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7,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责望
责难
责难
重责
责授
谴责
责备
薄责
罪责
深责
诛责
责善
切责
责报
责有
《漢語大詞典》:责望(責望)
(1).责怪抱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挟夫相为则责望,自为则事行。” 唐 李商隐 《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内竖依凭切,凶门责望轻。” 清 吴敏树 《先考行状》:“其於兄弟也,与吾仲父异母以生,同居及老,未尝有一言之相责望也。”
(2).要求和期望。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八:“先父暮年多病,他无所冀,独责望余兄弟两人不浅。” 明 李贽 《又答耿中丞书》:“然渠之所以知公者,其责望亦自颇厚。” 鲁迅 《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尤其堕落的,是因此责望报偿,以为幼者的全部,理该做长者的牺牲。”
《國語辭典》:责难(責難)  拼音:zé nán
要求别人完成艰难的事。《孟子。离娄上》:「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國語辭典》:责难(責難)  拼音:zé nàn
非难、诘难。如:「他受人责难。」
分類:非难
《國語辭典》:重责(重責)  拼音:zhòng zé
1.重大的责任。《汉书。卷八○。宣元六王传。淮阳宪王刘钦传》:「王其留意慎戒,惟思所以悔过易行,塞重责,称厚恩者。」
2.严厉斥责。《抱朴子。外篇。酒诫》:「以少凌长,则乡党加重责矣。」《儒林外史》第一○回:「你们都做甚么?却叫这样人捧盘,可恶之极!过了喜事,一个个都要重责!」
《漢語大詞典》:责授(責授)
谓降级授予官职。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一:“己酉,前 泽州 刺史 李彦崇 责授右司御副率。” 明 汪廷讷 《狮吼记·谈禅》:“蒙圣主宽恩,责授 黄州 团练副使。”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宋史五:“ 宋 时有节度副使、团练副使,皆为责授官,不得签书公事。”
《國語辭典》:谴责(譴責)  拼音:qiǎn zé
责备。《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然政有不理,犹加谴责。」《五代史平话。汉史。卷上》:「疾忙起来,去见长者,莫带累咱每吃受谴责。」
分類:谴责
《國語辭典》:责备(責備)  拼音:zé bèi
1.要求做到完美的地步,而没有缺点。《淮南子。泛论》:「汤武有放弑之事,五伯有暴乱之谋,是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新唐书。卷二。太宗本纪。赞曰》:「然春秋之法,常责备于贤者。」
2.责罚。《儒林外史》第二○回:「那丈人郑老爹见女婿就要做官,责备女儿不知好歹,著实教训了一顿。」《红楼梦》第五八回:「众人皆知他们不能针黹,不惯使用,皆不大责备。」
《漢語大詞典》:薄责(薄責)
(1).用低标准来要求。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於人,则远怨矣。”
(2).轻微的责备或责罚。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而自 建隆 以来,未尝罪一言者,纵有薄责,旋即超升。”明史·徐阶传:“故圣帝明王,有言必察。即不实,小者置之,大则薄责而容之,以鼓来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生色:“俄邻子以执奸自首,既薄责逐释讫;而妇兄 马彪 素健讼,具词控妹冤。”
(3).簿责。根据文书所列的罪状来诘责审理。 宋 范仲淹 《宋故卫尉少卿分司西京胡公神道铭》序:“公於部中择其挟贵人势力,州县不敢动者一二家,薄责于庭,众皆大惧。”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职掌纪略:“奉旨将掌厂值日内臣 贺尧年 、监督主事 蔡宸恩 下狱薄责之。”
《國語辭典》:罪责(罪責)  拼音:zuì zé
犯罪所应负的责任。《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则是前日王招宣寻一串一百单八颗西珠数珠不见,带累得一府的人,没一个不吃罪责。」《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一旦声迹驯嘄,亲庭罪责,将妾拘系于内,郎赶逐于外,在妾便自甘心。」
《韵府拾遗 陌韵》:深责(深责)
春秋胡传称侵陈者深责之也
《漢語大詞典》:诛责(誅責)
惩罚;责罚。尉缭子·原官:“明赏賚,严诛责,止奸之术也。” 宋 王安石 《上田正言书》之一:“乃如 安石 之愚,则愿执事不矜宠利,不惮诛责,一为天下昌言,以寤主上。” 清 陈鳣 《对策》:“故託夫币迹以为发起也,则又以 宰我 为有心昼寝,以待夫子诛责,恐无此情理也。”
分類:惩罚责罚
《國語辭典》:责善(責善)  拼音:zé shàn
互相切磋督责,希望对方品格能止于至善。《孟子。离娄下》:「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
分類:劝勉从善
《國語辭典》:切责(切責)  拼音:qiè zé
严厉责备。《汉书。卷四四。淮南厉王刘长传》:「数上书不逊顺,文帝重自切责之。」《后汉书。卷五七。李云传》:「诏切责蕃、秉,免归田里。」
《漢語大詞典》:责报(責報)
求取报答。 唐 韩愈 《病鸱》诗:“亮无责报心,固以听所为。”宋史·贾昌朝传:“ 昌朝 曰:‘ 契丹 许我有功,则责报无穷矣。’” 明 高明 《琵琶记·高堂称寿》:“正是行孝於己,责报於天。”
分類:求取报答
《漢語大詞典》:责有(責有)
追求实有的形态。文选·陆机〈文赋〉:“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 李周翰 注:“责,求也。文章率自虚无之中以求其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