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关人物
乐毅
 
管仲
 
诸葛亮(字孔明)

参考典故
乐毅贤
 
管夷吾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例句

自顾躬耕者,才非管乐俦。 孟浩然 与黄侍御北津泛舟

夫子今管乐,英才冠三军。 李白 赠何七判官昌浩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 李郢 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迹愧巢由隐,才非管乐俦。 秦系 山中崔大夫有书相问

诸君推管乐,之子慕巢夷。 陈子昂 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

未能方管乐,翻欲慕巢由。 高适 奉酬睢阳李太守

典故
王掾少
   
黑头勋业
 
黑头相

相关人物
诸葛恢
 
王珣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上〈识鉴〉~395~
诸葛道明初过江左,自名道明,名亚王、庾之下。先为临沂令,丞相谓曰:「明府当为黑头公。」
《晋书》卷七十七〈诸葛恢列传〉~204~
恢弱冠知名,试守即丘长,转临沂令,为政和平。值天下大乱,避地江左,名亚王导、庾亮。导尝谓曰:「明府当为黑头公。」及导拜司空,恢在坐,导指冠谓曰:「君当复著此。」
《世说新语》中卷上《雅量》
「王东亭为桓宣武主簿,既承藉,有美誉,公甚欲其人地为一府之望。初,见谢失仪,而神色自若。坐上宾客即相贬笑。公曰:『不然,观其情貌,必自不凡。吾当试之。』后因月朝阁下伏,公于内走马直出突之,左右皆宕仆,而王不动。名价于是大重,咸云『是公辅器也』。」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曰:「珣初辟大司马掾,桓温至重之,常称『王掾必为黑头公,未易才也』。」
《晋书》卷六十五〈王导列传·(洽子)王珣〉~756~
珣字元琳。弱冠与陈郡谢玄为桓温掾,俱为温所敬重,尝谓之曰:「谢掾年四十,必拥旄杖节。王掾当作黑头公。皆未易才也。」

例句

到彼的知宣室语,几时徵拜黑头公。 罗隐 淮南送节度卢端公将命之汴州端公常为汴州相公从事

削玉风姿官水土,黑头公自古来难。 韩偓 和王舍人抚州饮席赠韦司空

当年紫髯将,他日黑头公。 韩翃 送李中丞赴商州

典故
君臣鱼水
 
诸葛三分汉
 
鱼得水

相关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2~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闇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冑,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脩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典故
相关人物
诸葛恪
 
诸葛瑾


《三国志》卷六十四〈吴书·诸葛恪传〉~429~
诸葛恪字元逊,瑾长子也。少知名。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曰:「恪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权见而奇之,谓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典故 
琅琊子

相关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例句

昔者琅琊子,躬耕亦慨然。 陈子昂 赠赵六贞固二首之二

典故   
蜀相吟

相关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乐府诗集》卷四十一《梁甫吟》
题解《古今乐录》:「……诸葛亮好为《梁甫吟》。然则不起于亮矣。李勉《琴说》曰:《梁甫吟》,曾子撰,《琴操》曰:曾子耕泰山之下,天雨雪冻,旬月不得归,思其父母,作《梁山歌》。蔡邕《琴颂》曰:梁甫悲吟,周公越商。」按梁甫,山名,在泰山下,《梁甫吟》盖言人死葬此山,亦葬歌也。

例句

但歌考槃诗,不学梁父吟。 吴筠 题龚山人草堂

蜀相吟安在,羊公碣已磨。 张九龄 登襄阳岘山

曾是陪游日,徒为梁父吟。 张九龄 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

空为梁甫吟,谁竟是知音。 方干 暮冬书怀呈友人

敢为苏门啸,庶作梁父吟。 杜甫 上后园山脚

日有习池醉,愁来梁甫吟。 杜甫 初冬

不阻蓬荜兴,得兼梁甫吟。 杜甫 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亭对鹊湖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杜甫 登楼

