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讨价还价(討價還價)  拼音:tǎo jià huán jià
1.买卖时,卖方索价,买方还价,以达到各自的理想价钱。《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三巧儿问了他讨价还价,便道:『真个亏你些儿。』」
2.谈判或协商时,双方争论各自所提的条件。如:「会议桌上,双方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讨价还价是常有的事。」
《漢語大詞典》:讲价钱(講價錢)
讨价还价。儒林外史第十八回:“三公子恐怕鸭子不肥,拔下耳挖来戳戳脯子上肉厚,方才叫 景兰江 讲价钱买了。”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蹂躏》:“姐姐正跟一个噜苏的老洋车夫讲价钱。”亦省作“ 讲价 ”。《清夜钟》第一回:“若要他遮掩,以少作多,以无为有,便百十讲价。”镜花缘第九六回:“一手拿着衣服,同一老者讲价,把衣服卖了。” 萧乾 《坐船犯罪记》:“他和我们讲价了。说是那天雇了马车,得还他钱。”
《國語辭典》:要价还价(要價還價)  拼音:yào jià huán jià
1.买卖时,卖方索价,买方还价,以达到各自的理想价钱。如:「经过一番要价还价,他终于以便宜的价钱买下那件衣服。」也作「讨价还价」。
2.比喻谈判时,双方争论各自所提的条件。如:「歹徒挟持人质,做为向警方要价还价的条件。」也作「讨价还价」。
分類:讨价还价
《国语辞典》:不说价(不说价)  拼音:bù shuō jià
不讲价、不讨价还价。《水浒传》第一六回:「那汉子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
分类:讨价还价
《國語辭典》:钉子户(釘子戶)  拼音:dìng zǐ hù
应该搬迁而拒不搬迁的住户。
《漢語大詞典》:捏码(捏碼)
谓买卖双方以捏手表示数字进行讨价还价。 赵树理 《三里湾·回驴》:“这时候,给 丁未 的驴当卖主的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 李林虎 正和他对着袖口捏码,小孩摇着头说:‘不卖!不卖!’”亦称“ 捏码子 ”。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五章:“ 渭原县 和 西安市 来的粮客,却到处蹲下去和牙家捏码子。”
《國語辭典》:让价(讓價)  拼音:ràng jià
顾客还价之后,商人重订的最低价格。如:「让价儿没有谎。」
《漢語大詞典》:讲斤头(講斤頭)
方言。讲条件,讨价还价。 包天笑 《钏影楼回忆录续编·上海律师群像》:“对方当然不敢出面,也请了一位律师做代表,律师和律师,讲斤头,那是再好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