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1,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恶舌
吃讷
寄筌
謇涩
鲠辞
冗辞
流輠
琐辞
壮辞
转辞
诈辞
征辞
诙言
激辞
篡辞
《漢語大詞典》:恶舌(惡舌)
无礼、中伤的言辞。 唐 孟迟 《寄浙右旧幕僚》诗:“由来恶舌駟难追,自古无媒谤所归。”
《漢語大詞典》:吃讷(吃訥)
(1).说话迟钝且结结巴巴。北史·齐纪中·孝昭帝:“ 废帝 吃訥,兼仓卒,不知所言。”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刘讽》:“ 紫绥 素吃訥,令至,但称‘鸞老鸞老’。”
(2).谓不善言辞。 宋 司马光 《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二状》:“臣窃自痛,人品猥细,言语吃訥。”
(3).指文字佶屈聱牙。 明 胡应麟 诗薮·六朝:“所存《咏史》二章,吃訥陈腐可笑。当时亦以为工。”
《漢語大詞典》:寄筌
《庄子》“得鱼忘筌”事,指托意于言辞。 唐 宋之问 《游称心寺》诗:“理契都无象,心冥不寄筌。 安期 庶可揖,天地得齐年。”参见“ 言筌 ”。
分類:托意言辞
《國語辭典》:言筌  拼音:yán quán
言语的迹象。唐。许康佐宣尼宅闻金石丝竹之声赋〉:「事宁同于想像,理实閟于言筌。」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也作「言诠」。
《漢語大詞典》:謇涩(謇澀,謇澁)
亦作“ 謇澁 ”。言辞不顺畅;晦涩难懂。 宋 赞宁 等宋高僧传·唐虢州阌乡阿足师传:“后产男,既愚且惷,手足拳挛,语言謇澁,唯嗜饮食,殆与平人有异。”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杂纪:“ 升菴 下笔则亹亹不竭,然不善谈,对人言甚謇澁。”
《漢語大詞典》:鲠辞(鯁辭)
刚直的言辞。 唐 黄滔 《巫比》:“呜呼?设直士世用之如邪巫,鯁辞国纳之如簧言,则有国有家者何逮乎患!”
分類:刚直言辞
《漢語大詞典》:冗辞
1.亦作"冗辞"。
2.谓不当而无用的言辞。
《漢語大詞典》:流輠
喻言辞层出不穷。 宋 刘敞 《送刘初平谒会稽范吏部》诗:“詼谐若流輠,捷胜如建瓴。”
《漢語大詞典》:琐辞(瑣辭)
猥琐的言辞。宋书·顾觊之传:“因造前定,果报指期,贫豪莫差,修夭无爽,有允琐辞,无愆鄙説,统而言之,孰往非命。”
分類:猥琐言辞
《漢語大詞典》:壮辞(壯辭)
勇壮的言辞;夸饰的言辞。魏书·董绍传:“ 萧宝夤 反於 长安 也, 绍 上书求击之,云:‘臣当出瞎 巴 三千,生噉 蜀 子。’ 肃宗 谓黄门 徐紇 曰:‘此 巴 真瞎也?’ 紇 曰:‘此是 绍 之壮辞,云 巴 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夸饰:“夫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神道难摹,精言不能追其极;形器易写,壮辞可得喻其真。”
《漢語大詞典》:转辞(轉辭)
婉转的言辞。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今者臣立於门,客有言曰 魏王 谓 韩冯 、 张仪 曰:‘ 煑枣 将拔, 齐 兵又进,子来救寡人则可矣;不救寡人,寡人弗能拔。’此特转辞也。”
分類:婉转言辞
《漢語大詞典》:诈辞(詐辭)
诡诈的言辞。鹖冠子·能天:“诈辞者沮物者也,圣人知其所饰。”《汉书·息夫躬传》“虚造诈諼之策” 唐 颜师古 注:“諼,诈辞也。”
分類:诡诈言辞
《漢語大詞典》:征辞(徵辭)
(1).证验其言辞;责问。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徵辞,不察有罪。” 杜预 注:“言语相恨,当明徵其辞以审曲直。”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台湾府属渡口考:“ 荷兰 大惊,徵辞於 成功 。”
(2).引证古人言辞。 唐 韩愈 《送牛堪序》:“又约通大义,徵辞引类,旁出入他经者,又诵数十万言。”
《漢語大詞典》:诙言(詼言)
戏谑的言辞。 唐 皮日休 《移元徵君书》:“欲乎仕,则惧祸;欲乎退,则思进。必为怪行以动俗,詼言以矫物。”
分類:戏谑言辞
《漢語大詞典》:激辞(激辭)
激烈的言辞。汉书·叙传下:“ 子丝 慷慨,激辞纳説。”
分類:激烈言辞
《漢語大詞典》:篡辞(篡辭)
称呼篡位的言辞。《公羊传·庄公九年》:“ 齐 小白 入于 齐 。曷为以国氏?当国也。其言入何?篡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