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57,分9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典故(续上)
两谢
谢夫人见拟伦
谢临川
谢公(又作:谢守)
灵运曲笠
谈笑谢金
谢安吟(又作:谢安洛生咏)
摸索何刘沈谢
凝之
捧膳
谢公乞墅
舞鸲鹆
群谢
仁祖弹弦
少微堕
典故
相关人物
谢瞻
 
谢灵运


《宋书》卷五十六〈谢瞻列传〉~558~
瞻善于文章,辞采之美,与族叔混、族弟灵运相抗。
典故 
林下风期
   
谢夫人见拟伦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贤媛〉~699~
谢遏绝重其姊,张玄常称其妹,欲以敌之。有济尼者,并游张、谢二家。人问其优劣?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晋书》卷九十六〈列女列传·王凝之妻谢氏〉~257~
初,同郡张玄妹亦有才质,适于顾氏,玄每称之,以敌道韫。有济尼者,游于二家,或问之,济尼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道韫所著诗赋诔颂并传于世。
典故
临川内史
 
临川史
 
相关人物
谢灵运


《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列传〉~777~
太祖知其见诬,不罪也。不欲使东归,以为临川内史,加秩中二千石,[五九]在郡游放,不异永嘉,为有司所纠。

例句

归共临川史,同翻贝叶文。 刘长卿 送方补上人之常州依萧使君

佳句已齐康宝月,清谈远指谢临川。 权德舆 送清洨上人谒信州陆员外

闻说莺啼却惆怅,诗成不见谢临川。 王表 清明日登城春望寄大夫使君

临川内史怜诸谢,尔在生缘比惠宗。 皎然 送演上人之抚州觐使君权

才子旧称何水部,使君还继谢临川。 韩翃 寄徐州郑使君

典故  
相关人物
谢灵运


《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
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从叔混特知爱之。袭封康乐公,食邑二千户。……起为散骑常侍,转太子左卫率。灵运为性褊激,多愆礼度,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愤。庐陵王义真少好文籍,与灵运情款异常。少帝即位,权在大臣,灵运构扇异同,非毁执政,司徒徐羡之等患之,出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踰旬朔,民间听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焉。……太祖登祚,诛徐羡之等,徵为秘书监,再召不起,上使光禄大夫范泰与灵运书敦奖之,乃出就职。使整理秘阁书,补足遗阙。

