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任事  拼音:rèn shì
1.委任职务。《韩非子。八说》:「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察端而观失,有过者罪,有能者得,故愚者不任事。」唐。韩愈 与郑相公书:「孟氏兄弟在江东未至,先与相识,亦甚循善,所虑才干不足任事。」
2.担当事务。《史记。卷八○。乐毅传》:「执政任事之臣,脩法令,慎庶孽,施及乎萌隶,皆可以教后世。」《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彼任事者只顾肥家,不存公道,大斗小秤,侵剥百端,以致小民愁怨。」
3.无论什么事。《金瓶梅》第七二回:「名永寿,贴刑,不止二十岁,捏出水儿来的一个小后生,任事儿不知道。」
《國語辭典》:身上  拼音:shēn shàng
1.身体。《红楼梦》第五七回:「姑娘身上又病著,更费了大事,误了你老出门。」《文明小史》第一六回:「身上一件打补钉的竹布长衫,脚上穿著黑袜,趿了一双破鞋。」
2.身边。《水浒传》第一○回:「林冲大怒,离了李小二家,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红楼梦》第七四回:「这东西也不是常带著的,我纵有,也只好在家里,焉肯带在身上各处去。」
3.自身、本身。《儒林外史》第一回:「你尊堂家下大小事故,一切都在我老汉身上,替你扶持便了。」《红楼梦》第七一回:「我们的性命都在姐姐身上,只求姐姐超生要紧。」
《國語辭典》:黄牛(黃牛)  拼音:huáng niú
1.动物名。哺乳纲偶蹄目。因其毛多呈黄色,故称为「黄牛」。
2.一种专门在车站或戏院等处垄断票据,再以高价售出而从中获利的人。如:「警方大力扫荡黄牛,以维护消费者的权利。」
3.替人贿赂关说而牟取利益的人。如:「司法黄牛」。
4.爽约,说话不算话。如:「这回原谅你,下次再黄牛的话,我就不理你了!」
《漢語大詞典》:任责(任責)
(1).责任,指分内应做的事。 宋 曾巩 《上欧阳舍人书》:“又有号令之不一,任责之不明,当亦速变者也。”《元典章·台纲·稽迟罚俸不须问审》:“诸衙门正官、首领官吏,各有任责。” 明 邵璨 《香囊记·潜回》:“古人一饭之德尚且不忘,况我和你腰金衣紫,駟马高车,而受任责如此。”
(2).负责。 宋 叶适 《淮西论铁钱五事状》:“自有各路监司任责指挥,人情少安,方敢向前措置。”宋史·理宗纪四:“﹝ 开庆 元年十月﹞丙戍,以 赵葵 为沿 江 江 东宣抚使置司 建康 ,任责捍御。癸巳, 向士璧 权兵部侍郎、 湖南 安抚使兼知 潭州 ,任责 广西 边防。”
《國語辭典》:塞责(塞責)  拼音:sè zé
1.抵偿过失、抵罪。《韩诗外传》卷一○:「前犹与母处,是以战而北也,辱吾身!今母殁矣,请塞责。」汉。杨恽 报孙会宗书:「自以夷灭不足以塞责,岂意得全首领,复奉先人之丘墓乎?」
2.尽其责任。《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张汤》:「汤无尺寸功,起刀笔吏,陛下幸致为三公,无以塞责。」《汉书。卷五八。公孙弘卜式儿宽传。公孙弘》:「恐先狗马填沟壑,终无以报德塞责。」
3.敷衍了事。《明史。卷二○六。列传。张逵》:「会疏则删削忌讳以避祸,独疏则毛举纤微以塞责。」《儒林外史》第二九回:「杜慎卿笑道:『这是一时应酬之作,何足挂齿?况且那日小弟小恙进场,以药物自随,草草塞责而已。』」
《國語辭典》:使命  拼音:shǐ mìng
1.出使的人所领受的任务。《北齐书。卷三七。列传。魏收》:「李谐、卢元明首通使命,二人才器,并为邻国所重。」
2.应负的责任。如:「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担负起发扬中华文化的神圣使命。」
《漢語大詞典》:一肩
(1).用肩负物时,换一次肩的行程称为一肩。《三国演义》第六八回:“你等挑担劳苦,贫道都替你挑一肩何如?”
