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调用(調用)  拼音:diào yòng
调配使用。《三国演义》第三四回:「操从之,遂分兵屯用,以候调用。」
《国语辞典》:对品调用(对品调用)  拼音:duì pǐn diào yòng
旧时品级同等的官吏,互相调换任所,称为「对品调用」。《六部成语注解。吏部》:「对品调用:品级同等之官互易地方。」
《漢語大詞典》:兴发(興發)
(1).指开仓出粟。孟子·梁惠王下:“於是始兴发,补不足。” 赵岐 注:“始兴惠政,发仓廪以賑贫困不足者也。”
(2).指征发调用物力人力。 三国 魏 曹操 《收田租令》:“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棉二斤而已。不得擅兴发。”宋书·竟陵王诞传:“引石徵材,专擅兴发。”新唐书·李德裕传:“假令 安西 可得,即復置都护,以万人往戍。何所兴发?何道馈輓?”
《漢語大詞典》:国马(國馬)
(1).国家所饲养的马。周礼·考工记·輈人:“国马之輈,深四尺有七寸。” 郑玄 注:“国马,谓种马、戎马、齐马、道马。” 唐 杜甫 《壮游》诗:“国马竭粟豆,官鷄输稻粱。”新唐书·姜晦传:“时国马乏, 晦 请以詔书市马 六胡州 。”
(2).养于民间、战时由国家调用的马。国语·楚语下:“国马足以行军,公马足以称赋。” 韦昭 注:“国马,民马也。”
(3).一国中上品之马。庄子·徐无鬼:“吾相马,直者中绳,曲者中钩,方者中矩,圆者中规,是国马也。” 成玄英 疏:“合上之相,是谓诸侯之国上品马也。”
《漢語大詞典》:征调(征調)
征集、调遣人员或物资。 明 高明 《琵琶记·丹陛陈情》:“譬如四方战争多征调,从军远戍沙场草,也只是为国忘家怎惮劳?” 清 吴伟业 《杂感》诗之一:“关山到处愁征调,愿赐三军所过租。” 毛泽东 《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顽固派的进攻》:“他们要 叶 张 两部南下,我们则请准征调一部北上对付之。”参见“ 徵调 ”。
《漢語大詞典》:徵调(徵調)
征集、调用人员或物资等。后汉书·杜诗传:“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餘徵调,竹使而已。”金史·卢亨嗣传:“是时兵兴,徵调烦急。”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 宜绵 又言贼起以来,徵调官兵。”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铁路》:“即遇有警报,仓卒徵调,刻期立至。”
指以徵音为主的调式。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宋沆 为太乐令,知音,近代无比。太常久亡徵调, 沆 乃考钟律而得之。” 唐 元稹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五弦弹》:“ 赵璧 五絃弹徵调,徵声巉絶何清峭。”
《漢語大詞典》:徵调(徵調)
指以徵音为主的调式。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宋沆 为太乐令,知音,近代无比。太常久亡徵调, 沆 乃考钟律而得之。” 唐 元稹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五弦弹》:“ 赵璧 五絃弹徵调,徵声巉絶何清峭。”
分類:徵音调式
《漢語大詞典》:徵调(徵調)
征集、调用人员或物资等。后汉书·杜诗传:“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餘徵调,竹使而已。”金史·卢亨嗣传:“是时兵兴,徵调烦急。”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 宜绵 又言贼起以来,徵调官兵。”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铁路》:“即遇有警报,仓卒徵调,刻期立至。”
指以徵音为主的调式。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宋沆 为太乐令,知音,近代无比。太常久亡徵调, 沆 乃考钟律而得之。” 唐 元稹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五弦弹》:“ 赵璧 五絃弹徵调,徵声巉絶何清峭。”
《國語辭典》:作料  拼音:zuó liào
食物的调味材料。如盐、醋、酱油等。《儒林外史》第二一回:「自捧著作料,送到厨下去了。」《文明小史》第一七回:「然而不下油盐酱醋各式作料,仍旧是淡而无味。」
《漢語大詞典》:团粉(團粉)
烹调用的淀粉,多用绿豆或芡实制成,也叫粉团。
《國語辭典》:铁器(鐵器)  拼音:tiě qì
以铁铸成的器具。如:「铁器时代」。
《漢語大詞典》:鲙具(鱠具)
指烹调用具。 元 吕诚 《题〈秋浦归舟图〉二首》诗之二:“酒家鱠具如堪借,暂卸西风十幅蒲。”
《漢語大詞典》:责徙(責徙)
降职调用。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续集·黜责帅臣亦降召命》:“ 丁谓 疑其不受命,詔 河北 运使 韩亿 驰往收其兵,既而 曹 得责命,即日上道,则是此时大帅径加责徙,遂不託名为召矣。”
分類:降职调用
《漢語大詞典》:简调(簡調)
简选调用。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 乾隆 中屡次西征,犹復简调前往,朝驰羽檄,夕报捷书。”
《国语辞典》:空降部队(空降部队)  拼音:kōng jiàng bù duì
1.军事上指经过特别训练的一种空降作战的部队。
2.不由内部升迁而从外部调用的人员。如:「政府机关对于人事安排,非常重视内部拔擢,除非特殊需要,很少出现空降部队。」
《國語辭典》:佐料  拼音:zuǒ liào
调味用的配料。如糖、盐、醋、酱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