例句

独卧不成寐,苍然想谢公。 丘丹 秋丹宿石门馆

谢公秋思渺天涯,蜡屐登高为菊花。 令狐楚 奉和严司空重阳日同崔常侍崔郎及诸公登龙山落帽台佳宴

商老深寻,谢公远攀。 令狐楚 赋山

静忆溪边宅,知君许谢公。 常衮 和考功员外杪秋忆终南旧宅之作

酒客逢山简,诗人得谢公。 张继 华州夜宴庾侍御宅

南郡迎徐子,临川谒谢公。 张继 送窦十九判官使江南

世嫌山水僻,谁伴谢公吟。 朱庆馀 和处州严郎中游南溪

石门期独往,谢守有遗篇。 朱庆馀 送僧游温州

道薄谬应宗伯选,诗成徒费谢公才。 朱庆馀 酬萧员外见寄

孔席亡颜子,僧堂失谢公。 李端 慈恩寺怀旧

隐吏逢梅福,游山忆谢公。 杜甫 送裴二虬作尉永嘉

谢公诗更老,萧傅道方尊。 杨巨源 和郑少师相公题慈恩寺禅院

谢公怀旧壑,回驾复何如。 皇甫冉 和郑少尹祭中岳寺北访萧居士越上方

由来禅诵地,多有谢公文。 卢纶 春日陪李庶子遵善寺东院晓望

谢公日日伤离别,又向西堂送阿连。 裴夷直 奉和大梁相公送人二首之一

东南富春渚,曾是谢公游。 郎士元 送奚贾归吴

今朝永嘉兴,重见谢公游。 郎士元 送陆员外赴潮州

今来并得三般事,灵运诗篇逸少书。 郑畋 酬隐圭舍人寄红烛

春来此幽兴,宛是谢公心。 钱起 春谷幽居

路石挂飞泉,谢公应在眼。 钱起 罢章陵令山居过中峰道者二首之二

谢公遗咏处,池水夹通津。 陈润 赋得池塘生春草

巴陵山水郡,应称谢公游。 雍陶 送徐使君赴岳州

典故
灵运曲笠

相关人物
谢灵运


《世说新语》上卷上《言语》
「谢灵运好戴曲柄笠,孔隐士谓曰:『卿欲希心高远,何不能遗曲盖之貌?』谢答曰:『将不畏影者,未能忘怀。』」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庄子》云:「渔父谓孔子曰:『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逾数而迹逾多,走逾疾而影不离,自以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子脩心守真,还以物与人,则无异矣。不脩身而求之人,不亦外事者乎?』」

例句

灵运曲笠,林宗折巾。 李瀚 蒙求

典故
谈笑谢金
 
鲁连逃金

相关人物
鲁仲连


《史记》卷八十三〈鲁仲连邹阳列传·鲁仲连〉~2465~
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军,秦军遂引而去。于是平原君欲封鲁连,鲁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例句

鲁连卖谈笑,岂是顾千金。 李白 留别王司马嵩

鲁连逃千金,圭组岂可酬。 李白 赠崔郎中宗之

谈笑谢金何所愧,不为偷买用兵符。 李绅 忆过润州

典故
吟残拥鼻
 
掩鼻咏
   
拥鼻哦诗
 
拥鼻雒阳生
 
书生咏
 
洛下书生咏
 
洛下咏
 
洛生吟
   
谢安洛生咏
 
掩鼻出东山

相关人物
谢安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上〈雅量〉~369~
桓公伏甲设馔,广延朝士,因此欲诛谢安、王坦之。王甚遽,问谢曰:「当作何计?」谢神意不变,谓文度曰:「晋阼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谢之宽容,愈表于貌。望阶趋席,方作洛生咏,讽「浩浩洪流」。桓惮其旷远,乃趣解兵。王、谢旧齐名,于此始判优劣。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宋明帝《文章志》曰:「安能作洛下书生咏,而少有鼻疾,语音浊。后名流多学其咏,弗能及,手掩鼻而吟焉。桓温止新亭,大陈兵卫,呼安及坦之,欲于坐害之。王入失措,倒执手版,汗流沾衣。安神姿举动,不异于常。举目历温左右卫士,谓温曰:『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有壁间著阿堵辈?』温笑曰:『正自不能不尔。』于是矜庄之心顿尽。命部左右,促燕行觞,笑语移日。」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下〈轻诋〉~845~
「人问顾长康:『何以不作洛生咏?』答曰:『何至作老婢声!』」南朝梁·刘孝标注:「洛下书生咏,音重浊,故云老婢声。」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列传〉
安少有盛名,时多爱慕。乡人有罢中宿县者,还诣安。安问其归资,答曰:「有蒲葵扇五万。」安乃取其中者捉之,京师士庶竞市,价增数倍。安本能为洛下书生咏,有鼻疾,故其音浊,名流爱其咏而弗能及,或手掩鼻以敩之。及至新城,筑埭于城北,后人追思之,名为召伯埭。

简释

洛生咏:美称他人吟咏诵读。唐李白《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闷为洛生咏,醉发吴越调。”


例句

方同洛下书生咏,又见军前大将旗。 刘禹锡 和陈许王尚书酬白少傅侍郎长句因通简汝洛旧游之什

自解书生咏,愁猿莫夜吟。 刘长卿 寄万州崔使君

天涯已有销魂别,楼上宁无拥鼻吟。 唐彦谦 春阴

闷为洛生咏,醉发吴越调。 李白 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

雨中衣半湿,拥鼻自知心。 杜牧 折菊

蜀中夫子时开卦,洛下书生解咏诗。 王维 故人张諲工诗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隶顷以诗见赠聊获酬之

