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指地为盟(指地为盟)  拼音:zhǐ dì wéi méng
指著地发誓,表示绝对诚信。如:「他指地为盟,发誓若不成功必不归来。」
《国语辞典》:斩鸡头(斩鸡头)  拼音:zhǎn jī tóu
民俗发誓以示诚信、清白的一种行为。如:「每到选举期间就有许多候选人用斩鸡头来表示自己的清白,实在很残忍。」《九命奇冤》第二六回:「如何来省城寻觅,荐林大有、周赞先、黎阿二、简勒先、蔡顺;当夜如何杀牛羊,拜神,斩鸡头,发誓。」
《漢語大詞典》:崇衷
虔诚信奉。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道人灵一:“至 唐 累朝,雅道大振,古风再作,卒能崇衷像教,驻念津梁,龙象相望,金碧交映。”
《漢語大詞典》:清谅(清諒)
清明诚信。新唐书·于休烈传:“ 代宗 嗣位,甄别名品, 元载 称其清谅。”
《漢語大詞典》:齧血沁骨
形容极端诚信。 清 顾嗣立 元诗选·丁孝子鹤年:“先是生母 冯 阻絶东村,病死……啮血沁骨,棺敛以葬。”参见“ 啮臂 ”。
分類:极端诚信
《國語辭典》:齧臂  拼音:niè bì
1.咬手臂。《魏书。卷五九。刘昶传》:「虽在公堂,诸王每侮弄之,或戾手齧臂,至于痛伤,笑呼之声,闻于御听。」
2.自咬手臂以示决心的坚定。参见「齧臂盟」条。唐。骆宾王 上廉使启:「虽噬指思归,空轸倚闾之望。而齧臂求仕,非图高盖之荣。」
《國語辭典》: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拼音:shí shì zhī yì,bì yǒu zhōng xìn
尽管只有十来家的小地方,里面也必有讲忠信的人。语出《论语。公冶长》:「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比喻到处有贤人。《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若限年然后取士,是吕尚、周晋不显于前世也。」《三国演义》第三五回:「岂不闻孔子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谓无人?」
《國語辭典》:唼血  拼音:shà xuè
1.古时盟誓时,以牲血涂口表示守信。《汉书。卷四○。王陵传》:「始与高帝唼血而盟,诸君不在邪?」也称为「啑血」、「歃血」。
2.杀人血流漫地。多指战争时而言。
《漢語大詞典》:亢亮
刚直诚信。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君子能使以亢亮方楞,无党於俗。”
《國語辭典》:口血未乾  拼音:kǒu xuè wèi gān
语出《左传。襄公九年》:「与大国盟,口血未乾而背之,可乎?」比喻立誓不久就背弃盟约。《国语。吴语二》:「以盟为有益乎?前盟口血未乾,足以结信矣。」《宋史。卷三八三。辛次膺传》:「宣和海上之约、靖康城下之盟,口血未乾,兵随其后。今日之事当识其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