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卷三十〈艺文志〉~706~
《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唐·颜师古:「《家语》云孔腾字子襄,畏秦法峻急,藏《尚书》、《孝经》、《论语注疏》于夫子旧堂壁中,而《汉记》〈尹敏传〉云孔鲋所藏。二说不同,未知孰是。」
《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唐·颜师古:「《家语》云孔腾字子襄,畏秦法峻急,藏《尚书》、《孝经》、《论语注疏》于夫子旧堂壁中,而《汉记》〈尹敏传〉云孔鲋所藏。二说不同,未知孰是。」
例句
箫奏秦台里,书开鲁壁中。 宋之问 宴安乐公主宅得空字
孔壁采遗篆,周韦考绝编。 崔日知 冬日述怀奉呈韦祭酒张左丞兰台名贤
芜漫藏书壁,荒凉悬剑枝。 崔融 哭蒋詹事俨
虽云挂剑来坟上,亦恐藏书在壁中。 方干 哭江西陈陶处士
青编尽以汲冢来,科斗皆从鲁室至。 李德裕 雨中自秘书省访王三侍御知早入朝便入集贤侍御任集贤校书及升柏台又与秘阁相对同院张学士亦余特厚故以诗赠之
藏书壁中苔半侵,洗药泉中月还在。 韦应物 送褚校书归旧山歌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254~
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侯生卢生相与谋曰:……。于是乃亡去。始皇闻亡,乃大怒曰:……。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侯生卢生相与谋曰:……。于是乃亡去。始皇闻亡,乃大怒曰:……。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典故
相关人物
刘郎马上
诗书马上
相关人物
陆贾
《史记》卷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陆贾〉~2699~
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怿而有惭色,乃谓陆生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徵,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
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怿而有惭色,乃谓陆生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徵,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
典故
诗书粕
《淮南子》卷十二〈道应训〉~39~
桓公读书于堂,轮人轮于堂下,释其椎凿而问桓公曰:「君之所读者,何书也?」桓公曰:「圣人之书。」轮扁曰:「其人在焉?」桓公曰:「已死矣。」轮扁曰:「是直圣人之糟粕耳!」桓公悖然作色而怒曰:「寡人读书,工人焉得而讥之哉!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然,有说。臣试以臣之轮语之:大疾,则苦而不入;大徐,则甘而不固。不甘不苦,应于手,厌于心,而可以至妙者,臣不能以教臣之子,而臣之子亦不能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老而为轮。今圣人之所言者,亦以怀其实,穷而死,独其糟粕在耳!」汉·高诱注:「糟,酒滓也。粕,已漉之精也。」
桓公读书于堂,轮人轮于堂下,释其椎凿而问桓公曰:「君之所读者,何书也?」桓公曰:「圣人之书。」轮扁曰:「其人在焉?」桓公曰:「已死矣。」轮扁曰:「是直圣人之糟粕耳!」桓公悖然作色而怒曰:「寡人读书,工人焉得而讥之哉!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然,有说。臣试以臣之轮语之:大疾,则苦而不入;大徐,则甘而不固。不甘不苦,应于手,厌于心,而可以至妙者,臣不能以教臣之子,而臣之子亦不能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老而为轮。今圣人之所言者,亦以怀其实,穷而死,独其糟粕在耳!」汉·高诱注:「糟,酒滓也。粕,已漉之精也。」
典故
相关人物
诗书元帅
相关人物
郤縠
《春秋左传正义》卷十六〈僖公·传二十七年〉~267~
冬。楚子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先轸曰。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于是乎蒐于被庐。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郤縠可。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君其试之。乃使郤縠将中军。郤溱佐之。
