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19,分68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宏识
朗识
识断
识灭
贤识
小识
指识
究识
交识
藏识
恶识
审识
识辨
识举
识透
《漢語大詞典》:宏识(宏識)
(1).广博的学识;高明的见解。 宋 王安石 《上邵学士书》:“今 乐安公 懿文茂行,超越朝右,復得足下以宏识清议,相须光润。” 明 李贽 《答耿中丞论谈》:“故达人宏识,一见 虞 廷揖让,便与三盃酒齐观;巍巍 尧 舜 事业,便与太虚空浮云并寿。”
(2).指学识广博、见解高明的人。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考证:“盖 子美 每於絶句,喜对偶耳。臆度如此,更俟宏识。”
《漢語大詞典》:朗识(朗識)
明敏的识见。 南朝 宋 谢灵运 《昙隆法师诔》:“慧心朗识,发於髫辫。”宋书·羊玄保传:“卿二贤明美朗识,会悟多通。” 明 陈子龙 《同惠朗处中胜时分赋〈高士传〉·庞德公》:“ 庞公 躭栖宿,朗识契玄化。负戴勤耕耘,朋游聚桑柘。”
分類:明敏识见
《漢語大詞典》:识断(識斷)
见地和决断。《三国志·吴志·孙登传》:“ 张休 、 顾谭 、 谢景 皆通敏有识断。”宋史·张咏传:“止讹之术,在乎识断,不在乎厌胜也。” 清 戴震 《与是仲明论学书》:“僕闻事於经学,盖有三难:淹博难,识断难,精审难。”
分類:见地决断
《漢語大詞典》:识灭(識滅)
佛教语。指死。南齐书·武帝纪:“我识灭之后,身上著夏衣画天衣,纯乌犀导,应诸器悉不得用宝物及织成等,唯装复裌衣各一通。”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贤识(賢識)
高明的识见。 宋 洪迈 容斋四笔·书简循习:“近代士人,相承於书尺语言,浸涉奇獧,虽有贤识,不能自改。”
分類:高明识见
《漢語大詞典》:小识(小識)
浅陋的见识。庄子·缮性:“小识伤德,小行伤道。” 南朝 梁 庾黔娄 《答释法云书》:“狎其小识,晦兹大旨。”
分類:浅陋见识
《漢語大詞典》:指识(指識)
(1).识别。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诗话:“鄙陋之夫,不知学问之有流派,见人学问眩於目而莫能指识,则概名之曰考据家。”
(2).介绍认识。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三篇六:“有一位 铜河 上游的 铜街子 的某老大伯爷,他们替我指识了,我便和他两人坐在上席。”
《漢語大詞典》:究识(究識)
熟识。宋书·王僧绰传:“究识流品,諳悉人物,拔才举能,咸得其分。”南史·王准之传:“ 准之 究识旧仪,问无不对。”
分類:熟识
《漢語大詞典》:交识(交識)
结识。宋史·萧振传:“ 振 好奬善类,端人正士多所交识。” 清 吴敏树 《唐子方方伯梦砚斋铭》:“其所交识,皆天下贤士。”
分類:结识
《漢語大詞典》:藏识(藏識)
佛教语。法相宗“八识”中第八识“阿赖耶识”的意译。谓含藏一切善恶因果种子之识。 唐 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三十:“能含藏执持诸善恶种子,故名藏识。” 章炳麟 《无神论》:“若无人格,则不异於佛家所谓藏识。”参见“ 八识 ”。
《國語辭典》:八识(八識)  拼音:bā shì
佛教用语。瑜伽行派主张能认识外境或心境的八种功能。分别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其中意识和眼、耳、鼻、舌、身五识并起外,并能对心境起认识作用。末那识是构成执著的心理源头。阿赖耶识主要功能是贮存过去所造的业力。八识一方面是生起认识的心理功能,另一方面也是变现一切现象的主体。《成唯识论》卷二:「等流习气为因缘故,八识体相差别而生。」
《國語辭典》:恶识(惡識)  拼音:è shì
得罪、惹恼。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我则怕恶识多年旧面皮,展转猜疑。」《金瓶梅》第六一回:「伯爵道:『等我去混那小淫妇儿,休要惯了他!』西门庆道:『你这歪狗材,不要恶识他便好。』」
分類:冒犯得罪
《漢語大詞典》:审识(審識)
察知。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若能审识安危,自求多福,蹷然改容,祗承往告。” 郭沫若 《文艺论集·论诗三札》:“翻译事业于我国青黄不接的现代颇有急切的必要,虽身居海外,亦略能审识。”
分類:察知
《漢語大詞典》:识辨(識辨)
识别辨认。 柳杞 《好年胜景》四:“对于自己的母亲,孩子们有特别尖锐的识辨能力。”
分類:识别辨认
《漢語大詞典》:识举(識舉)
赏识并举用。 汉 王逸 《九思·伤时》:“遭 桓繆 兮识举,才德用兮列施。”
《漢語大詞典》:识透(識透)
看穿;理解透彻。镜花缘第十六回:“人若识透此义,那争名夺利之心固然一时不能打断,倘诸事略为看破,退后一步,忍耐三分,也就免了许多烦恼。” 叶圣陶 《倪焕之》四:“一眼不眨地看着他们,似乎要识透他们的魂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