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22,分75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砰訇
漉漉
零零
薨薨
窸窣
濈濈
门门
骨董
琅珰
踏踏
扑簌
脩脩
沥沥
剌剌
琤瑽
《國語辭典》:砰訇  拼音:pēng hōng
拟声词。多用以形容巨大声响,如雷声、鼓声、敲门声等。唐。李白梁甫吟〉:「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忽听得外面有人打门,砰訇砰訇的打的很重。」
《國語辭典》:漉漉  拼音:lù lù
湿润的样子。唐。李贺 月漉漉篇:「月漉漉,波烟玉。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
《漢語大詞典》:零零
(1).滴落。 南唐 冯延巳 《酒泉子》词:“迢迢何处寄相思,玉筯零零肠断。”《大马扁》第八回:“但觉金风颯颯,玉露零零。”
(2).象声词。形容声音轻细圆润。《敦煌曲子词·茶怨春》:“柳条垂处也,喜鹊语零零。” 南唐 张泌 《春江雨》诗:“雨溟溟,风零零,老松瘦竹临烟汀。”
《國語辭典》:薨薨  拼音:hōng hōng
拟声词。形容虫飞的声音。《诗经。齐风。鸡鸣》:「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
《國語辭典》:窸窣  拼音:xī sù
形容细碎而断续的声音。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
《漢語大詞典》:濈濈
(1).聚集貌。《诗·小雅·无羊》:“尔羊来思,其角濈濈。” 毛 传:“聚其角而息,濈濈然。”旧唐书·张仲武传:“ 雁门 之北, 羌 戎 杂处,濈濈羣羊,茫茫大卤。” 清 王雨春 《鬻儿行》:“濈濈原兽,顾犊而嘶。”
(2).汗出。
(3).象声词。细碎的声音。 金 元好问 《度大白岭往昆阳》诗:“飢蚕濈濈催人老,野鹤昂昂羡汝闲。”
《漢語大詞典》:门门(門門)
象声词。哭声。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七:“回到家,她一头扎在炕上,门门的哭起来。”
分類:象声词
《漢語大詞典》:骨董
象声词。 唐 孟棨 《北里志·张住住》:“﹝ 张住住 ﹞指阶井曰:‘若逼我不已,骨董一声即了矣。’” 明 汤显祖 《紫箫记·诏归》:“若是恶少们懊着他呵,他性子不是金篦自刺,定向玉井头骨董一声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庚娘:“便闻骨董一声,遂譁言妇溺矣。”
分類:象声词
《國語辭典》:琅珰(琅璫)  拼音:láng dāng
1.拟声词。形容金属或玉石撞击的声音。唐。杜甫〈大云寺赞公房〉诗四首之三:「夜深殿突兀,风动金琅珰。」明。凌濛初《红拂记》第三出:「琅珰交错垂金锁,锦绣崚嶒绚彩霞。」也作「锒铛」。
2.刑具。指缚系人犯的铁锁、铁链。或指用锁锁住。《文明小史》第九回:「带领衙役,到监里,把一班秀才,一齐铁索琅珰提了上来,当堂跪下。」也作「郎当」、「锒铛」。
《漢語大詞典》:踏踏
亦作“蹋蹋”。
(1).象声词。马蹄声;脚步声。 前蜀 贯休 《轻薄篇》之二:“谁家少年,马蹄蹋蹋。” 元 关汉卿 《哭存孝》第四折:“踏踏的忙那步,呸呸的不住脚。” 明 高启 《鸡鸣歌》:“马蹄踏踏车轆轆,闕下连趍市中逐。” 贺敬之 《放声歌唱》:“轰轰的车轮声,踏踏的脚步响。”
(2).以足踏地为歌唱的节拍。 明 高启 《杨白花》诗:“美人踏踏连臂歌,山长水阔奈你何。”
《國語辭典》:扑簌(撲簌)  拼音:pū sù
1.拟声词。形容振动的声音。如:「耳边扑簌一声,可能是蛇,也可能是野兔。」
2.形容落泪急而多的样子。如:「每想起途远的家乡,眼泪就扑簌的流个不停。」
《漢語大詞典》:脩脩
(1).鸟羽尾疲敝貌。诗·豳风·鸱鸮:“予羽譙譙,予尾脩脩。”
(2).端正整齐貌。荀子·儒效“脩脩兮其用统类之行也。” 杨倞 注:“脩脩,整齐之貌。” 三国 魏 甄皇后 《塘上行》:“边地多悲风,树木何脩脩。” 唐 卢纶 《太白西峰偶宿》诗:“巖壑树脩脩,白云如水流。” 明 何景明 《拟古诗》之四:“垒垒 北邙山 ,松柏何脩脩。” 清 黄鷟 《述别叙怀送何黼候之任阶州》诗之三:“初冬景物佳,巖菊犹脩脩。”
(3).修长美好貌。 宋 梅尧臣 《苏子美竹轩和王胜之》诗:“谁怜脩脩影,只畏寒日过。” 宋 杨万里 《宿杨塘店》诗:“路旁松桂只十年,如今脩脩旧小小。”
(4).谨饬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淄水:“林之际则绳坐疏班,锡鉢閒设,所谓脩脩释子、眇眇禪栖者也。”
(5).象声词。多形容风雨之声。 唐 姚合 《渚上行》:“微风屡此来,决决復脩脩。” 前蜀 贯休 《送薛侍郎贬峡州司马》诗:“花落扁舟香冉冉,草侵公署雨脩脩。” 宋 杨万里 《张丞相咏归亭》词之一:“若将游兮物之初,野风兮脩脩。” 金 边元鼎 《村舍》诗之二:“墙外青山半在楼,山村尽晚雨脩脩。” 清 朱彝尊 《同诸君圣安寺饯曹检讨宜溥》诗:“列席亭槐阴,日午风脩脩。”
《國語辭典》:沥沥(瀝瀝)  拼音:lì lì
拟声词:(1)形容水声。唐。于武陵〈早春日山居寄城郭知己〉诗:「入户风泉声沥沥,当轩云岫色沉沉。」(2)形容风声。如:「这儿山风沥沥,流水淙淙,加上鸟语花香,好似人间仙境。」
《國語辭典》:剌剌  拼音:là là
1.拟声词。形容风声或拍击声。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去程风剌剌,别夜漏丁丁。」
2.语助词。表示加重语气。元。王晔《桃花女》第三折:「倒做这等魇镇事,欺心剌剌的。我不去!我不去!」《红楼梦》第二六回:「薛蟠道:『越发说的人热剌剌的丢不下。』」
《國語辭典》:琤瑽  拼音:chēng cōng
拟声词:(1)形容弹拨弦乐所发的声音。唐。刘禹锡〈牛相公见示新什谨依本韵次用以抒下情〉诗:「玉柱琤瑽韵,金觥雹凸棱。」(2)形容流水声。唐。殷文圭 玉仙道中诗:「山势北蟠龙偃蹇,泉声东漱玉琤瑽。」
分類:象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