冬。楚子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先轸曰。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于是乎蒐于被庐。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郤縠可。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君其试之。乃使郤縠将中军。郤溱佐之。
《國語辭典》:壁中书(壁中書) 拼音:bì zhōng shū
孔子宅壁中所藏的书,有古文《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共数十篇,因藏于壁中,故称为「壁中书」。宋。陈思《书苑菁华。卷一四。书表。后魏江式论书表》:「北平侯张苍献《春秋左氏传》,书体与孔子壁中书相类,即前代之古文矣。」也称为「壁经」。
《漢語大詞典》:鲁壁(魯壁)
(1).《〈书〉序》:“至 鲁共王 好治宫室,坏 孔子 旧宅,以广其居,於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 虞 、 夏 、 商 、 周 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后以“鲁壁”指 孔子 故宅藏有古文经传的墙壁。 唐玄宗 《晚宴两相》诗序:“乃命学者缮落简,缉遗编,纂 鲁 壁之文章,缀 秦 坑之煨烬。” 宋 陆游 《晴窗读书自勉》诗:“天全 鲁 壁藏,不堕 秦 火虐。” 明 何景明 《寄徐博士二十二韵》:“ 鲁 壁藏书日, 齐 门鼓瑟年。”
(2).指蝌蚪文书法。 宋 苏轼 《文勋篆铭》:“ 安国 用笔,意在隶前, 汲 冢 鲁 壁, 周 鼓 秦 山。”
(3).借指古代文化典籍。 宋 叶适 《祭朱文昭文》:“独钓孤耘,蜑浦蛮村; 汲 坟 鲁 壁,暗理冥论。” 清 吴伟业 《芦笔》诗:“扫来 鲁 壁枯难用,焚就 秦 灰煮不成。”
(2).指蝌蚪文书法。 宋 苏轼 《文勋篆铭》:“ 安国 用笔,意在隶前, 汲 冢 鲁 壁, 周 鼓 秦 山。”
(3).借指古代文化典籍。 宋 叶适 《祭朱文昭文》:“独钓孤耘,蜑浦蛮村; 汲 坟 鲁 壁,暗理冥论。” 清 吴伟业 《芦笔》诗:“扫来 鲁 壁枯难用,焚就 秦 灰煮不成。”
《漢語大詞典》:鲁壁(魯壁)
(1).《〈书〉序》:“至 鲁共王 好治宫室,坏 孔子 旧宅,以广其居,於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 虞 、 夏 、 商 、 周 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后以“鲁壁”指 孔子 故宅藏有古文经传的墙壁。 唐玄宗 《晚宴两相》诗序:“乃命学者缮落简,缉遗编,纂 鲁 壁之文章,缀 秦 坑之煨烬。” 宋 陆游 《晴窗读书自勉》诗:“天全 鲁 壁藏,不堕 秦 火虐。” 明 何景明 《寄徐博士二十二韵》:“ 鲁 壁藏书日, 齐 门鼓瑟年。”
(2).指蝌蚪文书法。 宋 苏轼 《文勋篆铭》:“ 安国 用笔,意在隶前, 汲 冢 鲁 壁, 周 鼓 秦 山。”
(3).借指古代文化典籍。 宋 叶适 《祭朱文昭文》:“独钓孤耘,蜑浦蛮村; 汲 坟 鲁 壁,暗理冥论。” 清 吴伟业 《芦笔》诗:“扫来 鲁 壁枯难用,焚就 秦 灰煮不成。”
(2).指蝌蚪文书法。 宋 苏轼 《文勋篆铭》:“ 安国 用笔,意在隶前, 汲 冢 鲁 壁, 周 鼓 秦 山。”
(3).借指古代文化典籍。 宋 叶适 《祭朱文昭文》:“独钓孤耘,蜑浦蛮村; 汲 坟 鲁 壁,暗理冥论。” 清 吴伟业 《芦笔》诗:“扫来 鲁 壁枯难用,焚就 秦 灰煮不成。”
《漢語大詞典》:焚坑
见“ 焚书坑儒 ”。
《漢語大詞典》:秦余(秦餘)
指 秦 代的遗迹。《文选·张衡〈西京赋〉》:“视往昔之遗馆,获 林光 於 秦 餘。” 李善 注:“《汉书音义》 瓚 曰: 林光 , 秦 离宫名也。” 吕良 注:“ 秦始皇 作,故言 秦 餘。” 南朝 齐 陆厥 《中山王孺子妾歌》之二:“洪波陪帐饮, 林光 宴 秦 餘。”
分類:遗迹
《漢語大詞典》:秦坑
指 秦始皇 坑儒事。 唐 张说 《奉晚宴两相及礼官丽正学士序》:“乃命学者缮落简,缉遗编,纂 鲁 壁之文章,缀 秦 坑之煨烬。” 前蜀 杜光庭 《蜀王仙都醮山词》:“凤札龙书,靡存于 鲁 壁;虎符龟籙,难访于 秦 坑。”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杭学游士聚散》:“相与提携,莫蹈 秦 坑之祸。”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督抚·海忠介抚江南》:“然此后青衿日恣,动以 秦 坑胁上官,至乡绅则畏之为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