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调拨(調撥)  拼音:diào bō
调动拨付。如:「调拨军队」、「调拨车道」。
《國語辭典》:调拨(調撥)  拼音:tiáo bō
播弄是非。《红楼梦》第九回:「想毕,也装作出恭,走至外面,悄悄把跟宝玉的书童名唤茗烟者唤到身边,如此这般,调拨他几句。」也作「挑唆」。
《国语辞典》:调拨车道(调拨车道)  拼音:diào bō chē dào
按交通流量的大小,采不平衡车道方式,弹性运用双向来往的车道,以利交通流畅。如一条东西向道路,在上班时间,东向道的交通流量大于西向道,为了避免造成交通阻塞,便可调出西向道的部分车道改为东向;反之,在下班时间,西向车道交通流量如大于东向车道时,亦可将东向道部分车道改成西向,以纾解壅塞,使交通顺畅。
《漢語大詞典》:调拨价格(調撥價格)
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或部门内部调拨物资进行结算的价格。 毛泽东 《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调拨物资给合作社,要合理作价,不能按国家调拨价格作价。”
《國語辭典》:支拨(支撥)  拼音:zhī bō
支配、分拨。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二折:「谁做先锋,谁为合后,师父支拨军马,众将听令也。」
分類:调拨调遣
《漢語大詞典》:摘那
犹调拨。 宋 李纲 《条具防冬利害事件札子》:“君父洞照几微,审量事势,摘那兵将,假以权宜,使得竭犬马之力,图尺寸之补。” 宋 岳飞 《申省措置襄汉乞兵状》:“此五项止是二万人……餘乞朝廷摘那,以足六万之数,速赐遣发前来,布列诸郡。” 宋 叶适 《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并於防 江 效用内摘那千人,各堡二千五百人……相共守把。”
分類:调拨
《漢語大詞典》:摘发(摘發)
调拨。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又令统制官 姚公辅 、 赵銓 守 原州 ,听候中军统制 吴挺 节制,不得自为摘发。”
(1).揭示、阐明。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上:“诵《易经》,习论语春秋,略记大义,听言观论,摘发其要。”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聪明英特之士,虽摘发新理,怀抱新见,而束於教令,胥缄口结舌而不敢言。”
(2).揭发。北齐书·冯翊王润传:“及长,广慎方雅,习於吏职,至摘发隐伪,姦吏无所匿其情。” 宋 曾巩 《开封府狱空转官制》:“摘发姦欺,动而必中;弹治豪右,勇於敢为。” 明 沈榜 《宛署杂记·人物》:“ 严 俗健讼,公摘发如神,民莫敢欺,讼因以简。”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一个人的受难〉序》:“在 瑞士 时,常投画稿于日报上,摘发社会的隐病。”
《漢語大詞典》:兑拨(兑撥)
调拨;调给。 宋 苏轼 《再乞发运司应副浙西米状》:“除已截拨二十万石外,更兑拨三十万石与 浙西 诸州,充出糶借贷。”
分類:调拨
《漢語大詞典》:拨兑(撥兑)
调拨;掉换。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粮米派兑》:“其最可恶者……一在串通旗甲,将强有力者之粮,贿买好帮次拨兑……将懦无势为者之粮,分拨坏帮次。” 燕丁 《砖》:“咱不与通融通融,拨兑一下?”
分類:调拨掉换
《漢語大詞典》:那摘
调拨;抽调。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己酉,詔:‘殿前司破敌军,以五千为额。’时左翼军之改隶者,与统制官 陈敏 所募士纔二千人,乃於本司诸军那摘以充其数。”
分類:调拨抽调
《國語辭典》:提拨(提撥)  拼音:tí bō
1.调度分派。《六部成语注解。兵部》:「提拨:从大队兵中提出几分,拨往他处。」
2.处理、干办。《水浒传》第七五回:「下官手下有个虞候,能言快言,问一答十,好与太尉提拨事情。」
3.提醒或指点。《水浒传》第七五回:「我叫这个干人跟随你去,他多省得法度。怕你见不到处,就与你提拨。」也作「提补」。
《漢語大詞典》:截拨(截撥)
截留调拨。 宋 叶适 《应诏条奏六事》:“又有特养之大者,御前之军,屯驻四处,铸兵买马,截拨纲运,貲力竭矣。”
分類:截留调拨
《國語辭典》:平调(平調)  拼音:píng tiáo
平稳和谐。《后汉书。卷四一。宋均传》:「今诸国之封,并皆膏腴,风气平调,道路夷近,朝聘有期,行来不难。」
分類:平调调和
《國語辭典》:拨付(撥付)  拼音:bō fù
发给。如:「拨付款项」。《水浒传》第九九回:「当下田虎拨付卞祥将佐十员,精兵三万,前往迎敌卢俊义、花荣等兵马。」
《國語辭典》:拨发(撥發)  拼音:bō fā
提出财物发放。如:「春节前,政府、企业往往都会拨发年终奖金,让大家可以过个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