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45,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外设
甚设
分设
设都
设庠
周设
设防
排设
具设
修设
预设
设象
宴设
设次
设想
《骈字类编》:外设(外设)
元史河渠志见内立下下牛弘明堂议户皆外设而不闭示天 以不藏也
分类:外设
《漢語大詞典》:甚设(甚設)
谓设置极为完备。史记·刺客列传:“ 侠累 又 韩 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多,居处兵卫甚设。”汉书·李广利传:“牛十万,马三万匹,驴、橐驼以万数齎粮,兵弩甚设。” 颜师古 注:“施张甚具也。”古今小说·陈希夷四辞朝命:“乃送至礼贤宾馆,饮食供帐甚设。”
分類:完备
《漢語大詞典》:分设(分設)
分别设置。如:他们公司在全国分设了许多销售点,扩大了产品销路。
分類:分设分别
《漢語大詞典》:设都(設都)
设立首都。书·说命中:“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 孔颖达 疏:“设都谓设帝都及诸侯国都。”墨子·尚同中:“夫建国设都,乃作后王君公,否用泰也。”
分類:设立首都
《漢語大詞典》:设庠(設庠)
开办学校。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紫闥重开序,青衿再设庠。”
《韵府拾遗 屑韵》:周设(周设)
王淮瑶台月赋洞玉砌以周设对金波而正圆
《國語辭典》:设防(設防)  拼音:shè fáng
设置防禦保卫的设施。如:「处处设防」。
《國語辭典》:排设(排設)  拼音:pái shè
铺设、布置。明。高明《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丑先下)(末白)洛阳县管排设的令史过来。(净上白)厅上一呼,阶下百喏。(末白)排设完备了未?(净白)都完备了。」
分類:铺设布置
《漢語大詞典》:具设(具設)
谓陈设齐全。《旧唐书·孝友传·崔沔》:“清庙时享,礼饌毕陈,用 周 制也,而古式存焉;园寝上食,时膳具设,遵 汉 法也,而珍味极焉。”
分類:陈设齐全
《漢語大詞典》:修设
同“脩设”。
设置。
分類:设置
《漢語大詞典》:脩设(脩設)
设置。后汉书·循吏传·仇览:“ 览 乃正色曰:‘天子脩设太学,岂但使人游谈其中!’”
分類:设置
《国语辞典》:预设(预设)  拼音:yù shè
事先设定。如:「凡事如果预设立场,就不容易客观公正了。」
《漢語大詞典》:设象(設象)
(1).犹悬象。设立、宣布法令。国语·齐语:“ 管子 对曰:‘昔吾先王 昭王 、 穆王 ,世法 文 武 远绩以成名,合羣叟,比校民之有道者,设象以为民纪。’” 韦昭 注:“设象,谓设教象之法於象魏也。周礼:‘正月之吉,悬法於象魏,使万民观焉,挟日而敛之。’所以为民纪纲也。”
(2).用形象的譬喻。《文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夫似是之言,莫不动听;因形设象,易为变观。” 吕延济 注:“因形势以设比象,故易改观。”
(3).设置形象。 宋 刘敞 《土牛行》:“立春自昔为土牛,古人设象今人愁;岂有范泥作头角,便可代天熙九畴。”
《漢語大詞典》:宴设(讌設)
谓摆设宴席。《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兵马既至 江 头,便须宴设,兵士、军官食了,便即渡 江 。”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三:“在国初,有士夫被谴而责为衙校者,如海外数州,每闕守,帅司或差衙校摄州郡,宴设、修造则令赔补及出犒赏,遂有破家之患。”
宴席。后汉书·杨彪传:“ 兖州 刺史 曹操 上殿,见 彪 色不悦,恐於此图之,未得讌设,託疾如厕因出还营。”
《漢語大詞典》:设次(設次)
谓设置帐棚,供临时居处。隋书·礼仪志三:“ 开皇 四年正月, 梁主 萧岿 朝于京师……卫尉设次於驛馆。 雄 ( 杨雄 )等降就便幕。” 唐 张说 《祈国公碑》:“皇上悼焉,设次大临,輟朝累日。”《元典章·礼部三·婚礼》:“质明,壻家设位於室中,女家设次於外……壻出乘马至女家,俟於次。” 明 王绅 《滇南恸哭记》:“次日,於羣塚旁择旷地,仍设次为位,迎神主陈祭。”
分類:临时居处
《國語辭典》:设想(設想)  拼音:shè xiǎng
1.想像、联想。如:「酒后驾车潜藏著危险,一旦发生意外,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2.著想。如:「组长体贴细心,处处替人设想,所以人缘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