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亚太安全合作会议(亚太安全合作会议)  拼音:yà tài ān quán hé zuò huì yì
由东协五国(汶莱除外)及美、日、韩、加、澳等十个基本会员国组成,于西元一九九三年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宣布成立。其主要成员都是各国带官方色彩的学术团体。成立的主要目的在建立亚太安全对话管道,降低区域紧张,促使与亚洲安全相关的各国遵守有关协议。
《国语辞典》:亚太经济合作会议(亚太经济合作会议)  拼音:yà tài jīng jì hé zuò huì yì
西元一九八九年由澳洲总理霍克发起成立的官方组织,目的在加强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每年由各会员国轮流主办部长级会议,且不定期召开资深官员会议。英文简称为「APEC」。
《国语辞典》:回教会议组织(回教会议组织)  拼音:huí jiào huì yì zǔ zhī
西元一九七一年成立的国际性政治组织。总部设于沙乌地阿拉伯的吉达,目前拥有四十馀个会员国。以透过协调成员国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活动,促进回教各国的团结为宗旨。该组织之下设有国际回教通讯社、回教开发银行、回教教育中心等功能性机构。
《国语辞典》:视讯会议系统(视讯会议系统)  拼音:shì xùn huì yì xì tǒng
一种藉电话、摄影机、电脑、数据机、网路等设备,在应用软体功能作用下,即时传递声音、影像等资讯,以便多方交谈或进行会议的系统。其特点为不限时空,随时可以进行交谈或会议。为英文Video conference system的意译。
《国语辞典》:美苏高峰会议(美苏高峰会议)  拼音:měi sū gāo fēng huì yì
美、苏领袖的峰会从二战期间延续至战后冷战时期。战时双方议题主要在击败轴心国与安排战后秩序。冷战期间则主要为降低敌对情势、加强沟通与缓和国际情势。
《国语辞典》:海牙和平会议(海牙和平会议)  拼音:hǎi yá hé píng huì yì
西元一八九八年俄国发起的国际和平会议。以限制军备、限缩战争手段、减少战争发生为目的。于一八九九年及一九○七年两度在海牙开会。会议最终促成海牙公约的签暑,是现代战争法的重要基础。
《国语辞典》:顿巴敦橡园会议(顿巴敦橡园会议)  拼音:dùn bā dūn xiàng yuán huì yì
西元一九四四年八月至十月,中、美、英、苏等国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顿巴敦橡园所举行的会议,讨论战后世界永久和平安全机构的问题,确定后并公布了联合国组织草案。
《国语辞典》:文学改良刍议(文学改良刍议)  拼音:wén xué gǎi liáng chú yì
民国六年胡适所发表,倡导用白话文写作的主张。
《国语辞典》:中央政治会议(中央政治会议)  拼音:zhōng yāng zhèng zhì huì yì
中国国民党实行训政的全国最高指导机关。设于中央党部中央执行委员会之下。负责讨论及议决国家立法、施政及军事大计。其委员由中央执行委员及监察委员中推选任命之。
《国语辞典》:巷议街谭(巷议街谭)  拼音:xiàng yì jiē tán
大街小巷中人们的传言、议论。如:「巷议街谭多是传说而非事实。」也作「街谈巷议」、「巷议街谈」。
《国语辞典》:物议沸腾(物议沸腾)  拼音:wù yì fèi téng
舆论喧哗,众议纷纷。《明史。卷一八八。张文明传》:「物议沸腾,畏堂莫敢与难。」《镜花缘》第八八回:「今忽急急冒然而来,第恐举止孟浪,物议沸腾,于二位大有不利。」也作「物论沸腾」。
《国语辞典》:虚论高议(虚论高议)  拼音:xū lùn gāo yì
高深玄妙,不切实际的言论。《六韬。卷一。文韬。上贤》:「虚论高议以为容美,穷居静处而诽时俗,此奸人也。」也作「高谈虚论」。
《国语辞典》:招人物议(招人物议)  拼音:zhāo rén wù yì
引人批评或说閒话。如:「他针对公司沉疴所进行的革新措施,虽有壮士断腕的魄力,却难免招人物议。」
《国语辞典》:远端会议(远端会议)  拼音:yuǎn duān huì yì
利用电讯媒体,将处于不同地点与会人士的影像、语音串连于各会场萤幕上的会议系统。
《国语辞典》:直言谠议(直言谠议)  拼音:zhí yán dǎng yì
正直的议论。宋。钱易《南部新书。甲》:「每侍臣赐对,则左右悉去,故直言谠议,尽得上达。」
分类:正直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