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押解  拼音:yā jiè
1.拘送犯人。《三国演义》第二二回:「云长押解王忠,回徐州见玄德。」《红楼梦》第六一回:「已见林之孝家的带领了几个媳妇,押解著柳家的等彀多时。」
2.押运。如:「押解货物」。《聊斋志异。卷一一。王者》:「湖南巡抚某公,遣州佐押解饷六十万赴京。」
《漢語大詞典》:解济(解濟)
解送接济。 清 汪琬 《请申严就近拨饷之制以无误军需事题本覆稿》:“ 黔省 需餉四十餘万两……是以将 江西省 银十三万两、 江南省 银十七万两解济。”
分類:解送接济
《漢語大詞典》:解交
汉 代百官交拜之礼。官员调任对拜而去,称“解交”。宋书·百官志上:“入坐丞郎初拜,并集都坐,交礼。迁,又解交。 汉 旧制也。”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补遗:“迁日又集,对拜而去,谓之解交也。”
解送交纳。 清 方苞 《请复河南漕运旧制札子》:“谨查 浙江 漕米, 宁 绍 等八府,不分远近,均以中隔 钱江 ,例徵折色,解交粮道於 嘉 湖 水次採买兑运。”
《漢語大詞典》:解役
解除劳役。晏子春秋·谏下八:“ 景公 曰:‘唯唯!将弛罢之。’未几,朝 韦冏 解役而归。” 张纯一 校注引 俞樾 曰:“ 韦冏 ,人名。朝者,召也。”
解送犯人的差役。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归山》:“浄扮解役投文。”儒林外史第二四回:“两个解役把 牛奶奶 解往 绍兴 去了。”
《漢語大詞典》:解军(解軍)
撤兵。战国策·齐策四:“ 昭阳 以为然,解军而去。”
解送人犯的军士。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兵部·解军:“解军一役,以本图里长充长解,先为娶妻,备貲装,事之如严父,防之如大敌。”《杨家府演义·焦赞夜杀谢金吾》:“言罢, 王钦差 解军四十餘人来趲 大郎 等起行。 六郎 先选 焦赞 与解军起身去,乃辞别 令婆 ,望 汝州 而行。”
《漢語大詞典》:解典
解送典铺,抵押换钱。《元典章·礼部二·牌面》:“今后军官敢有不虔,擅将所备牌面解典质当者,取问明白,即将所质牌面追给,仍断五十七下,削降散官一等。”
《漢語大詞典》:解验(解驗)
理解验正。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 意 即避席再拜謁,受其脉书上下经、五色诊、奇咳术、揆度阴阳外变、药论、石神、接阴阳禁书,受读解验之,可一年所。”
解送与验收。 清 钱谦益 《孙公行状》:“公当关之功益著,所指冒没赏功银三十万者,只二十万,收支解验,簿牒井然,不能以錙銖点。”
《漢語大詞典》:解款
解送的款项。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解给》:“至於存留内解款,或係某衙门关提,或例係何时应解,俱宜酌量而行。”《中国现在记》第六回:“为今之计,只有一面严飭各州县,遇有丁漕各款,以及釐卡的解款,只要龙洋,要是搀一块鹰洋,要照九折扣算的。”
分類:解送款项
《漢語大詞典》:办解(辦解)
备办解送。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查交代》:“至于起运钱粮,自应照数办解。”
分類:备办解送
《漢語大詞典》:解券
解送钱票。 晋 潘岳 《上客舍议》:“彼 河桥 孟津 ,解券输钱,高第贤察,数人校出,品郎两岸相检,犹惧或失之。”
《漢語大詞典》:解拨(解撥)
解送调拨。 李晴 《天京之变》三:“户部以 向荣 是 汉 员,根本不拿正眼瞧他,解拨饷银颟顸迟缓;各省积欠饷银,常达数十万两之多。”
分類:解送调拨
《漢語大詞典》:征解
指赋税的征收解送。 郭孝成 《湖南光复纪事》第五节:“其餘如钱粮照常征解……釐税盐税,均一律照旧征收。”
《漢語大詞典》:拨解(撥解)
拨付解送。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严小批》:“钱粮非係地丁,多用本州县小批,如府司杂税、额外拨解等项是也。”《清会典事例·户部·漕运》:“自 雍正 五年为始,照司库例,每年春秋二季,造册报部,听候拨解京餉。”
分類:拨付解送
《漢語大詞典》:解配
解送发配。《清会典·刑部·尚书侍郎职掌四》:“若外省人犯咨解到部,后始告留养者,取具该犯确供,一面解配,一面行查。”
分類:解送发配
《漢語大詞典》:解审(解審)
解送审讯。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二》:“两造未服,争讼求胜,自巡抚中丞,直指使者,藩臬之长,守巡二道,隔隣监司,纷然批行解审。”《清会典·刑部·刑律断狱》:“至缓决人犯,解审一次之后,情罪无可更定者,止令有司叙由,详报,停其解审。”
分類:解送审讯