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寺庙(寺廟)  拼音:sì miào
佛寺的通称。《晋书。卷九五。艺术传。佛图澄传》:「百姓因澄故多奉佛,皆营造寺庙,相竞出家。」也称为「寺院」。
《漢語大詞典》:进经(進經)
谓为帝王进讲经义。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 説 每因进经,輒袖木瓜以献。”
《漢語大詞典》:讲室(講室)
(1).讲堂。指儒师讲学之堂舍。东观汉记·鲍永传:“后 孔子 闕里 无故荆棘自闢,从讲室扫除至 孔里 。”
(2).讲堂。指僧徒说法讲经之堂舍。 唐 柳宗元 《谪龙说》:“众恐而退,遂入居佛寺讲室焉。” 清 吴伟业 《赠苍雪》诗:“法航下 匡庐 ,讲室临 玄圃 。”
《漢語大詞典》:讲僧(講僧)
讲经的僧人。 唐 任蕃 《梦游录·樱桃青衣》:“升殿礼佛,忽然昏醉,良久不起,耳中闻讲僧唱云:‘檀越何久不起?’忽然梦觉。”
分類:讲经
《漢語大詞典》:说讲(説講)
说书和讲经。 孙犁 《关于中篇小说》:“ 中国 的白话小说,来源于说讲。”
分類:说书讲经
《國語辭典》:佛曲  拼音:fó qǔ
用以宣扬佛法的音乐。如唐乐府中有〈普光佛曲〉、〈日光明佛曲〉等。现在〈敦煌杂曲〉中尚保留一部分佛曲作品。
《漢語大詞典》:讲唱(講唱)
古代讲经,先唱经文,而后讲说,谓之“讲唱”。亦泛指讲经说法。魏书·儒林传·刘献之:“ 吾贵 每一讲唱,门徒千数,其行业可称者寡。”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十一·灵睿:“ 睿 自此后,周流讲唱,传化不絶。” 宋 赞宁 等宋高僧传·义解二·宗哲:“后固讲唱,厥义日新,时谓之为‘法江’。”
《漢語大詞典》:悬谈(懸談)
(1).佛教讲经者于讲经前先概述篇章要义,称悬谈。 宋 元照 《〈盂兰盆经疏〉新记》卷下:“未入经文,义章先説,故曰悬谈。悬即先也。”
(2).空谈。 黄远庸 《借款内脉之解剖》:“今日种种所云皆悬谈而已。”
《漢語大詞典》:塔座
僧尼讲经时的座位。 唐 戴孚 《广异记·崔明达》:“ 明达 又念:欲令开讲,不致塔座,何以敷演?又见塔座在西廊下,王指令 明达 上座开题。”
《漢語大詞典》:讲场(講場)
讲经的场所。
分類:讲经场所
《漢語大詞典》:讲匠(講匠)
佛教语。指讲经僧人。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五·法通:“年未登立,便为讲匠,学徒云聚,千里必集。”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七·保恭:“又听《成实》,谓有餘悟,反求所明,翻成疑阻,即以问诸讲匠,皆无通者。”
《漢語大詞典》:午讲(午講)
古代经筵讲官于秋季中午为帝王进讲经史。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一》:“春讲开於二月,暂輟於五月;秋讲开於八月,暂輟於十月,然犹有日讲,又午讲於煖阁。”
《國語辭典》:俗讲(俗講)  拼音:sú jiǎng
唐代的说唱文学。唐代僧人根据佛经的内容加以铺陈演义,以通俗有趣的说唱方式向在家人宣扬佛法。《资治通鉴。卷二四三。唐纪五十九。敬宗宝历二年》:「上幸兴福寺,观沙门文溆俗讲。」
《國語辭典》:天花乱坠(天花亂墜)  拼音:tiān huā luàn zhuì
传说佛祖讲经说法,感动了天神,天上各色香花从空中纷纷落下。典出《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一。序品第一》。后用以形容说话言词巧妙,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誇大而不切实际。《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凭那哥哥说得天花乱坠,只是不肯回去。」《红楼梦》第六四回:「说得天花乱坠,不由得尤老娘不肯。」也作「天花坠地」、「乱坠天花」。
《漢語大詞典》:小经筵(小經筵)
明 代经筵外讲经书之制。亦称“ 小讲 ”。 清 孙承泽 春明梦馀录·文华殿:“至于日讲官凡四员,日轮二员,讲毕,上諭:‘先生喫酒饭。’皆跪承旨行礼。礼前后皆一拜三叩头。出宴於 文华门 外西廡。禁中谓之‘小经筵’,亦谓之‘小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