雕槃分篸何由得,空作西州拥鼻吟。 胡宿 忆荐福寺牡丹

谁敢强登徐稚榻,自怜还学谢安吟。 蒋肱 永州陪郑太守登舟夜宴席上各赋诗

拥鼻悲吟一向愁,寒更转尽未回头。 韩偓 拥鼻

拥鼻绕廊吟看雨,不知遗却竹皮冠。 韩偓 清兴

褰裳拥鼻正吟诗,日午墙头独见时。 韩偓 见花

此时高味共谁论,拥鼻吟诗空伫立。 韩偓

典故
摸索何刘沈谢

相关人物
何逊
 
刘孝绰
 
沈约
 
谢朓


《隋唐嘉话》中~26~
许敬宗性轻傲,见人多忘之。或谓其不聪,曰:「卿自难记,若遇何、刘、沈、谢,暗中摸索著,亦可识。」
《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九〈诙谐五·许敬宗〉~929~
唐吏部侍郎杨思玄恃外戚之贵,待选流多不以礼,而排斥之。为选人夏侯彪之所讼,御史中丞郎馀庆弹奏免。中书令许敬宗曰:「固知杨吏部之败也。」或问之。宗曰:「一彪一狼,共著一羊,不败何待,敬宗性轻傲,见人多忘之,或谓其不聪。」曰:「卿自难记,若遇何刘沈谢,暗中摸索著,亦可识。」
典故
凝之

相关人物
谢道韫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3~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王氏谱》曰:「凝之字叔平,右将军羲之第二子也。历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
典故
捧膳

相关人物
谢皭


《宋书》卷五十六《谢瞻传》附《谢皭传》
弟皭字宣镜,幼有殊行。年数岁,所生母郭氏,久婴痼疾,晨昏温凊,尝药捧膳,不阙一时,勤容戚颜,未尝暂改,恐仆役营疾懈倦,躬自执劳。母为病畏惊,微践过甚,一家尊卑,感皭至性,咸纳屦而行,屏气而语,如此者十馀年。

例句

执圭期已迫,捧膳步宁徐。 卢纶 送浑鍊归觐却赴阙庭

典故
棋赌别墅
 
相关人物
谢安

参考典故
下尽羊昙棋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
(符)坚后率众,号百万,次于淮肥,京师震恐。加安征讨大都督。玄入问计,安夷然无惧色,答曰:「已别有旨。」……安遂命驾出山墅,亲朋毕集,方与玄围赌别墅。安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顾谓其甥羊昙曰:「以墅乞汝。」安遂游涉,至夜乃还,指授将帅,各当其任。

例句

谢公尝乞墅,宁氏终相宅。 权德舆 奉和崔评事寄外甥刘同

曲几书留小史家,草堂棋赌山阴墅。 王维 同崔傅答贤弟

典故
舞鸲鹆
 
相关人物
谢尚


《晋书》卷七十九《谢尚传》
谢尚字仁祖,豫章太守鲲之子也。幼有至性。……善音乐,博综众艺。司徒王导深器之,比之王戎,常呼为「小安丰」,辟为掾。袭父爵咸亭侯。始到府通谒,导以其有胜会,谓曰:「闻君能作鸲鹆舞,一坐倾想,宁有此理不?」尚曰:「佳。」便著衣帻而舞。导令坐者抚掌击节,尚俯仰在中,傍若无人,其率诣如此。

例句

兴酣鸲鹆舞,言洽凤皇翔。 杜审言 赠崔融二十韵

且请同观舞鸲鹆,何须竟哂食槟榔。 卢纶 酬赵少尹戏示诸侄元阳等因以见赠

典故
群谢


《晋书》卷九十六〈列女列传·王凝之妻谢氏〉~256~
初适凝之,还,甚不乐。安曰:「王郎,逸少子,不恶,汝何恨也?」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复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封谓谢韶,胡谓谢朗,羯谓谢玄,末谓谢川,皆其小字也。
典故
仁祖弹弦

