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钩访(鉤訪)
亦作“钩访”。 搜求察访。宋史·道学传三·朱熹:“ 熹 日鉤访民隐,接行境内。”明史·曾樱传:“请一切戒飭,罢钩访取赎诸陋习。”
分類:搜求察访
《漢語大詞典》:访理(訪理)
探讨义理。 南朝 梁简文帝 《与智琰法师书》:“今叚西下,特蓄本心,访理质疑,属在明德。”
分類:探讨义理
《漢語大詞典》:访举(訪舉)
古代学官。南史·宋纪下·明帝:“九月戊寅,立总明观,徵学士以充之。置东观祭酒、访举各一人,举士二十人,分为儒、道、文、史、阴阳五部学。”
分類:学官
《漢語大詞典》:访缉(訪緝)
访查缉捕。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禁卫·锦衣卫镇抚司:“至本卫则东西两司房访缉之,北镇抚司拷问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司徒公历仕录:“﹝ 何心隐 ﹞假讲学为名,聚众扰害地方,种种不法,各省歷年访缉不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巡捕头虽然答应代他访缉,无奈一时那里就缉得着。”
《韵府拾遗 陌韵》:访获(访获)
北史韦孝宽传段琛遣其扬州刺史牛道恒扇诱边人孝宽乃遣谍人访获手迹令善学书伪作道恒与孝宽书令敌人送于琛营琛得书果疑道恒
《漢語大詞典》:访购(訪購)
搜罗购买。《魏书·孙蕙蔚传》:“观其鳩閲史篇,访购经论,纸竹所载,略尽无遗。”
分類:搜罗购买
《漢語大詞典》:访历(訪曆)
研求历数。 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赋》:“採图辨纬,游机访历。潜志百氏,沉神六经。”
分類:研求历数
《國語辭典》:访拿(訪拿)  拼音:fǎng ná
逮捕。《儒林外史》第二○回:「潘三哥所做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访拿他的。」
分類:搜捕
《漢語大詞典》:访提(訪提)
访查并提讯。 清 王有光 吴下谚联·人命两家穷:“吾乡一耆民,生平为人排难解纷,然未免涉及分外,恩怨参半耳。上宪访提到案,詰以私和人命,多至三十六头。”
分類:访查
《漢語大詞典》:访拿(訪拏)
见“ 访拿 ”。
《漢語大詞典》:访义(訪義)
探求文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尚书则览文如诡,而寻理即畅;春秋则观辞立晓,而访义方隐。”
分類:探求文义
《漢語大詞典》:访讯(訪訊)
讯问;打听。宋书·羊希传:“ 瑀 恨 希 切齿。有门生 谢元伯 往来 希 间, 瑀 令访讯被免之由。”南史·萧惠开传:“ 兴宗 见 惠开 舟力甚盛,遣人访讯,事力二三百人皆低头直去,无一人答者。”
分類:讯问打听
《漢語大詞典》:访恤(訪恤)
看望抚慰。《魏书·高祖纪下》:“又疾苦六极,人神所矜,宜时访恤,以拯穷废。”
分類:看望抚慰
《骈字类编》:波访(波访)
来鹄圣政纪颂殿无閒时廷无旷日云诹波访倦编刓笔
《國語辭典》:暗访(暗訪)  拼音:àn fǎng
私下查探。如:「明查暗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