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访采(訪採)
寻访搜集。魏书·阉官传·张宗之:“ 太和 中,初制六宫服章, 萧 被命在内豫见访採。” 隋炀帝 《巡省风俗诏》:“若有名行显著,操履修洁,及学业才能,一艺可取,咸宜访採,将身入朝。”隋书·裴矩传:“臣既因抚纳,监知关市,寻讨书传,访採胡人,或有所疑,即详众口。”
分類:寻访搜集
《韵府拾遗 有韵》:访柳(访柳)
陈以庄词访柳章台问桃仙浦
《漢語大詞典》:访询(訪詢)
询问;查访。 明 海瑞 《与琼乡诸先生书》:“﹝母﹞访询戚近,惓惓然举而託之严明之师,以琢以磨,兼有父道。”《林则徐日记·嘉庆二十一年九月初九日》:“访询舆论,均谓此次所録,清贫绩学者甚多,谓之‘清榜’。”
分類:询问查访
《漢語大詞典》:访善(訪善)
向贤智者咨询。《诗·小雅·皇皇者华序》“君遣使臣也” 唐 孔颖达 疏:“此谦虚访善,直为礼耳。” 王先谦 集疏引《乡饮酒礼》 郑玄 注:“《皇皇者华》,君遣使臣之乐歌也。更是劳苦,自以为不及,欲諮谋於贤知,而以自光明也。”
分類:智者咨询
《漢語大詞典》:访德(訪德)
仿效学习前人的德政。访,通“ 仿 ”。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相国拜齐王表》:“臣访德语勤,未洎 伊 稷 之能;藉灵怀宠,以滥 周 邵 之秩。” 唐 欧阳詹 《泉州六曹新都堂记》:“皆外庄内融,怀材抱忠,无回邪以莅下,有謇諤以承上,当时之彦也。请列於记左,庶后之君子,覩名访德,知夫是日,当有人焉。”
《國語辭典》:出访(出訪)  拼音:chū fǎng
外出探查访问。《新五代史。卷三七。伶官传。景进传》:「庄宗遣进等出访民间,事无大小皆以闻。」
分類:出外访问
《漢語大詞典》:访择(訪擇)
访寻挑选。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诸色人中,有才行兼茂,明於理体者;经术精深,可为师法者;达於吏理,可使从政者:宜委常参官各举所知。其在外者,长吏精加访择,具名闻奏。”
分類:挑选
《漢語大詞典》:推访(推訪)
查询;查访。魏书·孟威传:“后以明解北人之语,敕在著作,以备推访。”北齐书·孙腾传:“初北境乱离,亡一女,及贵,远加推访,终不得。”明史·选举志三:“虑有隐居山林,或屈在下僚者,其令有司悉心推访。”
分類:查询查访
《漢語大詞典》:访断(訪斷)
咨询决疑。 汉 蔡邕 《太尉乔公碑》:“经艺传记,周览博涉;瓌琦在前,靡所不识。当世是以服重器,归高名,州郡交请,待以访断。”
分類:咨询决疑
《漢語大詞典》:访英(訪英)
旧时一种银元的名称。《中国歌谣资料·义和团歌谣资料》:“问你为什么来奉教,就是为了三块白洋造;站人的他不给,访英的我不要。”原注:“‘站人’和‘访英’是银元的名称。”
分類:银元
《漢語大詞典》:访觅(訪覓)
访寻;寻找。《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即以道眼访觅慈亲,六道生死,都不见母。” 元 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你则去访觅英贤可便廝扶持。”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 范 诗最清,无从访觅。”
分類:寻找
《漢語大詞典》:访索(訪索)
寻访。 晋 葛洪 抱朴子·登涉:“今论其较略,想好事者欲入山行,当访索知之者,亦终不乏於世也。”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一:“因呼一僕,同 吴 以元价往赎,且戒苟以转售,即不须访索,果以弊恶犹存,乃赎以归。” 明 宋濂 《元故湛渊先生白公墓铭》:“拾遗珠,待其人访索,审而还之。”
分類:寻访
《漢語大詞典》:访咨(訪諮)
咨询。国语·晋语八:“吾闻国家有大事,必顺於典刑而访諮於耇老,而后行之。”
分類:咨询
《漢語大詞典》:存访(存訪)
探望问候。魏书·裴安祖传:“后 高祖 幸 长安 ,至 河东 ,存访故老。 安祖 朝於 蒲坂 , 高祖 与语甚悦。”北史·后妃传上·孝文幽皇后:“后有姿媚,偏见爱幸。未几,疾病,太后乃遣还家为尼,帝犹留念焉。岁餘而太后崩,帝服终,颇存访之。”
《漢語大詞典》:枉访(枉訪)
屈尊就访。对人来访的敬辞。 宋 苏轼 《与李廷评》:“某启:经由特辱枉访,适以卧病数日,及连日会集,殊无少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