相关人物
谢尚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容止〉~623~
或以方谢仁祖不乃重者。桓大司马曰:「诸君莫轻道,仁祖企脚北下弹琵琶,故自有天际真人想。」
《艺文类聚》卷四十四
《俗说》:谢仁祖为豫州主簿,在桓温閤下。桓闻其善弹筝,便呼之。既至,取筝令弹。谢即理弦抚筝,因歌《秋风》,意气殊遒,桓大以此知之。(据《艺文类聚》卷四十四引)
《晋书》卷七十九〈谢尚列传〉~2069~
谢尚字仁祖,豫章太守鲲之子也。幼有至性。七岁丧兄,哀恸过礼,亲戚异之。八岁,神悟夙成。鲲尝携之送客,或曰:「此儿一坐之颜回也。」尚应声答曰:「坐无尼父,焉别颜回!」席宾莫不叹异。十馀岁,遭父忧,丹杨尹温峤吊之,尚号咷极哀。既而收涕告诉,举止有异常童,峤甚奇之。及长,开率颖秀,辨悟绝伦,脱略细行,不为流俗之事。好衣刺文,诸父责之,因而自改,遂知名。善音乐,博综众众艺。

例句

弹弦本自称仁祖,吹管由来许季长。 司马逸客 雅琴篇

典故
少微堕
 
少微夜落
 
少微损光
 
少微陨光

相关人物
谢敷


《艺文类聚》卷三十六
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谢敷隐居会稽山。初,月犯少微星,一名处士星,时戴逵名重于敷,时人忧之。俄而敷死,故会稽士人嘲吴人云:「吴中高士,求死不得。」(据《艺文类聚》卷三十六引)
《晋书》卷九十四〈隐逸列传·谢敷〉~2457~
初,月犯少微,少微一名处士星,占者以隐士当之。谯国戴逵有美才,人或忧之。俄而敷死,故会稽人士以嘲吴人云:「吴中高士,便是求死不得死。」

