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8,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求情
重求
论请
问疑
拜请
请援
求代
哀求
请粟
公鉴
告免
请隧
请示
告疾
取覆
《國語辭典》:求情  拼音:qiú qíng
乞求给予情面。《红楼梦》第七一回:「到了侧门前,就有方才两个婆子的女儿上来哭著求情。」《老残游记》第五回:「谁要再来替于家求情,就是得贿的凭据。」
《漢語大詞典》:重求
多次请求。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温水:“别驾 阮朗 遂征 林邑 ,水陆累战, 佛 ( 范佛 )保城自守,重求请服,听之。”
分類:请求
《漢語大詞典》:论请(論請)
论辩请求。宋史·赵安易传:“吏部尚书 宋琪 等言:‘ 刘备 时盖患钱少,因而改作。今 安易 之请反患钱多,非经久计也。’而 安易 论请不已,仍募工铸大钱百餘进之。”
分類:论辩请求
《漢語大詞典》:问疑(問疑)
请求解释疑难。 唐 司空曙 《寄天台秀师》诗:“永愿亲瓶屨,呈功得问疑。”
《漢語大詞典》:拜请
拜托请求。例如:拜请二老主婚。
分類:拜托请求
《國語辭典》:请援(請援)  拼音:qǐng yuán
请求援助。如:「我们在山上迷路了,领队试著以无线电向山下请援。」
《漢語大詞典》:求代
(1).请求委派别人接替自己的职务。后汉书·窦融传:“ 融 以兄弟并受爵位,久专方面,惧不自安,数上书求代。”晋书·吾彦传:“﹝ 吾彦 ﹞在镇二十餘年,威恩宣著, 南州 寧靖。自表求代,徵为大长秋。”
(2).死鬼找替身。旧时迷信以为屈死鬼如要投胎再转人世,必须诱惑一人枉死以替代自己。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昨宿东门外,见縊鬼五六,自门隙而入,恐是求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七回:“吊死鬼攒眉道:‘我除了求代之外,别无能处。’”
《國語辭典》:哀求  拼音:āi qiú
悲哀痛苦的乞求。元。无名氏《临潼斗宝》第二折:「大王,论展雄英雄,不可力斗,只可哀求。」《三国演义》第五四回:「主公只是哀求乔国老,早早毕姻,免生别事。」
《漢語大詞典》:请粟(請粟)
请求给与粮食。论语·雍也:“ 子华 使於 齐 , 冉子 为其母请粟。”史记·齐太公世家:“ 范 、 中行 反其君於 晋 , 晋 攻之急,来请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二商:“一日,泣为母请粟。 商 妻欲勿与, 二商 念其孝,按月廩给之。”
《漢語大詞典》:公鉴(公鑒)
请求对方共同鉴察的敬词。旧时常用为书信套语。
《漢語大詞典》:告免
请求免罪。《四游记·湘子设筵和好》:“ 果老 乃引 洞宾 至 钟离 、 铁拐 之前,下拜请罪,众復为之告免。” 徐懋庸 鸡肋二:“你这次的罪是不小的,姑念多年有功,并且众官告免,这次便饶了你。”
分類:请求免罪
《漢語大詞典》:请隧(請隧)
请求隧葬。隧葬,天子的葬礼。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晋侯 朝王。王享醴,命之宥。请隧,弗许。” 杜预 注:“闕地通路曰隧,王之葬礼也;诸侯皆县柩而下。” 杨伯峻 注:“请隧者, 晋文 请天子允许於其死后得以天子礼葬己耳。”后以指图谋统治天下。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故彊 晋 收其请隧之图,暴 楚 顿其观鼎之志。”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封建》:“徒知问鼎请隧,有惧霸王之师;白马素车,无復藩维之援。”
《國語辭典》:请示(請示)  拼音:qǐng shì
请求给予指示。《福惠全书。卷五。莅任部。禀帖赘说》:「其商酌请示之处,贵婉曲。」《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巡捕尚呆呆的站著一旁请示,平中丞说:『这样寿礼,清而不俗,就收了他也是不伤廉的。』」
《漢語大詞典》:告疾
即告病。指古代官吏因病请求退休。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阴沟水:“ 太祖 作议郎,告疾归乡里。” 宋 叶适 《故昭庆军承宣使崇国赵公行状》:“公 淳熙 十四年七月三十日薨于位,年六十七。先告疾也,请‘罢户部不候岁终先行比较指挥’。”
《漢語大詞典》:取覆
谓禀告,请求答复。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衙内道:‘领爹尊旨。则是儿有一事,欲取覆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