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貂珰(貂璫)  拼音:diāo dāng
汉代中常侍所戴的帽子。后以宦官为中常侍,故称宦官为「貂珰」。
《國語辭典》:珥貂  拼音:ěr diāo
1.在冠旁插上貂鼠尾作装饰。为汉时侍中、常侍的服饰。《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戴蝉珥貂,朱衣皓带。入侍帷幄,出拥华盖。」《南史。卷六二。朱异传》:「历官自员外常侍至侍中,四官皆珥貂。」
2.比喻显贵的近臣。唐。韩愈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一首因献杨常侍〉诗:「珥貂藩维重,政化类分陕。」
《國語辭典》:续貂(續貂)  拼音:xù diāo
1.滥竽充数的官吏。参见「狗尾续貂」条。明。刘基 夜坐有怀呈石末公诗:「雄豪窃据皆屠狗,功业舆台总续貂。」
2.比喻事物前后衔接不相称,后续者不及前者。今多用以自谦接续他人未完成的事业或著作。《红楼梦》第七六回:「我意思想著你二位警句已出,再若续时,恐后力不加;我竟要续貂,又恐有玷。」
《國語辭典》:紫貂  拼音:zǐ diāo
黑貂的别名。参见「黑貂」条。
《漢語大詞典》:貂帽
用貂皮制的帽子。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貂帽腰舆:“ 张江陵 当国,以饵房中药过多,毒发於首,冬月遂不御貂帽。”
分類:貂皮帽子
《漢語大詞典》:貂冠
古代侍中、常侍之冠。因以貂尾为饰,故称。 南朝 梁 江淹 《后让太傅扬州牧表》:“朱轩跃马,光出电入,貂冠紫綬,宠蔼霞炤。” 宋 陆游 《紫怀叔殿院世彩堂》诗:“卷服貂冠世间有,荣悴纷纷翻覆手。”镜花缘第九七回:“原来是个老酒店,怪不得那人以貂冠换酒,可见其酒自然不同。”
《漢語大詞典》:丰貂(豐貂)
(1).指珍贵的貂尾,古代帝王近侍之臣的冠饰。晋书·舆服志:“及 秦皇 并国,揽其餘轨,丰貂东至,獬豸南来。” 唐 杨炯 《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丰貂兮左珥,介士兮前驱。” 清 曾国藩 《元戎》诗:“丰貂长组朝金闕,駟马琱弓照塞河。”
(2).指貂裘。 南朝 梁 萧统 《七契》:“至夫杪秋既谢,寒绪中人,则轻狐称美,丰貂表珍。”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杂觚·玄狐猧刀:“物之轻重,各以其时之好尚,无定準也。灰鼠旧贵白,今贵黑;貂旧贵长毳,故曰丰貂,今贵短毳。”
(3).即大貂。艺文类聚卷二五引 三国 魏 曹植 《典略》:“南垠之金,登窈窕之首;丰貂之尾,缀侍臣之幘。” 元 袁桷 《上京杂咏再次韵》:“沙场调俊鶻,草窟射丰貂。”参见“ 大貂 ”。
《漢語大詞典》:大貂
唐 代侍中的别称。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 浙江 周寳 侍中 博陵 崔夫人 ,乃 乾符 中时相之姊妹也。少为女道士,或云寡而冠帔,自幽独焉。大貂素以豪侠闻,知 崔 有容色,乃踰垣而窃之。”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侍中为大貂,散骑常侍为小貂。”
分類:侍中
《韵府拾遗 萧韵》:解貂
黄机词:便解貂贳酒,消磨春恨。量珠买笑,酬荅年华。
《漢語大詞典》:貂襜
(1).貂皮制成的短衣。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秋日遣怀次韵》:“向阳裁白帢,终岁忆貂襜。”
(2).借指贵臣。
《漢語大詞典》:侍中貂
唐 门下省有侍中二人,正二品,其官帽以貂尾为饰。因借指朝廷珍贵的赏赐。 唐 杜甫 《诸将》诗之四:“殊锡曾为大司马,总戎皆插侍中貂。” 郁达夫 《岁暮感愤》诗:“穷塞寒浸 苏武 节,朝廷宴赐侍中貂。”
《漢語大詞典》:貂鼠
即貂。古以貂为鼠类动物,故称。说文·豸部:“貂,鼠属。” 唐 岑参 《胡歌》:“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红楼梦第四九回:“一时 湘云 来了,穿着 贾母 给他的一件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 清 宋荦 《吴汉槎归自塞外作歌以赠》:“鱼皮之衣捕貂鼠,曾披榛莽寻黄龙。”
分類:动物
《漢語大詞典》:貂尾
(1).貂的尾巴。古时以为显贵者的冠饰。后汉书·舆服志下:“ 胡广 説曰:‘ 赵武灵王 效胡服,以金璫饰首,前插貂尾,为贵职。 秦 灭 赵 ,以其君冠赐近臣。’”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诗:“鱼须从典卖,貂尾任倾欹。”
(2).指续写的劣作。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说稗·续奇书:“自 弇州 撰前书以毒 荆川 ,冀雪戴天讎愤,而风行刊布,流祸百年……不知 紫阳道人 有何杀父之讎,亡国之恨,而为此貂尾也,徒为罪孽,自堕泥犂而已矣。”参见“ 狗尾续貂 ”。
《國語辭典》:狗尾续貂(狗尾續貂)  拼音:gǒu wěi xù diāo
比喻任官太滥,或事物以坏续好,前后不相称。参见「貂不足,狗尾续」条。《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美恶不称,谓之狗尾续貂。」
《漢語大詞典》:汉貂(漢貂)
即 汉 珥貂。《文选·左思〈咏史〉之二》:“ 金 张 藉旧业,七叶珥 汉 貂。” 李善 注引 董巴 《舆服制》:“侍中、中常侍,冠武弁,貂尾为饰。” 明 陆采 《怀香记·赴辟登程》:“遵 周 制,珥 汉 貂,歷观形胜赴皇朝。”参见“ 汉珥貂 ”。
《漢語大詞典》:汉珥貂(漢珥貂)
汉 代侍中、中常侍帽子上所插的貂尾饰。亦借指侍中、中常侍。 唐 元稹 《酬李浙西先因从事见寄》诗:“近日金鑾直,亲於 汉 珥貂。”
《漢語大詞典》:左貂
武冠的冠饰,以貂尾饰于冠左。《后汉书·宦者传序》:“ 汉 兴,仍袭 秦 制,置中常侍官。然亦引用士人,以参其选,皆银璫左貂,给事殿省。”隋书·礼仪志七:“貂蝉,案《汉官》:‘侍内金蝉左貂,金取刚固,蝉取高洁也。’ 董巴 志曰:‘内常侍,右貂金璫,银附蝉,内书令亦同此。’今宦者去貂,内史令金蝉右貂,纳言金蝉左貂。”新唐书·百官志二:“左散骑与侍中为左貂,右散骑与中书令为右貂,谓之八貂。” 宋 陆游 《题千秋观怀贺亭》诗:“ 河 湟 使典珥左貂, 曲江 相君谢不朝。”
《漢語大詞典》:蝉貂(蟬貂)
即貂蝉。古代王公显宦冠上的两种饰物。 元 陈植 《金马门赋》:“佩繽纷兮璁瑀,冠葳蕤兮蝉貂。” 清 曹寅 《月凉茗饮歌》:“日前飞鞚致春荈,郎官例赐随蝉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