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诵诤(誦諍)
谏诤。新唐书·褚遂良传:“帝既平 高昌 岁调兵千人往屯, 遂良 诵諍不可,帝志取西域,寘其言不用。”
分類:谏诤
《漢語大詞典》:讨诵(討誦)
讲习诵读。 明 汤显祖 《〈阳秋馆诗赋选〉序》:“君慧敏纯固,特于讨诵一路,暎发揉结,亦復好之。下帷佔毕,至忘马色;行路思维,或坠坑堑。”
《漢語大詞典》:循诵习传(循誦習傳)
(1).谓习惯于读死书、传旧闻。 宋 王安石 《进修南郊敕式表》:“固将制礼作乐,以復 周 唐 之旧,岂终循诵习传,而守 秦 汉 之餘。”
(2).谓诵习。 太平天囯 《行军总要》:“综録平素神化谋猷,恭辑成书,刊刻颁行,使军中将士循诵习传,知所取法,在在恪遵。”
《分类字锦》:一览倒诵(一览倒诵)
御史台记卢庄道聪慧敏悟冠于今古父彦与高士廉有旧庄道少孤年十二造士廉廉以故人子引令坐会有上书者庄道窃窥览谓士廉曰此文庄道所作士廉怪谓曰后生勿妄言为轻薄之行请诵之果通复请倒诵又通士廉称叹久之乃跪谢曰此文实非庄道所作向傍窥而记耳士廉取他文及案牍命读之一览而倒诵
分类:聪敏
《漢語大詞典》:野诵(野誦)
指民间谣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 晋 舆之称‘原田’, 鲁 民之刺‘裘鞸’,直言不咏,短辞以讽, 邱明 , 子高 ,并谍为诵,斯则野诵之变体,浸被乎人事矣。”
分類:民间谣谚
《国语辞典》:目即成诵(目即成诵)  拼音:mù jí chéng sòng
看过一遍就能背诵出来。形容记忆力极强。明。汤显祖《紫箫记》第二出:「俺相公目即成诵,在青儿手不停批。」也作「过目成诵」、「触目成诵」。
《国语辞典》:千古传诵(千古传诵)  拼音:qiān gǔ chuán sòng
辗转传述,流播久远。如:「牛郎织女的故事,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国语辞典》:高声朗诵(高声朗诵)  拼音:gāo shēng lǎng sòng
大声清朗的诵读。《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在场里做完七篇文章,高声朗诵。」
《国语辞典》:朝暮课诵(朝暮课诵)  拼音:zhāo mù kè sòng
中国寺院中通行的早晚定时修持活动。全寺住众必须上大殿礼拜、唱诵经赞咒语。早上约清晨三时举行早课;下午约三时至五时举行晚课。也称为「早晚课」、「二课」。
《国语辞典》:触目成诵(触目成诵)  拼音:chù mù chéng sòng
看过一遍即能诵读出来。形容记忆力很强。《陈书。卷三四。文学传。陆琰传》:「论其博综子史,谙究儒墨,经耳无遗,触目成诵。」也作「目即成诵」、「过目成诵」。
《国语辞典》:朗诵调(朗诵调)  拼音:lǎng sòng diào
一种以语言音调为基础吟唱性质的曲调。节奏自由、伴奏简单,常用于歌剧、神剧等大型声乐曲中。也称为「宣情调」、「宣叙调」。
《漢語大詞典》:唪诵(唪誦)
高声吟诵。红楼梦第二五回:“可巧 王夫人 见 贾环 下了学,便命他来抄个《金刚咒》唪诵唪诵。”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手摇铃鐸,唪诵不輟。”
《漢語大詞典》:讽德诵功(諷德誦功)
赞美、颂扬功德。 汉 焦赣 《易林·节之革》:“讽德诵功, 周 美盛隆, 奭 旦 辅 成 ,光济冲人。”
《國語辭典》:告诵(告誦)  拼音:gào song
告诉。《西游记》第二三回:「这娘子告诵你话,你怎么佯佯不睬?」
《分类字锦》:幡诵百千(幡诵百千)
蔡襄 人日立春诗 春盘食菜思三九,人日书幡诵百千。
分类:人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