今日登高处,还闻梁父吟。 柳宗元 奉和杨尚书郴州追和故李中书夏日登北楼十韵之作依本诗韵次用

昔岁褒衣梁甫吟,当时已有致君心。 权德舆 奉和张仆射朝天行

壮志徵梁甫,嘉招萃楚材。 权德舆 奉和鄜州刘大夫麦秋出师遮虏有怀中朝亲故

江海时相见,唯闻梁甫吟。 皇甫冉 酬张二仲彝

遥夜他乡酒,同君梁甫吟。 钱起 酬卢十一过宿

典故
刘葛鱼水
 
鱼水恩
 
鱼水亲

相关人物
刘备
 
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
「亮答曰:『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如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例句

小白鸿翼于夷吾,刘葛鱼水本无二。 李白 君道曲(梁之雅歌有五篇。今作一章。)

稍令社稷安,自契鱼水亲。 杜甫 别蔡十四著作

永安宫外有祠堂,鱼水恩深祚不长。 窦常 谒诸葛武侯庙

典故
相关人物
吕尚(姜太公)
 
诸葛亮(字孔明)


《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
「诸葛亮字孔明,佐刘备,拜为蜀相,成就三分天下大业。」

例句

凄其望吕葛,不复梦周孔。 杜甫 晚登瀼上堂

典故 
相关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
「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阳秋》曰:「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于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

例句

子夜星才落,鸿毛鼎便移。 杜牧 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

严警当寒夜,前军落大星。 杜甫 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

前星落庆霄,薤露逐晨飙。 权德舆 惠昭皇太子挽歌词二首

典故
七擒
 
七擒略

相关人物
孔明
 
孟获
 
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2~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閒,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祇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简释

七擒略:指运用智计使人彻底折服。唐李白《书怀赠南陵常赞府》:“将无七擒略,鲁女惜园葵。”


例句

将无七擒略,鲁女惜园葵。 李白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三捷岂云尔,七擒良信然。 苏晋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七纵七擒处,君行事可攀。 贯休 送人征蛮

典故
竹马同游
 
相关人物
诸葛靓


《博物志》
小儿五岁,曰鸠车之戏;七岁,曰竹马之戏。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上〈方正〉~290~
诸葛靓后入晋,除大司马,召不起。以与晋室有雠,常背洛水而坐。与武帝有旧,帝欲见之而无由,乃请诸葛妃呼靓。既来,帝就太妃间相见。礼毕,酒酣,帝曰:「卿故复忆竹马之好不?」靓曰:「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复睹圣颜。」因涕泗百行。帝于是惭悔而出。
典故
相关人物
刘备
 
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9~
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春秋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昭明文选》第九卷纪行上《曹大家·东征赋》
唯令德为不朽兮,身既没而名存。

例句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杜甫 八阵图

殊方昔三分,霸气曾间发。 杜甫 鹿头山

典故
蜀人爱诸葛

相关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
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

例句

诸葛蜀人爱,文翁儒化成。 杜甫 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典故
头方黑

相关人物
王珣
 
诸葛恢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上〈识鉴〉~395~
诸葛道明初过江左,自名道明,名亚王、庾之下。先为临沂令,丞相谓曰:「明府当为黑头公。」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上〈雅量〉~377~
王东亭为桓宣武主簿,既承藉,有美誉,公甚欲其人地为一府之望。初,见谢失仪,而神色自若。坐上宾客即相贬笑。公曰:「不然,观其情貌,必自不凡。吾当试之。」后因月朝阁下伏,公于内走马直出突之,左右皆宕仆,而王不动。名价于是大重,咸云「是公辅器也」。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曰:「珣初辟大司马掾,桓温至重之,常称『王掾必为黑头公,未易才也』。」
典故
相关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7~
亮以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张飞卒后,领司隶校尉。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诏策曰:「惟君体资文武,明睿笃诚,受遗托孤,匡辅朕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镇八荒,将建殊功于季汉,参伊、周之巨勋。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朕用伤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谥,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今使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君为忠武侯。魂而有灵,嘉兹宠荣。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例句

