )至 金陵 ,每得生鱼,多放池中,有门生作诗曰:‘直须自到池边看,今日谁非 郑 校人?’”
分類:贤者欺骗
《漢語大詞典》:鸾枳叹(鸞枳歎)
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 考城 令 河内 王涣 ,政尚严猛,闻 览 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 览 曰:‘主簿闻 陈元 之过,不罪而化之,得无少鹰鸇之志邪?’ 览 曰:‘以为鹰鸇,不若鸞凤。’ 涣 谢遣曰:‘枳棘非鸞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今日太学曳长裾,飞名誉,皆主簿后耳。’”后称贤者屈就卑小官职的感叹为“鸞枳叹”。 宋 梅尧臣 《送河清贾主簿归任》诗:“昔人鸞枳叹,一併在离颜。”
《漢語大詞典》:情贤(情賢)
贤者中的多情人。 清 钮琇 觚賸·粟儿:“﹝ 清河公子 ﹞意气閒放,旁若无人,而一遇婉孌,其倾倒繾綣如此。然刺史益心重公子,曰:‘此情贤也,我当终成之。’”
《漢語大詞典》:以紫乱朱(以紫亂朱)
《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 郑 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恶其邪好而夺正色。”后以“以紫乱朱”比喻将奸邪小人当作廉洁公正的贤者。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长沙太守汝南致恽》:“ 歙 ( 欧阳歙 )於饗中用 延 ( 繇延 )为吏,以紫乱朱,大妨王命。”亦作“ 以紫为朱 ”。 明 刘基 《官箴中》:“俾好作恶,以紫为朱。”
《漢語大詞典》:隐鳞戢翼(隱鱗戢翼)
龙隐匿鳞甲,凤收敛翅膀。比喻贤者隐居待时。文选·任昉〈宣德皇后令〉:“在昔晦明,隐鳞戢翼。” 吕延济 注:“ 梁王 在昔微时,暗潜其明,如龙凤隐鳞翼也。”亦作“ 隐鳞戢羽 ”。 清 钱谦益 《〈徐子能集〉序》:“古之文人才士,当其隐鳞戢羽,名闻未彰,必有文章鉅公,以片言隻字定其声价。”
《國語辭典》:哲人其萎  拼音:zhé rén qí wēi
其,将要。哲人其萎指智慧卓越的贤人即将死亡。语出《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后用来悼念已故的贤者。汉。崔瑗〈河间相张平子碑〉:「哲人其萎,罔不时恫。」
分類:贤者病逝
《漢語大詞典》:无胫而至(無脛而至)
犹无胫而行。常以喻良才不招而自至爱贤者之门。 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亦作“ 无脛而来 ”。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珠玉:“珠雄于此,玉峙于彼,无脛而来,以宠爱人寰之中。”
《漢語大詞典》:同明相照
谓二光相互映照而愈明。比喻杰出人物得贤者揄扬而声名更显。史记·伯夷列传:“‘同明相照,同类相求’…… 伯夷 叔齐 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 清 曾国藩 《湘乡县宾兴堂记》:“官斯土者……与邦人讲求吏治将略,互相称美,訢合无间。‘同明相照,同气相求’何其翕应若此!”
《国语辞典》:搜扬仄陋(搜扬仄陋)  拼音:sōu yáng zè lòu
搜寻和推举身分卑微的贤者。《晋书。卷六八。纪瞻传》:「先王身下白屋,搜扬仄陋,使山无扶苏之才,野无伐檀之咏。」也作「搜扬侧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