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泡立水
英语polish的译音。旧译作“泡立司”。即虫胶清漆。参见“ 虫胶清漆 ”。
分類:英语译音
《漢語大詞典》:虫胶清漆(蟲膠清漆)
一种用于木器的涂饰剂。《科学画报》1983年第6期:“虫胶清漆,俗称泡立水。由于漆膜透明、光滑并富有弹性,能显现出木材的天然颜色和纹理,已被广泛作为木器的装饰性涂饰剂。”
分類:木器涂饰
《漢語大詞典》:披雅那
意大利语piano的译音。钢琴。 陈原 《社会语言学》13.3:“现代汉语的借词存在着一种倾向,即抗拒音译转写,而乐于接受部分音译或意译。例如……‘怀娥铃’(violin)和‘披雅那’(piano)已被弃置,转为‘小提琴’和‘钢琴’。”按,早期也译作“披亚诺”。
《國語辭典》:披亚诺(披亞諾)  拼音:pī yà nuò
钢琴。为英语piano的音译。也译作「披霞拉」、「披阿娜」、「披雅娜」。
《漢語大詞典》:披雅那
意大利语piano的译音。钢琴。 陈原 《社会语言学》13.3:“现代汉语的借词存在着一种倾向,即抗拒音译转写,而乐于接受部分音译或意译。例如……‘怀娥铃’(violin)和‘披雅那’(piano)已被弃置,转为‘小提琴’和‘钢琴’。”按,早期也译作“披亚诺”。
《漢語大詞典》:毗狸
亦作“ 毗离 ”。亦作“毘貍”。 契丹 语译音。即黄鼠。形似大家鼠,体棕黄色,眼大,较突出。群栖于干燥的草原地区,遍布我国 东北 、 内蒙古 、 华北 和 西北 。其毛皮可利用。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事志:“ 契丹国 产毘貍,形类大鼠而足短,极肥,其国以为殊味。穴地取之,以供国主之膳,自公、相下,不可得而尝。”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北令邦:“《续挥犀》载 刁约 使 契丹 ,戏为诗云‘……饯行三匹裂,密赐十毗貍。’”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 辽 重毗离,亦曰‘毗令邦’,即 宣化 黄鼠, 明 人尚重之,今亦不重矣。”
《漢語大詞典》:毗沙门天王(毗沙門天王)
佛教语。梵语的译音。佛经所说四天王之一。又名 多闻天王 。俗称 托塔天王 。佛教中为护法的天神。我国 唐 宋 时敕诸府、州、军建“天王堂”奉祀之。 唐 黄滔 《灵山塑北方毗沙门天王碑》:“於是,於 开元寺 之 灵山 ,塑北方 毗沙门天王 。”亦省称“ 毗沙门 ”、“ 毗沙 ”。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下》:“坦率对万乘,偈答无所避,尔如 毗沙门 ,外形如脱履。” 唐 黄滔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又 感应 天王殿 一间两厦,其天王也,变 毗沙 之身,於 咸通 之年,现神质为 龟城 之助。”太平广记卷二一四引 宋 景焕 《野人闲话·应天三绝》:“ 毗沙 大像何光辉,手擎巨塔凌云飞。”参见“ 四天王 ”。
《漢語大詞典》:四天王
佛经称 帝释 的外将,分别居于 须弥山 四埵,各护一方,因亦称护世四天王。东方 持国天王 (名 多罗吒 ),身白色,持琵琶;南方 增长天王 (名 毗瑠璃 ),身青色,执宝剑;西方 广目天王 ( 名毗留博叉 ),身红色,执羂索;北方 多闻天王 ( 名毗沙门 ),身绿色,执宝叉。旧时寺庙山门两旁多塑四天王像,身形高大,面目狰狞,又称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参阅法苑珠林卷五三、《三界诸天会名》经律异相卷一《四天王》
《漢語大詞典》:士坦
英语stamp的译音。邮票。曾通行于 香港 等地的 粤 方言中。
《漢語大詞典》:摄罗子(攝羅子)
鄂伦春语的译音。帐篷。《中国民间故事选·蒲妹》:“谢谢你们特意给我预备的客屋,真比睡摄罗子里强多了。”原注:“摄罗子,用木杆支起,覆以兽皮或桦皮的 鄂伦春 人帐篷。”
分類:译音帐篷
《漢語大詞典》:生的米突
法语centimètre的译音。公制长度单位。又称厘米。 巴金 《复仇集·初恋》:“说也惭愧,我虽然长她五岁,但是她还比我高两个生的米突。”
分類:法语译音
《國語辭典》:赛璐玢(賽璐玢)  拼音:sài lù fēn
一种玻璃纸。为英语cellophane的音译。无色、透明、有光泽,为纤维素经氢氧化钠和二硫化碳处理后所得的溶液,通过窄缝所制成。可以染成各种颜色,多用于包装。
分類:英语译音
《國語辭典》:赛璐珞(賽璐珞)  拼音:sài lù luò
一种塑胶。为英语celluloid 的音译。由硝酸纤维素、樟脑和酒精在高压下加热制成。最初在西元一八六九年由美国人喜亚特(J。W。Hyatt)所发明。性坚硬而富弹性,磨制后光洁美观,加热软化后可制造玩具、梳妆用具和装饰品等。但容易引起燃烧。
《漢語大詞典》:萨玛(薩瑪)
满语saman的译音。亦译作“萨满”。萨满教的男巫。《人民文学》1978年第6期:“萨玛头戴插有羽毛的神帽,腰部周围系着腰铃,摇头摇腰,手击皮鼓,铃声鼓声一时俱起,边跳边唱诵祝词。”
《漢語大詞典》:扇提罗(扇提羅)
梵语Sandhila的译音。意为不具生殖功能者。翻译名义集·人伦:“扇提罗:此云‘石女’,无男女根故。”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谈》:“或绳 杨玉香 於某姬前。姬曰:‘若固梵言之扇提罗也。’”
《漢語大詞典》:僧却崎
梵语的译音。僧尼五衣之一。为一种覆肩掩腋衣。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僧却崎,覆左肩,掩两腋,左开右合,长裁过腰。”原注:“ 唐 言掩腋。旧曰僧祇支,讹也。”
《漢語大詞典》:僧伽罗磨(僧伽羅磨)
梵语的译音,意译“众园”。原指修建僧舍的基地,后指包括土地、建筑物在内的寺院的总称。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一:“僧伽蓝,旧译云村,此应讹也。正言僧伽罗磨,此云众园也。”
《國語辭典》:康白度  拼音:kāng bó dù
洋行买办。为英语comprador的音译。指在不平等条约未取消时,洋商在中国设立洋行所雇用办理外务的中国人。也译作「刚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