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焚林之求  拼音:fén lín zhī qiú
焚烧山林以求得贤才。《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既允焚林之求,实兼仪形之寄。」
《国语辞典》:求士莫求全  拼音:qiú shì mò qiú quán
徵求贤才不要苛求他十全十美,毫无缺点。《幼学琼林。卷一。武职类》:「求士莫求全,毋以二卵弃干城之将;用人如用木,毋以寸朽,弃连抱之材。」
《国语辞典》:良禽择木而栖(良禽择木而栖)  拼音:liáng qín zé mù ér qī
(谚语)比喻贤才择主而事。参见「良禽择木」条。《三国演义》第三回:「布曰:『恨不逢其主耳。』肃笑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国语辞典》:吐哺待贤(吐哺待贤)  拼音:tǔ bǔ dài xián
殷勤待士,渴望求取贤才。《大宋宣和遗事。亨集》:「周公吐哺待贤;今又安在?」
《国语辞典》:养贤纳士(养贤纳士)  拼音:yǎng xián nà shì
培养贤才,收容有才能的人。如:「战国时代各国都有养贤纳士的风气。」
《國語辭典》:尊贤爱物(尊賢愛物)  拼音:zūn xián ài wù
尊敬贤德的人士,爱护民众。《晋书。卷五一。皇甫谧传》:「蚕而后衣,耕而后食,先人后己,尊贤爱物,南土人士咸崇敬之。」
《國語辭典》:尊贤使能(尊賢使能)  拼音:zūn xián shǐ néng
尊崇并任用贤能的人。《吕氏春秋。季春纪。先己》:「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东周列国志》第四七回:「夫尊贤使能,国之令典。」
《国语辞典》:蔽贤宠顽(蔽贤宠顽)  拼音:bì xián chǒng wán
埋没贤才宠信顽劣分子。《续汉书志。第二八。百官志五》唐。章怀太子。注。引。蔡质《汉仪》:「周行郡国,省察治政,黜陟能否,断理冤狱,以六条问事,……。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
《国语辞典》:傲世轻才(傲世轻才)  拼音:ào shì qīng cái
傲慢自负,轻视贤才。如:「当主管若是傲世轻才,自以为是,一定得不到部属的合作。」
《國語辭典》:凤鸣朝阳(鳳鳴朝陽)  拼音:fèng míng zhāo yáng
原指天下太平的祥瑞。语本《诗经。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后比喻性行及才华优异的人。《晋书。卷九二。文苑传。褚陶传》:「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亦比喻忠臣直谏,是种难得的美行。《新唐书。卷一○五。韩瑗传》:「自瑗与遂良相继死,内外以言为韩将二十年。帝造奉天宫,御史李善感始上疏极言,时人喜之,谓为『凤鸣朝阳』。」也作「朝阳鸣凤」。
分類:贤才遇时
《國語辭典》:黄钟毁弃(黃鐘毀棄)  拼音:huáng zhōng huǐ qì
可用以校正音律的乐器却遭到毁坏抛弃。语出《楚辞。屈原。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后比喻贤才不被重用。如:「在位者若是亲小人,远贤才,鼠辈猖狂而黄钟毁弃,怎么能有所作为呢?」也作「黄钟长弃」。
分類:贤才
《漢語大詞典》:鸿隐凤伏(鴻隱鳳伏)
比喻贤才不遇。 清 蒲松龄 《贺章丘县周素心入泮序》:“盖当鸿隐凤伏,斥鷃得而笑之,而不知一朝奋迹,閶闔可叫而开不难也。”
分類:贤才不遇
《國語辭典》:爱才若渴(愛才若渴)  拼音:ài cái ruò kě
爱惜人才就像口乾思饮般渴切。形容非常珍重人才。《清史稿。卷五○四。艺术传三。王时敏传》:「爱才若渴,四方工画者踵接于门,得其指授,无不知名于时,为一代画苑领袖。」《老残游记》第六回:「宫保爱才若渴,兄弟实在钦佩的。」
《漢語大詞典》:丹凤朝阳(丹鳳朝陽)
《诗·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明 朱善 诗解颐卷三:“凤皇者,贤才之喻;高冈者,朝廷之喻;梧桐者,贤君之喻;朝阳者,明时之喻也。”后以“丹凤朝阳”喻贤才逢明时。
分類:贤才明时
《国语辞典》:潜龙伏虎(潜龙伏虎)  拼音:qián lóng fú hǔ
潜藏的蛟龙,蛰伏的猛虎。比喻未受重用的贤才。明。沈鲸《双珠记》第四一出:「今日里笔生香,冠礼闱,似潜龙伏虎,际却风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