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52
词典
1
分类词汇
51
共51,分4页显示
1
2
3
4
2
3
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狱讼
狱刑
法堂
折狱
狱吏
滞讼
断案
问官
人犯
讼堂
出庭
察狱
讼事
典成
辩讼
《國語辭典》:
狱讼(獄訟)
拼音:
yù sòng
诉讼的案件。《周礼。地官。大司徒》:「凡万民之不服教而有狱讼者,与有地治者,听而断之,其附于刑者归于士。」《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公卿旦入暮出,议论连年不决,不暇省狱讼冤结民之急务。」
分類:
狱讼
诉讼
讼事
讼案
《漢語大詞典》:
狱刑(獄刑)
犹刑罚;讼案。
《
左传·文公六年
》
:“ 宣子 於是乎始为国政,制事典,正法罪,辟狱刑,董逋逃。”一本作“ 刑狱 ”。
《
吕氏春秋·季秋
》
:“﹝季秋之月﹞乃趣狱刑,无留有罪。”
《
汉书·刑法志
》
:“原狱刑所以蕃若此者,礼教不立,刑法不明……狱豻不平之所致也。”
分類:
刑罚
讼案
《國語辭典》:
法堂
拼音:
fǎ táng
1.寺院中集众说法的场所,是仅次于大殿的主要建筑。法堂的布置,除佛像外,主要是在堂中设法座,供宣讲佛法之用。唐。李绅〈
忆登栖霞寺峰
〉诗:「香印烟火息,法堂钟磬馀。」《西游记》第七回:「汝等在此稳坐法堂,休得乱了禅位。」
2.旧称审案的公堂,即法庭。元。无名氏《盆儿鬼》第四折:「你这老儿,这是法堂上,不是你弄虚头的去处。」
分類:
佛教语
审理
理诉
诉讼
讼案
案件
演说
公堂
佛法
讲堂
《國語辭典》:
折狱(折獄)
拼音:
zhé yù
断狱,审判案件。《论语。颜渊》:「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聊斋志异。卷一○。胭脂》:「人皆服哲人之折狱明,而不知良工之用心苦矣。」
分類:
判决
诉讼
讼案
案件
《國語辭典》:
狱吏(獄吏)
拼音:
yù lì
管理牢狱的官吏。《史记。卷一一二。平津侯传》:「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少时为薛狱吏,有罪,免。」《儒林外史》第一一回:「那时懊恼不如竟到沭阳,也免得与狱吏为伍。」
分類:
狱吏
管理
掌管
监狱
讼案
刑狱
小吏
官吏
《國語辭典》:
滞讼(滯訟)
拼音:
zhì sòng
积压的讼案。晋。陆机〈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郡多滞讼,有经三十年不决者。」也称为「滞狱」。
分類:
积压
讼案
《國語辭典》:
断案(斷案)
拼音:
duàn àn
1.判决案件。元。李直夫《虎头牌》第四折:「今日个将断案从头说破,方知道忠和孝元自相成。」
2.由前提引出的推断。也称为「结论」。
分類:
断案
论断
审判
形式逻辑
诉讼
结论
讼案
案件
三段论
法中
《國語辭典》:
问官(問官)
拼音:
wèn guān
审讯罪人,推问案情的官吏。《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谁想问官糊涂,只图了事,不想捶楚之下,何求不得?」《警世通言。卷三六。皂角林大王假形》:「降了三个圣旨:第一、问开封府问官追官勒停。」
分類:
审问
犯人
理讼
讼案
官吏
《國語辭典》:
人犯
拼音:
rén fàn
罪犯及案情的关系人。《三国演义》第一○七回:「亦将桓范等皆下狱,然后押爽兄弟三人并一干人犯,皆斩于市曹。」《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知县拿汪锡,汪锡早已逃了,做个广捕,叠成文卷,连人犯解府。」
分類:
人犯
诉讼
讼案
案件
被告
牵连
《漢語大詞典》:
讼堂(訟堂)
旧时审理诉讼案件的场所。 唐
王昌龄
《送欧阳会稽之任》
诗:“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 元
王恽
《简寄庞云卿》
诗:“讼堂归去早,揔是钓诗钩。” 清
赵翼
《
簷曝杂记·镇安民俗
》
:“前后在任几两年,仅两坐讼堂,郡人已叹为无留狱,则简僻可知也。”
分類:
审理
理诉
诉讼
讼案
案件
场所
《國語辭典》:
出庭
拼音:
chū tíng
凡与某一诉讼案件有关系的人出席法庭,接受审问、询查等,称为「出庭」。
分類:
诉讼
讼案
案件
关系人
法庭
庭上
上接
接受
受审
审讯
讯问
《漢語大詞典》:
察狱(察獄)
审理狱讼案件。
《孔子家语·刑政》
:“大司寇正刑明辟以察狱,狱必三讯焉。”
《
书·无逸
》
“则若时,不永念厥辟” 唐 孔颖达 疏:“君人者察狱必审其虚实,然后加罪,不长念其为君之道,谓不审察虚实也。”
分類:
审理
理狱
狱讼
讼案
案件
《國語辭典》:
讼事(訟事)
拼音:
sòng shì
诉讼案件。也称为「讼案」。
分類:
讼事
诉讼
讼案
《漢語大詞典》:
典成
亦作“ 典城 ”。 主掌诉讼案件。
《
韩非子·难三
》
:“不任典成之吏,不察参伍之政,不明度量,恃尽聪明,劳智虑,而以知姦,不亦无术乎?” 陈奇猷 集释引 刘师培 曰:“平折争讼谓之成。典成之吏,即主平折狱讼之吏也。”成, 王充
《
论衡·非韩
》
引作“城”。
分類:
主掌
诉讼
讼案
案件
刘师培
《漢語大詞典》:
辩讼(辯訟)
(1).辩论,争论。
《
礼记·曲礼上
》
:“分争辩讼,非礼不决。”一本作“ 辨讼 ”。
《
汉书·龚胜传
》
:“疾言辩讼,媠慢亡状,皆不敬。”
(2).判决诉讼案件。
《
南史·何敬容传
》
:“出为 吴郡 太守,为政勤卹人隐,辩讼如神,视事四年,政为天下第一。”
分類:
辩论
判决
诉讼
争论
讼案
案件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