(2).一副担子。用以喻全部责任。《说岳全传》第十三回:“早有 张邦昌 奏道:‘今科武场,被 宗泽 门生 岳飞 挑死了 梁王 ,以致武生俱各散去。’一肩儿都卸在 宗泽 身上。”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自己便轻轻儿的把这桩不相干没头没脑的事儿一肩儿担了起来。”
(3).表数量。用于肩荷之物。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自己一肩行李,跨一个疲驴,出了 泗州 城。”《孽海花》第二回:“后面来了一肩轿子。”
《國語辭典》:监临(監臨)  拼音:jiān lín
1.监察临视。《史记。卷八九。张耳陈馀传》:「且夫监临天下诸将,不为王不可,愿将军立为楚王也。」《汉书。卷八三。朱博传》:「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
2.科举制度中乡试的监考官。《儒林外史》第一七回:「后来点名,监临不肯收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主考和监临说话,开了门,一个坐在门里,一个坐在门外。」
3.职官名。负责监察临视的官吏。《宋史。卷二六六。王化基传》:「臣任扬州时,朝廷添置监临、使臣等职,实逾本州官数。」
《漢語大詞典》:忧责(憂責)
(1).负责,担负重任。后汉书·张酺传:“朝廷望公思维得失,与国同心,而託病自絜,求去重任,谁当与吾同忧责者?”
(2).责任,重任。《晋书·刘颂传》:“若未尽其理,虽经异时,忧责犹追在陛下,将如之何?”《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正始七年》:“夫忧责在身者,不暇尽乐,先帝之志,堂构未成,诚非尽乐之时。”
《漢語大詞典》:深求
(1).着意追求。 汉 贾谊 新书·匈奴:“夫关市者,固 匈奴 所犯滑而深求也。” 明 方孝孺 《赠王生序》:“供职之暇,輒袖古书从人讲説乎仁义道德之旨而深求之。”
(2).谓过于求全责备。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韩昌黎 ﹞《羑里操》一篇,末二句云:‘臣罪当诛,天王圣明。’深求圣人,转失之伪。”
(3).深究责任。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北场口语之多:“ 顺天 乡试,自戊子深求之后,辛卯则 冯临朐 为政,时负海内重望。”
《國語辭典》:负担(負擔)  拼音:fù dān
1.所任之责。《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弛于负担,君之惠也。」
2.依法令或依契约所负的义务。
《國語辭典》:正事  拼音:zhèng shì
1.正经的事。《红楼梦》第五六回:「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不拿学问提著,便都流入市俗去了。」
2.责任上应该做的事。《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言小臣将秉君威,以害正事。」《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待明日看了货,完了正事,另治个簿设,从容请教,就此结义如何?」
《漢語大詞典》:寄深
寄托重大的责任。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武皇 晏驾,寄深负图,公仰惟国典,俛遵遗託。”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 世祖 武帝 情等布衣,寄深同气。”
《漢語大詞典》:弛担(弛擔)
(1).放下担子,息肩。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张道人异事:“一日樵归,於山道遇二道人对棊,弛担就观。”
(2).指推卸责任。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掣籤授官:“初行时,主者既以权衡弛担,幸谢揣摩,得者亦以义命自安,稍减怨懟,亦便计也。”
(3).指栖息。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追先寺:“往虽弛担为 梁 ,今便言旋闕下,有志有节,能始能终。” 元 黄溍 《杭州送儿侄归里》诗:“息肩弛担今何处?明朝过我 三釜山 。” 蔡有守 《师子林》诗:“今日嫁 吴门 ,弛担輒访寻。”
《國語辭典》:荷担(荷擔)  拼音:hè dān
担负、承受。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然史之为任,乃弥纶一代,负海内之责,而嬴是非之尤,秉笔荷担,莫此之劳。」也作「荷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