天地尘昏九鼎危,大貂曾出武侯师。 吴融 敷水有丐者云是马侍中诸孙悯而有赠

轻财重义真公子,长策沈机继武侯。 罗邺 上东川顾尚书

宣父道高休叹凤,武侯才大本吟龙。 罗隐 淮南送李司空朝觐

必若有苏天下意,何如惊起武侯龙。 韩偓 雷公

《國語辭典》:管乐(管樂)  拼音:guǎn yuè
1.管仲与乐毅。两人为春秋、战国时的名臣。
2.比喻有大才的人。唐。高适〈奉酬睢阳李太守〉诗:「未能方管乐,翻欲慕巢由。」
3.利用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的乐器。如笙、箫、喇叭等皆属于管乐器。
《國語辭典》:黑头(黑頭)  拼音:hēi tóu
1.剧曲中的花脸角色。原指扮包公者,以唱功为主,并钩黑脸,后泛称戏剧中扮演净角的大花脸。
2.阴历每月二十日前后,入晚无月,北方人称为「黑头」。后泛指没有月光的黑夜。也称为「月黑头」。
《國語辭典》:黑头公(黑頭公)  拼音:hēi tóu gōng
人在壮年而位列三公。《晋书。卷七七。诸葛恢传》:「恢弱冠知名,试守即丘长,转临沂令,为政和平。……导尝谓曰:『明府当为黑头公。』」
《國語辭典》:蓝田生玉(藍田生玉)  拼音:lán tián shēng yù
比喻名门出俊秀子弟。《三国志。卷六四。吴书。诸葛恪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恪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权见而奇之,谓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也作「蓝田出玉」。
《國語辭典》:蓝田(藍田)  拼音:lán tián
1.县名。位于陕西省长安县东南,秦岭之北。
2.山名。位于陕西省蓝田县东南,相传此山出美玉。
3.河川名。位于湖南省安化县东南,源于大步岭,在湘潭县城西南注入湘江。也称为「湄江」。
《國語辭典》:躬耕  拼音:gōng gēng
1.亲自耕种。《文选。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躬耕数亩之田,归老于此地。」
2.古代天子亲自耕田,以劝农事。《礼记。月令》:「天子亲载耒耜,……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
《國語辭典》:梁父吟  拼音:liáng fǔ yín
乐曲名:(1)是中国古代流传于山东梁父山一带的民谣,汉代被收为乐府诗。(2)相传为曾子所作的琴曲。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好为梁父吟。《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也作「梁甫吟」。
《漢語大詞典》:梁甫
见“ 梁父 ”。
《漢語大詞典》:梁父
亦作“ 梁甫 ”。
(1).山名。 泰山 下的一座小山,在今 山东省 新泰市 西。古代皇帝常在此山辟基祭奠山川。吕氏春秋·尊师:“ 颜涿聚 , 梁父 之大盗也,学於 孔子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禪 梁父 。” 裴駰 集解引 臣瓒 曰:“古者圣王封 泰山 ,禪 亭亭 或 梁父 ,皆 泰山 下小山。” 汉 扬雄 《长杨赋》:“方将俟元符,以禪 梁甫 之基,增 泰山 之高。” 唐 韩愈 《贺册尊号表》:“方将议明堂、辟雍之事,撰 泰山 、 梁父 之仪。” 明 何景明 《梁甫吟》:“君不见 泰山 高高, 梁甫 在其半。” 清 曹寅 《过沂水有怀芷园弟》诗:“ 龟蒙 森蔽翳, 梁父 意如何?”
(2).《梁父吟》《梁甫吟》的省称。 唐 王昌龄 《放歌行》:“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父》愁。” 宋 刘克庄 《汉宫春·吴侍郎生日》词:“且吟《梁甫》,谁管他, 冶子 、 田强 。” 元 贡师泰 《题伊尹耕莘图》诗:“先农有诗亦有谱,后世 南阳 咏《梁父》。” 明 高启 《魏使君见示吕忠肃公旧赠诗因赋》:“有时歌《梁甫》,慷慨人未识。”
《漢語大詞典》:梁甫吟
见“ 梁父吟 ”。
