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97
典故
9
词典
238
佛典
22
其它
28
共297,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急读
读秒
破读
宿读
剧读
骤读
读会
读过书
观读
横读
默读
十读
选读
研读
通读
《韵府拾遗 屋韵》:
急读(急读)
杨万里诗:急读何如徐读妙,共看更胜独看渠。
《國語辭典》:
读秒(讀秒)
拼音:
dú miǎo
1.本为围棋赛术语,由裁判员随时报告秒数,以限定时间。后用为比赛时提醒竞赛者时间的一种方式。如:「拳击赛裁判已对被击倒的一方进行读秒,如在十秒内未能重新站起来,就输了。」
2.在发射火箭等尖端科技产品的时候,为了让人们知道正确发射的时间,而在倒数时刻读出以秒为单位的时间,称为「读秒」。
分類:
围棋
比赛
裁判员
随时
《國語辭典》:
破读(破讀)
拼音:
pò dú
同一字形因意义不同而读成另一个音,称为「破读」。
分類:
原来
读音
示意
意义
转变
《國語辭典》:
破字
拼音:
pò zì
1.用本字音,读经传中的假借字,以求经义,称为「破字」。如《论语。学而》篇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一句中以悦读说,其义亦作悦。
2.拆字,一种算命方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證》:「潘、陆诸子离合诗、赋、栻卜、破字经,及鲍昭谜字,皆取会流俗,不足以形声论之也。」
分類:
拆字
注疏
训诂
汉字
字义
加减
笔划
拆开
偏旁
本字
打乱
字体
古书
结构
假借
借字
《漢語大詞典》:
宿读(宿讀)
谓如预先读过。
《
北史·阚駰传
》
:“ 駰 博通经传,聪敏过人,三史羣言,经目则诵,时人谓之宿读。”
分類:
谓如
预先
读过
《漢語大詞典》:
剧读(劇讀)
疾读,流畅地朗读。
《宋书·王微传》
:“小儿时尤粗笨无好,常从博士读小小章句,竟无可得,口吃不能剧读,遂絶意於寻求。”
分類:
流畅
朗读
《漢語大詞典》:
骤读(驟讀)
迅速地诵读。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
:“
《
尚书
》
述古,
《
春秋
》
述今:述古者原文奥衍,謭薄之士,不可骤读;述今者文皆近体,后生小子,琅琅可诵。”
分類:
迅速
诵读
《国语辞典》:
读会(读会)
拼音:
dú huì
议会议事必须经过一读、二读、三读的程序,才能正式通过;每次宣读、审议、表决议案的手续,称为「读会」。
分类:
议会
会议
议事
必须
程序
《高级汉语词典》:
读过书
曾经读书,现己不读书
《漢語大詞典》:
观读(觀讀)
阅读。 汉
王充
《
论衡·超奇
》
:“若夫 陆贾 、 董仲舒 论説世事,由意而出,不假取于外,然而浅露易见,观读之者犹曰传记。”
分類:
阅读
《韵府拾遗 屋韵》:
横读(横读)
大唐西域记:睹货逻国书以横读,自左向右,文记渐多,逾广窣利。
《國語辭典》:
默读(默讀)
拼音:
mò dú
读书不发出声音。如:「每日拨出半小时默读好文章,可以增加阅读能力。」
分類:
不出
出声
声地
读书
语文
文教
教学
训练
阅读
能力
《骈字类编》:
十读(十读)
黄庭内景经见四拜下。
《國語辭典》:
选读(選讀)
拼音:
xuǎn dú
1.选修适当的课程就读。如:「在大学你选读了那些课程?」
2.选择精要作品研读。如:「小说选读」。
分類:
挑选
从一
个人
或若
篇章
阅读
干人
著作
中选
作书
《國語辭典》:
研读(研讀)
拼音:
yán dú
研究诵读。《聊斋志异。卷七。胡四娘》:「群公子鄙不与同食,仆婢咸揶揄焉。生默默不较短长,研读甚苦。」
分類:
研读
钻研
诵读
《國語辭典》:
通读(通讀)
拼音:
tōng dú
1.从头到尾全部阅读完毕。
2.读通、读懂。
分類:
通读
从头到尾
阅读
全书
全文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