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08,分181页显示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39  40  41  4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超言
爱言
诳言
举言
佞言
梵言
楚言
惠言
谄言
苟言
敢言之
夷言
言戏
诬言
往言
《漢語大詞典》:超言
旷达的言辞。 明 徐渭 《送鸣教往上海》诗之二:“超言虽遣累,离绪难释罣。”
分類:旷达言辞
《骈字类编》:爱言(爱言)
云笈七签见爱视下
《國語辭典》:诳言(誑言)  拼音:kuáng yán
欺骗人的谎话。如:「你别想再用这些诳言来骗人,我可不上当!」
《國語辭典》:举言(舉言)  拼音:jǔ yán
发言。《管子。大匡》:「管仲进而举言,上而见之于君。」《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
《國語辭典》:佞言  拼音:nìng yán
谄媚奉承的话。《宋史。卷二八二。列传。李沆》:「佞言似忠,奸言似信。」《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刘琮孺子,听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
分類:逢迎讨好
《漢語大詞典》:梵言
即梵文。翻译名义集·宗翻译主:“要识梵言,不坠彼学。”参见“ 梵文 ”。
分類:梵文
《國語辭典》:梵文  拼音:fàn wén
一种古印度文字。可溯至西元前第七、八世纪。或因受中东阿拉米字母的影响而产生,为天城体等多种文字之前身。标音节,从左至右书写。《野叟曝言》第一三七回:「殿旁一排大屋,藏起经卷,贝叶梵文,约略有四百多匮,悉数禁烧。」
《漢語大詞典》:楚言
(1).指操 楚 语。《韩诗外传》卷四:“ 楚 之狂者 楚 言, 齐 之狂者 齐 言,习使然也。”
(2).借指操 楚 语的人。 唐 张说 《荆州亭入朝》诗:“旃裘 吴 地尽,髫荐 楚 言多。”
分類:
《漢語大詞典》:惠言
好听的空话。《商君书·修权》:“故上多惠言而不克其赏,则下不用;数加严令而不致其刑,则民傲罪。”
分類:好听空话
《高级汉语词典》:谄言
谄媚的话
《國語辭典》:苟言  拼音:gǒu yán
言语轻率不当。《后汉书。卷三○下。郎顗传》:「愿访问百僚,有违臣言者,臣当受苟言之罪。」
《漢語大詞典》:敢言之
古时下属对上言事时的套语。汉书·王莽传上:“三公言事,称‘敢言之’。” 汉 王充 论衡·谢短:“郡言事二府曰‘敢言之’。”
《漢語大詞典》:夷言
古指 黄河 流域华夏族以外的各种语言。后亦泛指少数民族或外国的言语。左传·哀公十二年:“太宰 嚭 説,乃舍 卫侯 。 卫侯 归,效夷言。”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 青羌 赤狄 ,同畀豺狼,胡服夷言,咸为京观。”新唐书·崔汉衡传:“ 贞元 三年,豫 吐蕃 盟 平凉 ,被执,虏将杀之,因夷言谓之曰:‘我善 结赞 ,无杀我!’”
《漢語大詞典》:言戏(言戲)
犹言谑。三国志·魏志·管辂传:“饮食言戏,不择非类。”北齐书·厍狄干传:“ 魏 譙王 元孝友 於公门言戏过度,诸公无能面折者。 干 正色责之, 孝友 大惭。时人称善。”
《漢語大詞典》:诬言(誣言)
(1).虚伪的话。墨子·非儒下:“儒者:‘迎妻,妻之奉祭祀,子将守宗庙,故重之。’应之曰:‘此诬言也。’”
(2).捏造说。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 昭信 知 去 已怒,即诬言 望卿 歷指郎吏卧处,具知其主名,又言郎中令锦被,疑有姦。” 元 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如今把 敬德 下在牢中,诬言他有二心,思量重回山后去。”
分類:虚伪捏造
《漢語大詞典》:往言
说出去的话。国语·晋语二:“往言不可及也。”
分類: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