例句

周南留滞商山老,星象如今属少微。 刘禹锡 洛滨病卧户部李侍郎见惠药物谑以文星之句斐然仰谢

任子偶垂沧海钓,戴逵虚认少微星。 张祜 酬答柳宗言秀才见赠

云卧竟不起,少微空陨光。 李群玉 经费拾遗所居呈封员外

少微星夜落,高掌露朝晞。 沈佺期 哭道士刘无得

少微何处堕,留恨白杨风。 韦庄 哭麻处士

《漢語大詞典》:两谢(兩謝)
指 南朝 宋 文学家 谢灵运 与其族弟 谢惠连 ,也并称“大小谢”。二人均以诗赋著名。 宋 苏舜钦 《吕公初示古诗一编因以短歌答之》:“览君《古风》之章句,两 谢 不足以下顾。”
《漢語大詞典》:林下风(林下風)
(1).同“ 林下风气 ”。 宋 苏轼 《题王逸少帖》诗:“ 谢 家夫人淡丰容,萧然自有林下风。” 明 梁辰鱼 《各调犯七犯玲珑·遇妓》曲:“琳宫驀地逢,翛然林下风。” 冰心 《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我们的太太说 袁小姐 有林下风,无脂粉气,于是两人愈说愈投机。”
(2).隐居者恬淡自然的风度。 清 金农 《题青林沟所居》诗:“鲜花活水山中路,轻箑纤絺林下风。”
《國語辭典》:林下风气(林下風氣)  拼音:lín xià fēng qì
人处清幽山林之下,举手投足自然娴雅脱俗。形容妇女举止娴雅,风韵脱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醒世恒言。卷四。灌园叟晚逢仙女》:「举目看十八姨,体态飘逸,言词泠泠有林下风气。」也作「林下风范」、「林下风致」。
《國語辭典》:林下风致(林下風致)  拼音:lín xià fēng zhì
形容妇人举止娴雅,风韵脱俗。《宣和书谱。卷一○。行书四。妇人薛涛》:「妇人薛涛,成都倡妇也。以诗名当时,虽失身卑下,而有林下风致。」元。夏文彦《国绘宝鉴》卷三:「越国夫人王氏,端献王妇,作篆隶有古法,为小诗有林下风致。」也作「林下风范」、「林下风气」。
《漢語大詞典》:谢临川(謝臨川)
指 南朝 宋 谢灵运 。因其曾为 临川 内史,故称。 唐 王表 《清明日登城春望寄大夫使君》诗:“闻説鶯啼却惆悵,诗成不见 谢临川 。”
《漢語大詞典》:谢公(謝公)
(1).指 晋 谢安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桓子野 每闻清歌,輒唤‘奈何!’ 谢公 闻之曰:‘ 子野 可谓一往有深情。’” 唐 李白 《示金陵子》诗:“ 谢公 正要 东山 妓,携手林泉处处行。”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送施圣与枢密帅隆兴》词:“试问 东山 风月,更著中年丝竹,留得 谢公 否?”
(2).指 南朝 宋 谢灵运 。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谢公 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唐 钱起 《送包何东游》诗:“子好 谢公 跡,常吟孤屿诗。” 明 高启 《天平山》诗:“难追 谢公 游,空发 阮生 慟。”
(3).指 南朝 齐 谢朓 。 唐 李白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谁念北楼上,临风怀 谢公 。”
(4).指 宋 谢景初 。 元 费著 《笺纸谱》:“纸以人得名者,有 谢公 ,有 薛涛 。”参见“ 谢公牋 ”。
《漢語大詞典》:谢公笺
同“谢公牋”。
一种样式的纸。为宋谢景初初创,故称。
分類:样式初创
《漢語大詞典》:谢守(謝守)
指 谢灵运 。 灵运 曾为 永嘉 太守,故称。 唐 刘禹锡 《寄乐天》诗:“ 于公 必有高门庆, 谢守 何烦晓镜悲。” 唐 严维 《赠送崔子向》诗:“新诗踪 谢守 ,内学似 支郎 。”
《漢語大詞典》:灵运(靈運)
天命;时运。《晋书·武帝纪》:“我皇祖 有虞氏 诞膺灵运,受终于 陶唐 ,亦以命于 有夏 。” 北魏 高允 《答宗钦》诗之九:“时之圮矣,灵运未通。风马殊隔,区域异封。” 明 李东阳 《送顾天锡员外审刑山西》诗:“ 周 家衍灵运, 于氏 兴高门。”
《國語辭典》:拥鼻(擁鼻)  拼音:yǒng bí
掩鼻。唐。杜牧 折菊诗:「雨中衣半湿,拥鼻自知心。」五代十国蜀。顾夐 更漏子。旧欢娱词:「旧欢娱,新怅望,拥鼻含嚬楼上。」
分類:后蜀
《國語辭典》:拥鼻吟(擁鼻吟)  拼音:yǒng bí yín
晋代谢安有鼻疾,作洛生咏时,声音低沉而浓浊,时人喜爱,或用手掩鼻来仿效。见《晋书。卷七九。谢安传》。后泛指吟咏或朗读。唐。唐彦谦 春阴诗:「天涯已有销魂别,楼上宁无拥鼻吟。」宋。陆游 舟中感怀三绝句呈太傅相公兼简岳大用郎中诗:「梦笔亭边拥鼻吟,壮图蹭蹬老侵寻。」
