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谷 → 榖谷”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981,分66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谷帘
燕谷
谷云
岸谷
长谷
谷隐
万谷
万谷
南谷
谷量
暗谷
谷暗
谷音
绝谷
不谷
《漢語大詞典》:谷帘(谷簾)
(1).指 庐山 康王谷 瀑布。其状如帘,故名。 宋 陆游 《试茶》诗:“ 日铸 焙香怀旧隐, 谷帘 试水忆西游。”
(2).泛指如帘状的水流。 元 袁桷 《同子唯赋水车》诗:“横陈歌板促纷纶,倒流 谷帘 声齟齬。”
《漢語大詞典》:燕谷
(1).即寒谷。在古 燕 地。传说为 邹衍 吹律生黍之处。太平御览卷五四引 汉 刘向 《别录》:“《方士传》言: 邹衍 在 燕 ,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穀。 邹子 居之,吹律而温气至,而生黍穀。今名 黍谷 。” 唐 柳宗元 《与裴埙书》:“太和蒸物, 燕谷 不被其煦,一 邹子 尚能耻之,今若 应叔 辈知我,岂下 邹子 哉!” 唐 苏拯 《邹律》诗:“ 邹 律暖 燕谷 ,青史徒编録。”
(2).借指寒冷的天气。 明 袁宏道 《至日集山响斋送陶孝若谕祁门限韵》之一:“时节回 燕谷 ,家山问 渚宫 。”参见“ 寒谷 ”。
《漢語大詞典》:寒谷
(1).山谷名。一名 黍谷 。在今 北京市 密云县 。相传为 邹衍 吹律生黍的地方。 汉 刘向 《七略别录·诸子略》:“ 邹衍 在 燕 ,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穀, 邹子 居之,吹律而温至黍生,至今名 黍谷 。” 汉 王充 论衡·定贤:“夫和阴阳,当以道德至诚。然而 邹衍 吹律, 寒谷 更温,黍穀育生。推此以况诸有成功之类,有若 邹衍 吹律之法。故得其术也,不肖无不能;失其数也,贤圣有不治。” 晋 左思 《魏都赋》:“且夫 寒谷 丰黍,吹律暖之也;昏情爽曙,箴规显之也。”后以借喻夫妇之间的依存关系。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椅梧倾高凤, 寒谷 待鸣律。”
(2).常用以自比为对别人提携奖掖的谢词。 唐 柳宗元 《谢李吉甫相公示手札启》:“藻镜洞开,而秋毫在照;文律傍畅,而 寒谷 生辉。” 宋 曾巩 《襄州回相州韩侍中状》:“譬如 寒谷 ,幸蒙六律之吹;有若秋毫,遂借千钧之重。”
(3).阴冷的山谷。 唐 宋之问 《游法华寺》诗:“寒谷梅犹浅,温庭橘未华。” 唐 韩偓 《病中初闻复官》诗之二:“曾避暖池将浴凤,却同寒谷乍迁鶯。”
《骈字类编》:谷云(谷云)
唐 韦庄 鄠杜旧居二首 其一 却到山阳事事非,谷云溪鸟尚相依。
《漢語大詞典》:岸谷
(1).高深的山谷。 唐 罗隐 《汉江上作》诗:“云生岸谷秋阴合,树接帆檣晚思来。”
(2).高傲。 前蜀 贯休 《宝禅师见访》诗:“山兄心似我,岸谷亦难交。”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没用处:“奈何近世薄徒,自为岸谷,以含毫舐墨为末事,以察言守分为名流。” 明 文徵明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沈公行状》:“然情意融畅,不为岸谷,始见莫不严惮,久皆亲恋不舍。”
《骈字类编》:长谷(长谷)
黄庭内景经长谷元绕郊邑注长谷鼻也
《骈字类编》:谷隐(谷隐)
林蕴上李相公书天下岩居谷隐之人悉皆有心但用与不用耳
《骈字类编》:万谷(万谷)
梁元帝陶弘景碑碧嶂千岭青流万谷呀夏侯嘉洞庭赋有文而体有珠而目穹鼻孤岛 口万谷
《骈字类编》:万谷(万谷)
张衡大司农鲍德诔遗蒙万谷宠禄斯丁守约勤学克劳其形
《骈字类编》:南谷
元 陈旅 南山诗 上清分亢爽,南谷抱谽谺。
《漢語大詞典》:谷量
谓以山谷计算牛马等牲畜。极言其多。语本史记·货殖列传:“ 乌氏倮 畜牧,及众,斥卖,求奇繒物,閒献遗戎王。戎王什倍其偿,与之畜,畜至用谷量马牛。”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满谷则具不復数。”魏书·尒朱荣传:“自是之后,日觉滋盛,牛羊驼马,色别为羣,谷量而已。” 清 李必恒 《铙歌·破阵乐》:“峩峩甲仗高於山,孳畜谷量不知数。”
《漢語大詞典》:暗谷
(1).犹幽谷。 隋 江总 《入龙丘岩精舍》诗:“暗谷留征鸟,空林彻夜鐘。”
(2).山谷昏暗。 唐 杜甫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得忘字》:“暗谷非关雨,丹枫不为霜。”一本作“谷暗”。
《骈字类编》:谷暗
陈后主诗谷暗宵钲响风高夜笛喧樵宋之问扈从登封途中作见山鸣下 黄庚诗 斧伐云春谷暗
《漢語大詞典》:谷音
书名。二卷。 元 杜本 编。录 宋 末逸民三十人诗一百零一首,系以小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二八:“是集所録,古直悲凉,风格遒上,无 宋 末江湖齷齪之习,其人又皆守节仗义之士,足為诗重。”后用以指气节之士的作品。 清 杨锺羲 《乙庵七十双寿》诗:“夙昔怀京輦,清歌託谷音。” 谢无量 《春日寄怀马一浮》诗:“咏浴澄 沂 志,随薌吐谷音。”
《漢語大詞典》:绝谷(絶穀)
1.断绝进食。《淮南子·修务训》:“今以为学者之有过而非学者,则是以一饱之故,絶穀不食,以一蹪之难,輟足不行,惑也。”
2.即辟谷。道家以为养身长生之术。汉武帝内传附录:“﹝ 李少君 ﹞少好道,入 泰山 採药,修絶穀遁世全身之术。”晋书·郗愔传:“﹝ 郗愔 ﹞与姊夫 王羲之 、高士 许询 ,并有迈世之风,俱栖心絶穀,修 黄 老 之术。”
《國語辭典》:不谷(不穀)  拼音:bù gǔ
古代君侯自称不善的谦词。《左传。僖公四年》:「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