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言方行圆(言方行圓)
谓言论正直而行为圆滑。 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凡今之人,言方行圆,口正心邪。”
《漢語大詞典》:言是人非
谓言论无可非议,但为人不可取。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宋纪·太祖》:“ 徐鉉 、 张洎 言是人非。”
《国语辞典》:言谈林薮(言谈林薮)  拼音:yán tán lín sǒu
言谈丰富广博。比喻善于言论的人。《晋书。卷三五。裴秀传》:「乐广尝与頠清言,欲以理服之,而頠辞论丰博,广笑而不言。时人谓頠为言谈之林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裴仆射时人谓为言谈之林薮。」
《國語辭典》:言之无物(言之無物)  拼音:yán zhī wú wù
文章或言论的内容空洞。如:「这篇文章洋洋洒洒,却言之无物,不知所云。」
《分类字锦》:疑滞开豁(疑滞开豁)
韩维 和平甫同介甫当世过饮见招诗 圣经王道有本末,㪺挹醇粹挥其尨。须臾上下今与古,武库㩳㩳千矛鏦。疑怀滞义一开豁,有如暗室来明釭。
分类:言论
《漢語大詞典》:窅论(窅論)
精深的言论。 鲁迅 《书信集·致林语堂》:“因环境之异,而思想感觉,遂彼此不同,微词窅论,已不能解。”
分類:精深言论
《漢語大詞典》:一秉大公
谓言论行事全秉公心。 明 张居正 《答工部郎中刘公伯燮言用人毁誉》:“僕近来用人处事,一秉大公。” 郭沫若 《王阳明礼赞》附论一:“这从社会方面说来,便是废去私有制度而一秉大公了。”亦作“ 一秉至公 ”。《文明小史》第六十回:“然而 平中丞 却不以此为轻重,委差委缺,仍旧是一秉至公。”
《分类字锦》:先饮后言(先饮后言)
管辂别传父为琅邪即邱长时年十五来至官舍读书琅邪太守单子春闻辂一黉之隽欲得见辂父即遣辂造之大会宾客百馀人坐上有能言之士辂问子春府君名士加有雄贵之姿辂既年少胆未坚刚若欲相观惧失精神请先饮三升清酒然后言之子春大喜便酌三升清酒独使饮之酒尽之后问子春今欲与辂为对者若府君四坐之士邪子春曰吾欲自与卿旗鼓相当辂言始读诗论易本学问微浅未能上引圣人之道陈秦汉之事但欲论金木水火土鬼神之情耳子春言此最难者而卿以为易邪于是唱大论之端遂经于阴阳文采葩流枝叶横生少引圣籍多发天然子春及众士互共攻劫论难锋起而辂人人答对言皆有馀
分类:言论
《国语辞典》:片面之言  拼音:piàn miàn zhī yán
单方面或偏于一方的言论或意见。如:「就是因为当初相信片面之言,今天才犯下这么大的错误。」
《国语辞典》:偏激之词(偏激之词)  拼音:piān jī zhī cí
过度极端的言论、主张。如:「选举时有些候选人难免有偏激之词。」
《国语辞典》:令人绝倒(令人绝倒)  拼音:lìng rén jué dǎo
琅邪王澄对卫玠言论深感佩服的故事。见《晋书。卷三六。卫瓘传》。形容言论或行为令人叫绝称好而前仆后仰。如:「他的口才甚佳,辩才无碍,令人绝倒。」
《国语辞典》:绳墨之言(绳墨之言)  拼音:shéng mò zhī yán
合乎道德礼法,可当做行为准绳的言论。《庄子。人间世》:「未达人心,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术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有其美也。」
《国语辞典》:清谈高论(清谈高论)  拼音:qīng tán gāo lùn
高妙清正而空泛不实的言论。《后汉书。卷七十。郑太传》:「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也作「高谭清论」。
《国语辞典》:瞽言刍议(瞽言刍议)  拼音:gǔ yán chú yì
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论。常用作自谦之词。后形容自己的意见粗浅,不够成熟。《南齐书。卷二八。刘善明传》:「不识忌讳,谨陈愚管,瞽言刍议,伏待斧钺。」
《国语辞典》:构词惑众(构词惑众)  拼音:gòu cí huò zhòng
设计言词迷惑众人。指散播不实的言论。如:「我们要看清事实,不要被构词惑众的人矇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