分類:曼声吟咏
《國語辭典》:拥鼻吟(擁鼻吟)  拼音:yǒng bí yín
晋代谢安有鼻疾,作洛生咏时,声音低沉而浓浊,时人喜爱,或用手掩鼻来仿效。见《晋书。卷七九。谢安传》。后泛指吟咏或朗读。唐。唐彦谦 春阴诗:「天涯已有销魂别,楼上宁无拥鼻吟。」宋。陆游 舟中感怀三绝句呈太傅相公兼简岳大用郎中诗:「梦笔亭边拥鼻吟,壮图蹭蹬老侵寻。」
分類:曼声吟咏
《漢語大詞典》:洛生咏(洛生詠)
指 洛 下书生的讽咏声,音色重浊。 东晋 士大夫多中原旧族,故盛行为“洛生咏”。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谢安 ﹞望阶趋席,方作 洛 生咏,讽‘浩浩洪流’。”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明帝 《文章志》:“ 安 能作 洛 下书生咏,而少有鼻疾,语音浊。后名流多斆其咏,弗能及,手掩鼻而吟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轻诋:“人问 顾长康 何以不作 洛 生咏。答曰:‘何至作老婢声。’” 刘孝标 注:“ 洛 下书生咏,音重浊,故云老婢声。” 唐 李白 《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闷为 洛 生咏,醉发 吴 越 调。” 宋 苏轼 《径山道中次韵周长官》:“缅怀 周 与 李 ,能作 洛 生咏。”
《漢語大詞典》:谢安吟(謝安吟)
一种音色重浊的吟咏。语本世说新语·雅量:“﹝ 桓温 ﹞欲诛 谢安 、 王坦之 …… 王 之恐状,转见於色。 谢 之寛容,愈表於貌,望阶趋席,方作 洛 生咏,讽‘浩浩洪流’。”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明帝 《文章志》:“ 安 能作 洛 下书生咏,而少有鼻疾,语音浊。后名流多斅其咏,弗能及,手掩鼻而吟焉。” 唐 蒋肱 《永州陪郑太守登舟夜宴席上各赋诗》:“谁敢强登 徐稚 榻,自怜还学 谢安 吟。”参见“ 洛生咏 ”。
《漢語大詞典》:洛生咏(洛生詠)
指 洛 下书生的讽咏声,音色重浊。 东晋 士大夫多中原旧族,故盛行为“洛生咏”。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谢安 ﹞望阶趋席,方作 洛 生咏,讽‘浩浩洪流’。”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明帝 《文章志》:“ 安 能作 洛 下书生咏,而少有鼻疾,语音浊。后名流多斆其咏,弗能及,手掩鼻而吟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轻诋:“人问 顾长康 何以不作 洛 生咏。答曰:‘何至作老婢声。’” 刘孝标 注:“ 洛 下书生咏,音重浊,故云老婢声。” 唐 李白 《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闷为 洛 生咏,醉发 吴 越 调。” 宋 苏轼 《径山道中次韵周长官》:“缅怀 周 与 李 ,能作 洛 生咏。”
《漢語大詞典》:谢公乞墅(謝公乞墅)
相传 前秦 苻坚 率众百万,进驻 淮 肥 , 东晋 京师震恐,而征讨大都督 谢安 “夷然无惧色”,且与其侄 谢玄 下棋赌别墅。“ 安 常棊劣於 玄 ,是日 玄 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 安 以优势离去,临行,“顾谓其甥 羊曇 曰:‘以墅乞汝。’ 安 遂游涉,至夜乃还,指授将帅,各当其任。”遂破 苻坚 。乞,送。事见晋书·谢安传。后遂用作典实。 唐 权德舆 《奉和崔评事寄外甥刘同州并见寄之作》:“ 谢公 尝乞墅, 宁氏 终相宅。”
《漢語大詞典》:鸲鹆舞(鴝鵒舞)
亦作“鸜鵒舞”。 乐舞名。世说新语·任诞“ 谢 便起舞,神意甚暇。” 刘孝标 注引 晋 裴启 语林:“ 谢镇西 酒后,於槃案閒,为 洛 市肆工鴝鵒舞,甚佳。”晋书·谢尚传:“﹝ 谢尚 ﹞始到府通謁, 导 以其有胜会,谓曰:‘闻君能作鴝鵒舞,一坐倾想,寧有此理不?’ 尚 曰:‘佳。’便著衣幘而舞。” 唐 杜审言 《赠崔融二十韵》:“兴酣鴝鵒舞,言洽凤凰翔。” 宋 辛弃疾 《玉楼春·寄题文山郑元英巢经楼》词:“侵天且拟凤凰巢,扫地从他鸜鵒舞。”
分類:乐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