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体访(體訪)  拼音:tǐ fǎng
亲自查访。《宋史。卷八。真宗本纪三》:「三月戊午朔,日有食之。遣吕夷简体访陕、亳民讹言。」《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但是船到之处,不论那里,上岸挨身察听体访,如此年馀,竟无消耗。」
分類:察访改本
《漢語大詞典》:见访(見訪)
谦辞。访问我。 宋 王安石 《答俞秀老书》:“令弟见访,闕於从容,及间邀之,已过江矣。” 鲁迅 《书信集·致宫竹心》:“此后如见访,先行以信告知为要。”
分類:谦辞访问
《國語辭典》:察访(察訪)  拼音:chá fǎng
考察探访。《宋史。卷二二。徽宗本纪四》:「以淮甸旱,饥民失业,遣监察御史察访。」《老残游记》第四回:「因想沿途打听那玉贤的政绩,故缓缓起行,以便察访。」
《国语辞典》:访寻(访寻)  拼音:fǎng xún
寻求、寻访。《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梦中也道出老丈姓名居址的确,故得访寻到此。」
分类:寻求寻访
《國語辭典》:过访(過訪)  拼音:guò fǎng
来家访问拜访。如:「昨承过访,心甚感激。」
《國語辭典》:访落(訪落)  拼音:fǎng luò
《诗经。周颂》的篇名。共一章。根据〈诗序〉:「访落,嗣王谋于庙也。」首章二句为:「访予落止,率时昭考。」
《國語辭典》:廉访(廉訪)  拼音:lián fǎng
1.察探、访查。《宋史。卷三九五。列传。李大性》:「会从官送北客,朝命因俾廉访,具以实闻,遂罢戎帅。」《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待本院廉访得实,当有移文至彼知会。」
2.宋代廉访使者、元代肃政廉访使及明、清按察使的通称。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一折:「自家王庆,在这赵廉访老相公府内做著个堂候官。」《宦海》第八回:「陆廉访听了,袁太守竟教训起他来,气得七孔生烟,双眉倒竖。」
《国语辞典》:访友(访友)  拼音:fǎng yǒu
探望朋友。如:「假日访友是最好的休閒活动。」
《韵府拾遗 灰韵》:访梅(访梅)
魏了翁有西郊访梅诗
《漢語大詞典》:延访(延訪)
(1).延请求教;请教。 唐 韩愈 《禘袷议》:“凡在拟议,不敢自专,聿求厥中,延访羣下。”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七:“ 张 贤明有礼, 温 虽虎狼其心,亦所景伏,每谋军国计,必先延访。” 清 昭梿 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其与 朱方伯 锡爵 书云:‘再四延访,知江南重务,莫大於防河,而防河机宜,莫先於储料。’”
(2).指广为访求。 明 徐渭 《女状元》第二出:“诸生可要努力,莫负圣明求贤的盛意与主司延访的苦心。”明史·许相卿传:“然后务学亲贤,去谗远色,延访忠言,深恤民隐。”
《漢語大詞典》:访逮(訪逮)
问及。后汉书·樊宏传:“ 宏 所上便宜及言得失,輒手自书写,毁削草本。公朝访逮,不敢众对。” 宋 宋祁 《王贻永加食邑实封功臣制》:“至于访逮典彝,粉饰容采,眷吾近弼,预有劳焉。” 明 归有光 《乞休申文》:“昨有岁贡自京还者,言京师皆已知之,今被访逮。”
《漢語大詞典》:求访(求訪)
寻觅探访。魏书·常景传:“﹝ 景 ﹞耽好经史,爱玩文词,若遇新异之书,殷勤求访,或復质买,不问价之贵贱,必以得为期。”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本朝承 五季 之后,无復字画可称,至 太宗皇帝 始搜罗法书,备尽求访。”宋史·岳飞传:“ 飞 至孝,母留 河北 ,遣人求访,迎归。”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五:“ 齐解 叔谦 母有疾,夜於庭中稽顙祈福,闻空中语云:‘得丁公藤为酒,便差。’即求访至 宜都 。”
分類:寻觅探访
《國語辭典》:访察(訪察)  拼音:fǎng chá
探查。《红楼梦》第五回:「因近来风流冤孽,缠绵于此处,是以前来访察机会,布散相思。」
《漢語大詞典》:访别(訪别)
造访告别。 唐 权德舆 《送襄阳卢判官赴本使序》:“馹骑萧萧,访别蓬门,元言清酤,相会於远。”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邓元佐:“ 元佐 乃投之曰:‘余今晚至 长城 访别,乘醉而归,误入此道。’”
分類:造访告别
《漢語大詞典》:下访(下訪)
谦词。称人来访。 元 曾瑞 《哨遍·村居》套曲:“樵夫叉了柴,渔翁扳了罾,故来下访相钦敬。”
分類:谦词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