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相认(相認)  拼音:xiāng rèn
熟悉、认识。《红楼梦》第六四回:「近因贾敬停灵在家,每日与二姐、三姐相认已熟,不禁动了垂涎之意。」
《漢語大詞典》:抱认(抱認)
犹承担。 宋 苏轼 《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应大赦已前见欠蚕盐和买青苗钱物,元是冒名,无可催理,或全家逃移,隣里抱认,或元无头主,均及干繫人者,并特与除放。” 宋 岳珂 桯史·大散论赏书:“今 散关 凤翔 未破,足下可与军中议,取 散关 要银绢钱引若干,取 凤翔 要若干,可以必克,本所当一切抱认,足下可结罪保明具申,当以闻於朝廷。”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四年:“却令本司於八州军增盐钱,并将桩留五分盐本钱抱认七万贯,充上供起发。”
分類:承担
《國語辭典》:认为(認為)  拼音:rèn wéi
对某一事物经分析思考后所作的判断。如:「我不认为他会出席会议。」
《漢語大詞典》:认纳(認納)
(1).应承交纳(税款)。 明 海瑞 《拟丈田则例》:“ 琼州 地大抵地多而额数甚少,地无虚粮,万分之一亦有里递人等肯为之认纳,只照黄册额数更是明準。”
(2).领取。《金瓶梅词话》第三三回:“况 来保 已是 鄆王府 认纳官钱,教他与伙计在那里,又看了房儿,又做了买卖。”
《國語辭典》:辨认(辨認)  拼音:biàn rèn
分别、认清楚。如:「辨认失物」。《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四。神宗元丰六年》:「按阅之际,其间或令家丁及以别都保人冒名代试,亦无由辨认。」
《國語辭典》:认定(認定)  拼音:rèn dìng
1.确定的认为。《文明小史》第四○回:「堂倌见他们杂七杂八,穿的衣服不中不西,就认定是学堂里出来的书呆子。」
2.法律上指未證明事实的真相,推定为或然者,称为「认定」。
《國語辭典》:自认(自認)  拼音:zì rèn
1.自己认为。如:「我自认没有对不起他,何必要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儒林外史》第五二回:「毛二胡子自认不是,情愿把这一笔帐本利清还,只求凤四老爹不要动手。」
2.法律上指当事人之一造,对于对造在诉讼上有关于自己的事实主张表示承认。
《国语辞典》:认了(认了)  拼音:rèn le
1.勉强承受。如:「吃多大的亏我都认了。」
2.承认。如:「好吧!我认了!事情的确是我计谋的。」
《漢語大詞典》:认人(認人)
(1).辨认人的容貌、声音等(多指婴儿)。如:小孩生下来不到一个月就开始认人了。
(2).方言。认生。如:他的儿子认人,只要父母抱,不要别人抱。
《國語辭典》:认识(認識)  拼音:rèn shi
1.曾经相识。《红楼梦》第六回:「随在京中的知有此一门连宗之族,馀者皆不认识。」《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打听仲翔在这里,特地找他说话。慕政也合他认识,拉来同坐。」
2.认得。如:「他上小学前,已认识很多字。」
《国语辞典》:认分(认分)  拼音:rèn fèn
认清接受自己的身分或处境。如:「你还是认分点,别妄想攀上这门亲事。」
《韵府拾遗 震韵》:要认(要认)
刘克庄诗遮时留取城西塔篷底归人要认家
《漢語大詞典》:肯认(肯認)
认可;同意。 李大钊 《再论新亚细亚主义》:“我主张依各洲的小联合作基础造世界的联邦,实在是为联合便利上起见, 承元君 替我想的,的确不错。但是 承元君 说这个答案自然不能成立,我却不敢肯认。”
分類:认可同意
《國語辭典》:供认(供認)  拼音:gōng rèn
承认所做的事情。如:「你的同夥已经供认罪行,你还不赶快俯首认罪。」《喻世明言。卷三八。任孝子烈性为神》:「大尹听罢,呆了半晌,遂问排邻,委果供认是实。」
《韵府拾遗 震韵》:虚认(虚认)
宋史食货志有坑冶停闭苗脉不发之所州县勒令坑户虚认岁额提点铸钱司覈实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