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诒讥(詒譏)
被人耻笑,留下笑柄。 清 陈鳣 《对策》卷一:“又如拜不稽首,詒讥诬上。国语: 襄王 召内史 过 赐 晋惠公 命, 晋侯 执玉卑,拜不稽首。内史 过 归以告王曰:执玉卑,替其贄也,拜不稽首,诬其上也。”
《漢語大詞典》:诒怪(詒怪)
招致疑怪。《宋书·谢庄传》:“兼常之宜,以时稍进,本职非復重官可得,不须带帖数过,居之尽无詒怪。”
分類:招致
《漢語大詞典》:诒风(詒風)
谓使风教留传下去。《宋书·前废帝纪》:“仰遵凝绪,日鉴前图,实可以拱默守成,詒风长世。”
《漢語大詞典》:归诒(歸詒)
赠送。归,通“ 馈 ”。左传·文公十六年:“ 宋 饥,竭其粟而贷之。年自七十以上,无不归詒也。”
分類:赠送
《國語辭典》:诶诒(誒詒)  拼音:xī yí
闷闷不乐的样子。《庄子。达生》:「公反。诶诒为病,数日不出。」
《韵府拾遗 支韵》:轻诒(轻诒)
陆师道诗妾岂为奴织甚勿相轻诒
《漢語大詞典》:欺诒(欺詒)
同“ 欺紿 ”。 列子·黄帝:“既而狎侮欺詒……亡所不为。”
《漢語大詞典》:误诒(誤詒)
贻误。詒,通“ 貽 ”。 清 毛祥麟 《对山馀墨·五通神》:“妾尚处子,一有玷,误詒终身。”
分類:贻误
《漢語大詞典》:诒戒(詒戒)
垂诫。新唐书·李夷简传:“﹝ 李夷简 ﹞谓礼乐非诸侯可擅制,语其属曰:‘我欲盖前人非,以詒戒后来。’”
《国语辞典》:诒厥孙谋(诒厥孙谋)  拼音:yí jué sūn móu
为子孙的将来作打算、安排。《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也作「诒厥之谋」、「贻厥孙谋」。
《漢語大詞典》:诒离(詒離)
见“ 詒罹 ”。
《漢語大詞典》:诒罹(詒罹)
亦作“ 詒离 ”。 谓带来忧愁。语本《诗·小雅·斯干》:“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詒罹。” 毛 传:“罹,忧也。” 郑玄 笺:“无遗父母之忧。” 唐 权德舆 《唐故润州昭代寺比丘尼元应墓志铭》:“上无詒离,下振母仪。”
分類:带来忧愁
《漢語大詞典》:诒骗(詒騙)
诳骗。《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诒书》:“ 王臣 乃将 樊川 打狐得书,客店变人詒骗;和夜间打门之事説出。”
分類:诳骗
《漢語大詞典》:诒试(詒試)
方言。哄骗。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五:“‘早饭都相偏了,你还在睡!’有人诒试他。”
分類:方言哄骗
《漢語大詞典》:诒托(詒託)
假托。《穀梁传·定公元年》:“夫请者,非可詒託而往也,必亲之者也,是以重之。” 范宁 注:“詒託,犹假寄。” 清 方苞 《〈余东木时文〉序》:“且余虽立戒,而恃 游 好自为序而标余名,及不知谁何之人詒託以誑书贾者,数数然矣,而未尝一为别白,以吾之戒素明也。而今为此,毋乃使人疑夫詒託者之皆真乎?”
分類:假托
《漢語大詞典》:诒托
假托。
分類:假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