《國語辭典》:梁父吟  拼音:liáng fǔ yín
乐曲名:(1)是中国古代流传于山东梁父山一带的民谣,汉代被收为乐府诗。(2)相传为曾子所作的琴曲。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好为梁父吟。《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也作「梁甫吟」。
《漢語大詞典》:吕葛
周 吕尚 与 三国 蜀 诸葛亮 的并称。 唐 杜甫 《晚登瀼上堂》诗:“凄其望 吕葛 ,不復梦 周 孔 。”
《漢語大詞典》:星落
(1).天星隐没。 北周 庾信 《思旧铭》序:“麟亡星落,月死珠伤。” 唐 李绅 《趋翰苑遭诬构》诗:“日倾乌掩魄,星落斗摧枢。” 唐 杜甫 《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诗之一:“星落 黄姑 渚,秋辞 白帝城 。”
(2).喻名人死亡。 唐 方干 《哭秘书姚少监》诗:“寒空此夜落文星,星落文留万古名。”参见“ 星亡 ”。
《漢語大詞典》:星亡
(1).星宿隐没不见。汉书·京房传:“九年不改,必有星亡之异。”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星亡为星不见也。”
(2).古人以为人间英杰皆上应天星,故以“星亡”谓重臣或贤人死亡。 北周 庾信 《崔訦神道碑铭》:“诸侯地裂,边将星亡。” 倪璠 注:“星亡,谓 崔訦 之薨也。”
《漢語大詞典》:落星
(1).山名。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东北,北临 长江 。相传有大星落于此,因而得名。 宋 梅尧臣 《雪中发江宁浦至采石》诗:“ 落星 始前瞻,瞬目已后相。”
(2).楼名。在 南京市 东北临 江 的 落星山 上。文选·左思〈吴都赋〉:“数军事乎 桂林 之苑,饗戎旅乎 落星 之楼。” 刘逵 注:“ 吴 有 桂林苑 、 落星楼 ,楼在 建业 东北十里。” 前蜀 韦庄 《春日》诗:“ 落星楼 上吹残角,偃月营中挂夕暉。”
(3).石名。 唐 刘禹锡 《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眇小欺 湘 燕,团圆笑落星。”
《漢語大詞典》:骑竹马(騎竹馬)
古时儿童常相与骑竹马为戏,后因用作咏儿童生活与友谊的典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桓公 语诸人曰:‘少时与 渊源 共骑竹马。’” 唐 白居易 《喜入新年自咏》:“ 大历 年中骑竹马,几人得见 会昌 春。” 前蜀 韦庄 《途次逢李氏兄弟感旧》诗:“晓傍柳阴骑竹马,夜隈灯影弄先生。”亦省作“ 骑竹 ”。 唐 杜甫 《清明》之一:“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清 王夫之 《石崖先生传略》:“与两从兄,自鬭草骑竹,以至就外傅,皆未尝一语失敬爱之度。”
《國語辭典》:三分  拼音:sān fēn
1.十分之三,表示一部分的意思。《红楼梦》第四六回:「鸳鸯听了,心中已猜著三分,不觉红了脸。」
2.分裂为三。《文选。诸葛亮。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罢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分類:三分一分
《漢語大詞典》:武侯
三国 蜀 诸葛亮 死后谥为 忠武侯 ,后世称之为 武侯 。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刘后 授之无疑心, 武侯 处之无惧色。” 唐 李白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诗:“ 武侯 立 岷 蜀 ,壮志吞 咸京 。” 宋 王安石 《诸葛武侯》诗:“ 武侯 当此时,龙卧独摧藏。” 陈衍 元诗纪事·范五老:“﹝ 范 ﹞每战必胜,尝有诗:‘……男儿未了功名债,羞听人间説 武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